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次研究了以2'-(2-呋喃亚甲基)水杨酰腙Schiff碱铜(Ⅱ)配合物[Cu(Ⅱ)-THBH]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该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从大到小为SCN-,Sal-,ClO-4,I-,Br-,NO-3,Cl-,NO-2,SO2-3,SO2-4,H2PO4-.电极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对SCN-在1.0×10-1~5.0×10-6mol/L浓度范围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3.4 mV/dec(25℃),检测下限为1.2×10-6mol/L.利用交流阻抗和紫外可见光谱初步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该电极具有响应快、重现性好、检测限低、制备简单等优点.将电极初步应用于实际样品废水分析,结果与HPLC法一致.  相似文献   

2.
首次研究了以2′(2呋喃亚甲基)水杨酰腙Schiff碱铜(Ⅱ)配合物[Cu(Ⅱ)-THBH]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该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从大到小为:SCN-,Sal-,ClO4-,I-,Br-,NO3-,Cl-,NO2-,SO23-,SO24-,H2PO4-.电极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对SCN-在1·0×10-1~5·0×10-6mol/L浓度范围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3·4mV/dec(25℃),检测下限为1·2×10-6mol/L.利用交流阻抗和紫外可见光谱初步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该电极具有响应快、重现性好、检测限低、制备简单等优点.将电极初步应用于实际样品废水分析,结果与HPLC法一致.  相似文献   

3.
以苯甲醛缩氨基硫脲铜(Ⅱ)[Cu(Ⅱ) L2]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 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从大到小的次序为:SCN-,Sal-,ClO-4,I-,Cl-,Br-, Ac-,NO-2,NO-3,SO2-4.电极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在1.0×10-1~2.5×10-6mol/LSCN-浓度范围呈 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6.0mV(25℃),检测下限为9.0×10-7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初 步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 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该电极具有响应快、重视性好、检测限低、制备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以水杨醛缩硫代氨基脲合铜(Ⅱ)为中性载体,制备了一种对碘离子(I-)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的离子电极,其选择性大小依次为:I-,Sal-,ClO-3,H2PO-4,2,SO2-4,SCN-,Cl-,NO-3,NO-SO2-4.该电极在pH2 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具有最佳的电位响应,在1 0×10-1~8 0×10-5mol/LI-浓度范围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4 0mV/pI-(25℃),检测下限为4 0×10-5mol/L.采用交流阻抗和紫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以及配合物本身的结构对电极电位响应行为的作用机理.将该电极用于药物含碘量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基于水杨醛缩碳酰胺合铜(Ⅱ)[Cu(Ⅱ)-SAU]、水杨醛缩碳酰胺合镍(Ⅱ)[Ni(Ⅱ)-SAU]的金属配合物为中性载体的阴离子选择性电极.实验结果表明:以水杨醛缩碳酰胺合铜(Ⅱ)[Cu(Ⅱ)-SAU]为中性载体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对水杨酸根离子(Sal-)具有良好的电位响应特性,且呈现反Hofmeister行为,其选择性序列从大到小为:Sal-,ClO4-,I-,SCN-,NO2-,NO3-,Br-,SO24-,SO23-,Cl-.在pH=4·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该电极具有最佳的电位响应,在1·0×10-1~9·6×10-6mol/L浓度范围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1·4mV/dec(25℃),检测下限为8·1×10-6mol/L.采用交流阻抗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并将电极用于样品分析,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新型双核锰金属配合物中性载体水杨酸根离子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首次研究了基于N,N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双核锰(Ⅳ)[Mn2(Salen)2O2]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该电极对水杨酸根(Sal-)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性能和选择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从大到小为Sal-,ClO-4,SCN-,I-,NO-3,Br-,SO2-3,NO-2,SO2-4,Cl-.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电极电位呈现近能斯特响应,线性响应范围为9.0×10-6~1.0×10-1mol/L,斜率为-53.6mV/dec(20℃),检测下限为7.0×10-6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了电极响应机理.该电极可用于阿司匹林药品分析.  相似文献   

7.
首次研制了基于二苯甲酮缩氨基硫脲合汞(Ⅱ)金属配合物[Hg(Ⅱ)-BBKT]为中性载体的阴离子选择性电极.该电极对碘根(I-)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性能,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为:I->CIO4->SCN->Sal->Br->NO3->Cl->NO2->SO32->SO42-.在pH2.5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电极电位呈现近能斯特响应,线性响应范围为2.9×10-5~1.0×1mol-1mol/L,斜率为-51.2 mV/dec(20℃),检测下限是1.0×10-5mol/L.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井将该电极用于实验室废水碘离子检测,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以水杨醛缩邻氨基苯甲酸合铜(II)[CuI(I)-HBAB]为中性载体,制备了一种对硫氰酸根(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的离子电极,其选择性次序为:SCN->ClO4->Sal->I->SO 32->NO3->Br->Cl->SO42-。该电极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具有最佳的电位响应,在1.0×10-6~1.0×10-1m ol/LSCN-浓度范围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7.5mV/dec(25℃),检测下限为5.0×10-7mol/L。采用交流阻抗和紫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以及配合物本身的结构对电极电位响应行为的作用机理。将该电极用于废水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位分析法研究了基于锰(Ⅲ)Sehiff碱配合物为中性栽体的新型PVC膜阴离子选择性电极.电板对碘离子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反Hofmeister行为,其选择性序列为I->>Sal->ClO4-SCN->NO2->NOr3Cl->Br->SO42-.电极在0.1~9.0×10-5mol/L浓度范围内对I-呈近能斯特响应,检测下限为2.0×10-5mol/L,斜率为-52.6 mv/pI-.电极具有选择性高、响应快、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制备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将电极应用于药物分析,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用分解极化曲线法研究了在 0 .1 mol/ L Cr2 ( SO4) 3 1 mol/ L Na2 SO4 0 .2 mol/ L H2 SO4溶液中 Pt和Pb O2 电极上 Cr2 O2 - 7阳极形成和 O2 析出过程中温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 1 .95V下 ,Pt电极上 O2 和Cr2 O2 - 7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 57.4 k J/ mol和 61 .3 k J/ mol;Pb O2 电极上 O2 和 Cr2 O2 - 7表观活化能分别为 4 0 .2 k J/mol和 4 6.2 k J/ mol.温度对于 Cr2 O2 - 7形成的加速作用要大于对 O2 析出的加速作用 ,当温度升高时 ,使 Cr2 O2 - 7的电流效率提高 .固定温度和固定电位下 Pb O2 上 O2 析出速度较之 Pt电极上增加不大 ,但 Cr2 O2 - 7形成速度远比 Pt电极上大 ,可见 Pb O2 电极对于 Cr2 O2 - 7的阳极形成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  相似文献   

11.
在pH4.74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铜(Ⅱ)与4-(2-噻唑偶氮)-间苯二酚(TAR)生成的配合物在线性单扫示波极谱仪上于-0.35V(vs.SCE)出现一灵敏的配合物吸附波.铜(Ⅱ)含量较高时,用滴汞电极测定,在1.4×10-7~1.7×10-6moldm-3范围内峰高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含量低时,用悬汞电极在-0.10V(vs.SCE)富集100s,静止30s,阴极扫描溶出伏安法测定,线性范围为7.9×10-9~2.4×10-7moldm-3,检测限为1.0×10-9moldm-3.方法简单、灵敏,峰形稳定,用于水环境沉积物及水果中微量铜的测定,取得满意结果.同时研究了Cu-TAR配合物组成和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TAR(4-(2-噻唑偶氮)-间苯二酚)在酸性介质中质子化后与NO2-和SCN-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的最佳条件,提出了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NO2-的新方法.在H2SO4介质中,该三元离子缔合物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位于366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8×104 L·mol-1·cm-1,ρ(NO2-)在0~2 μg/mL时符合比耳定律.用于环境水样中微量NO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在0.03mol/L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pH9.0),Fe3-NR在NaNO2存在下,于-1.15V(vs,SCE)处产生灵敏的极谱催化波,极谱波峰电流与铁离子浓度在5.0×10-8~8.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8mol/L.测得铁(Ⅲ)与中性红(NR)配合物的组成为1:1,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方法可用于水样中痕量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对Luminol—H_2O_2化学发光体系中Zn(Ⅱ)、Cd(Ⅱ)抑制化学发光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Zn(Ⅱ)、Cd(Ⅱ)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检出限Zn(Ⅱ)为2.0×10~(-8)mol/L,Cd(Ⅱ)为1.6×10mol/L,线性范围均为10~(-7)~10~(-4)mol/L。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2-(2′-喹啉偶氮)-4,5-二甲基苯酚(QADMP)与铜(Ⅱ)的显色反应,在pH=4.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CTMAB存在下,QADMP与铜(Ⅱ)生成分子比为2∶1的稳定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λm ax=561 nm,摩尔吸光系数ε为4.56×104L.mol-1.cm-1,铜(Ⅱ)含量在0~10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新方法用于水样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以Schiff碱杯[4]芳烃衍生物H4L为配体,合成了两个新的铜(Ⅱ)和锌(Ⅱ)配合物,分别为H2LCu2SO4,H2LZn(OAC)2。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配合物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初步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与具有微弱荧光发射能力的H4L相比,锌(Ⅱ)配合物的荧光发射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铜(Ⅱ)配合物的荧光发射能力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循环伏安法,在裸玻碳电极上成功地制备了聚茜素红薄膜修饰电极(PARSE),详细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NO-2的电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PARSE对NO-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催化峰电流与NO-2浓度在2.5×10-3~2.5×10-5mol/L之间呈良好的线形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6,检测限可达5×10-6mol/L,用于腌菜样品中NO-2含量的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1-(2-吡啶偶氮)-2-萘酚修饰玻碳电极检测痕量汞的电分析方法.汞离子通过与电极表面的1-(2-吡啶偶氮)-2-萘酚发生配位作用而富集在电极表面,同时在-0.80 V(vs.SCE)还原成零价的汞,当电极电势从-0.80 V向0.00 V扫描时,被还原的汞则从电极表面溶出,于-0.18 V处出现灵敏的阳极溶出峰.优化了支持电解质及pH、1-(2-吡啶偶氮)-2-萘酚的用量、富集电位及富集时间等实验参数.利用1-(2-吡啶偶氮)-2-萘酚修饰电极测定的汞的线性范围为2.0×10-9mol/L到9.0×10-7mol/L,检测限为6×10-10mol/L.此方法用于水试样中汞含量的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88%.  相似文献   

19.
槲皮素-钴(Ⅱ)-核酸三元配合物荧光法测定核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温条件下,槲皮素与Co(Ⅱ)形成具有荧光的二元配合物.热变性小牛胸腺DNA与槲皮素-Co(Ⅱ)形成三元配合物,并使二元配合物的荧光大幅增强.激发波长334 nm,发射波长470 nm.基于此测定核酸,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在pH5.0时,线性范围0.4×10-5~3.0×10-5mol/L,检测限6×10-7mol/L,且共存物质干扰小.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以双(N-甲基-N-苯基氨基二硫代甲酸)1,4-丁二醇酯为载体的PVC膜电极的响应行为.结果表明:该选择电极对银离子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在10-3~10-6mol/L的浓度范围内响应斜率为53.3 mV/paAg ,检测下限为3.8×10-7mol/L,碱金属、碱土金属及过渡金属离子不干扰银的测定,电极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该电极可作为Ag 准确滴定卤素阴离子和维生素B1药片中维生素B1含量的电位滴定指示电极,并用于水样中银离子含量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