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互联网如同“双刃剑”,对高校学生带来强有力的冲击力,导致部分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出现了“恋网”情节,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针对此症,高校应防患于未然,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教育阵地,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学习,成为网络主人。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法律意识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必备素质、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法制观念和较强的法律意识,对于实现依法治国和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随着民办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关系“依法治国”进程。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分析其成因,有利于找到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与依法治国的需要,但由于各种原因,当代部分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水平较低,法律素养不够。因此,必须充分认清增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分析当代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现状,通过有效途径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5.
陈秀梅 《科技资讯》2012,(28):226-226
大学生犯罪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充分暴露出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措施及途径,减少大学生犯罪。  相似文献   

6.
肖鹤  郭义坤 《科技资讯》2006,(36):123-124
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与依法治国的需要,但由于各种原因,当代部分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水平较低,法律素养不够。因此,必须充分认清增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分析当代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现状,通过有效途径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大学生应具有依法治国意识,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意识、权利与义务统一意识,公民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识等法律意识教育的内容。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归纳出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途径,即课上和课下结合,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结合,讲解和启发结合,理论和实际结合,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教育工作中,存在着重物质帮助轻思想教育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高校应遵循“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在做好经济资助工作的同时,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自立自强品格教育,诚信法律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贫困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帮助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9.
以西安高校大学生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在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基础上,剖析西安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应加强法制课程建设、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体验式教育、培育校园法治环境等措施,以增强西安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0.
蒋斌 《科技信息》2007,(24):366-367
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了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形成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培养和提高法律意识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高校少数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的种种表现,分析其原因,应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青年学生的健康心理、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加强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以提高青年学生的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12.
关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是现代学生管理的总体趋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的内涵、必要性及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探讨如何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采用问卷法和半结构访谈法对贵州师范大学2004届毕业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本届毕业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性别意识和态度,但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意识仍然存在着一定差异,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普法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构建农村和谐社会遇到了“与民做主”、“以人治村”等人治观念和“片面普法”等消极做法的制约。为了实现党对“人民做主”的追求,实施依法行政、依法治村的方针,纠正“片面普法”造成的消极影响,消除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制约因素,必须增强普法教育针对性,从相关法律抓起,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扩大农民拜众民主参与程度;从法治观念抓起,增强农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从执法源头抓起,充分发挥领导群体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要依法治国必须解决四个问题:第一,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二,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增强人民的公民意识,从而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第三,加强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第四,切实贯彻落实依法治党和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涵义和本质特征,提出了增强创新意识是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教师引导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保证;强化知识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根基;学术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助力;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条件;塑造不畏艰险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品格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要素。  相似文献   

17.
法律移植的实现程度与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紧密联系,同时法律移植也对当代中国公民法律意识产生很大影响。要实现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必须摒弃传统法律意识的阻滞因素,理性移植西方法律意识并加以本土化。正确对待法律移植与当代中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关系,将有助于使法律移植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曾斯平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0):162-164
培养新教师的法律素质不仅是教师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学校依法治校的需要。经调查发现,韶关市的新教师法律素质现状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法律观念方面仍存在一些误区与偏差,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堆权意识和堆权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新教师法律素质的培养,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素质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现代企业家大多数法律意识淡薄的现实,以典型案例评析的形式,重点论述了现代企业家懂法、守法和充分运用法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企业家法律意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面宣传报道中的人应该是全面完整和自由发展的人 ,但在实践之中它经常被处理成道德强化的对象 ,并由此带来如下偏差 :(一 )道德视角误导了公众对政府机构职能的认识 ,道德教化冲击着制度管理的力度和功能 ;(二 )道德强化遮蔽或误伤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阻碍了法律的前瞻性思考 ,淡漠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三 )片面的道德褒扬忽视了全面而美好的人性 ,也催化了不道德的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