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介绍晶体中稀土离子4fN-15d组态的能级结构、4fN组态和4fN-15d组态之间f-d跃迁线强以及相应的声子伴随跃迁的基础之上,讨论了国际上用于数值化模拟稀土离子f-d跃迁光谱的扩展f-shell程序的使用细节,总结了使用该程序在模拟f-d跃迁光谱方面的工作,并简单探讨了进一步的工作设想.最后,给出了一个氟冰晶石掺Er3+离子f-d跃迁光谱的数值模拟示例.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晶体中稀土离子4 fN-15d组态的能级结构、4 fN组态和4 fN-15d组态之间f-d跃迁线强以及相应的声子伴随跃迁的基础之上,讨论了国际上用于数值化模拟稀土离子f-d跃迁光谱的扩展f-shell程序的使用细节,总结了使用该程序在模拟f-d跃迁光谱方面的工作,并简单探讨了进一步的工作设想。最后,给出了一个氟冰晶石掺Er3+离子f-d跃迁光谱的数值模拟示例。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5-硝基-1,10-邻菲罗啉,利用IR,UV,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测定了目标产物的荧光和磷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目标产物在460 nm附近出现发射峰,强烈地覆盖了稀土离子的吸收光谱,具有很强的向稀土离子能量转移的趋势;其三重态能级约为20 048 cm-1,明显高于Eu3+、Sm3+的受激发态能级,因此可预测5-硝基-1,10-邻菲罗啉可有效敏化Eu3+、Sm3+离子的发光.  相似文献   

4.
Pr^3+离子能级理论结果的参数拟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稀土离子在激光材料和光通讯材料及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对电子结构的计算和作用机制的分析提出了要求。通过对Pr^3 离子的从头计算的理论能级和实验能级进行参数拟合和综合分析发现:可以结合相对论Coupled—Cluster理论和多体微扰理论,对不同参数的计算,主要考虑对此参数有重要贡献的机制,来实现稀土离子电子结构的有效计算。  相似文献   

5.
Pr3+离子能级理论结果的参数拟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离子在激光材料和光通讯材料及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对电子结构的计算和作用 机制的分析提出了要求。通过对Pr3+离子的从头计算的理论能级和实验能级进行参数拟合和综合分析发 现:可以结合相对论Coupled-Cluster理论和多体微扰理论,对不同参数的计算,主要考虑对此参数有重要 贡献的机制,来实现稀土离子电子结构的有效计算。  相似文献   

6.
利用晶体场理论和不可约张量方法,采用中间态耦合及新的参数公式,对稀土离子能级精细结构及波函数进行理论计算,给出Er3 、Nd3 两种重要稀土离子精细结构能级位置. 实验上测定了的500~950 nm 吸收光谱,获得了与理论相一致的精细结构能级,并讨论了新波长激光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7.
利用晶体场理论和不可约张量方法,采用中间态耦合的的参数公式,对稀土离子能级精细结构及波函数进行理论计算,给出了Er^3+、Nd^3+中重要稀土离子精细结构能级位置,实验上测定的500 ̄950nm吸收光谱,获得了与理论相一致的精细结构能级,并讨论了新波长激光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8.
采用红外光谱和X -射线衍射分析 ,对硬脂酸稀土热稳定剂进行结构研究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固态硬脂酸稀土盐中硬脂酸根离子与稀土离子之间主要以离子键结合 ,区别于硬脂酸通过形成氢键而以二聚体结构存在 .X -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 ,硬脂酸稀土热稳定剂具有层状晶体结构 ,晶层由处于中间的稀土离子平面层两侧结合两层并行排列的硬脂酸根全伸展锯齿链所构成 ,且晶层中稀土离子轴倾斜于基面 .  相似文献   

9.
选择稀土Eu、Dy、Tm和过渡金属元素Mn,在CaSO_4中进行掺杂,制成了CaSO_4:RE、CaSO_4:Mn和CaSO_4:RE,Mn多晶粉末,测量了三种物质的热释光发光谱,研究稀土离子和Mn杂质在CaSO_4发光中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稀土离子与Mn离子既是发光中心,又能对陷阱能级的分布产生影响;Mn~(2+)对稀土离子150℃以上的高温热释光峰没有增强作用,只对较低温度的发光峰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即存在Mn~(2+)向稀土离子的能量转移。但Mn~(2+)对CaSO_4中不同价态的稀土离子的增强作用差异很大,对Eu~(2+)的发光有很强的增强作用,对Dy~(3+)、Tm~(3+)只有较弱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种作为核的带有多苯环联结结构、多羰基、双羧基的新型稀土配合物,对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固相核磁碳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红外光谱表明所制备的新型配体与稀土Eu3 进行了配位,而邻菲啰啉中的氮原子也与稀土离子进行了成键。所制备的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具有优异的荧光特性,同时配体与稀土离子间具有较好的能量转换性能。  相似文献   

11.
配体结构调控是提高稀土配合物发光强度的有效手段,根据稀土配合物发光原理,理想配体应具备较高的光捕获能力并且能有效地向稀土离子传递能量。研究表明,增加配体的共轭程度可使配体的光吸收能力增强,而不同电子给予特性基团的引入则会改变配体与稀土离子间的能级匹配程度,从而影响配体向稀土离子的有效能量传递,提高配合物的发光效率。本文以引入不同特性(共轭特性、电子给予特性)取代基的邻菲罗啉为配体合成6种铕的配合物,通过分析配合物的吸收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发现,供电子基团和共轭基团能够提高配体的电子云密度,增大配体的摩尔吸收系数,同时有利于配体与稀土离子间形成配位键,能够明显提高配合物分子内能量传递,并使配合物发光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2.
吸附稀土的粘土矿可以认为是粘土矿物上负载了稀土离子和其它阳离子的一种特殊无机交换“树脂”。本文应用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研究了电解质与原矿中稀土的交换平衡,推导出吸附的稀土离子与电解质交换复杂体系的平衡计算公式,通过必要的假设,估计出交换反应的自由能变化。据此,解释了稀土交换率低的原因,提出了交换工艺的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13.
应用荧光光谱研究了稀土硝酸铕和硝酸铽的穴醚配合物,结果指出配合物的发光强度强于稀土硝酸盐,说明有机大环配体穴醚能有效地吸收和传递能量给稀土离子.  相似文献   

14.
稀土生物效应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稀土离子对DNA结构的影响,对DNA、PNA水解的影响,人工糖核酸酶的初步合成,稀土螯 合物的生物探针这四个方面论述了近年来稀土生物效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种不对称舍联萘骨架酰胺类开链冠醚配体N,N,N’-三苄基-1,1’-联萘-2,2’-二(氧杂乙酰胺)(L)及其4种稀土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吸收光谱、差热-热重等分析方法,对配体及配合物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4种稀土配合物组成为RE(pic)3L·2H2O[RE—La(Ⅲ),Eu(Ⅲ),Tb(Ⅲ),Y(Ⅲ)].推测了该系列配合物的结构,稀土离子配位数为10.在不同溶剂中,对Eu(III)和Tb(Ⅲ)配合物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受溶剂效应的影响,荧光强度随溶剂配位能力的增强而减弱.在相同条件下,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远大于Tb(Ⅲ)配合物,说明配体L的三重态能级与Eu^3+的激发态能级匹配较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激光器已经成为通信技术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光纤激光器是第三代激光技术发展的成果,并且在全光纤通信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对掺铥光纤激光器的结构与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掺杂稀土离子铥的光纤的增益性质,分析了铥离子的能级结构与辐射特性,建立了粒子速率方程,讨论了掺杂铥离子的浓度对光纤长度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实验。探讨了光纤光栅的特点,分析了Bragg光栅构造光学谐振腔的功能,光纤Bragg光栅是制造全光纤激光器的关键元件。最后论述了掺铥光纤激光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对CdS掺杂稀土元素(Sc、Y、La)的光电性质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Sc、Y、La掺杂后,CdS的晶格常数增大,晶胞体积也相应增大.Sc、Y、La置换Cd导致费米面进入导带中,禁带宽度有所增大,导电类型变为n型,说明稀土Sc、Y、La是n型掺杂剂.稀土原子Sc、Y、La在费米能级处提供了额外的载流电子,对CdS的电子结构起到了改善作用.稀土原子的引入,增强了稀土原子与相邻S原子的相互作用,且稀土原子与S成键都有很高的共价性.稀土掺杂后CdS的静态介电常数、吸收系数和反射率都明显降低,表明其导电性和光的透过率增强.以上结果说明稀土元素的掺入能有效调制CdS的光电性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马丁方程出发对薄层吸附色谱过程中稀土离子的行为机理作了探索,在实验基础上研究五个展开体系对稀土元素R_M的影响,论证了展开剂各组分之间的竞争效应,协萃效应及反协萃效应对稀土元素R_M和相邻稀土元素ΔR_M的影响趋势,同时对如何选择展开剂最佳条件进行了讨论,对目前所用的一些方法作了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马丁方程出发对薄层吸附色谱过程中稀土离子的行为机理作了探索,在实验基础上研究五个展开体系对稀土元素 R_M 的影响,论证了展开剂各组分之间的竞争效应,协萃效应及反协萃效应对稀土元素 R_M 世和相邻稀土元素ΔR_M 的影响趋势,同时对如何选择展开剂最佳条件进行了讨论,对目前所用的一些方法作了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