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旱育免耕抛栽是以旱育秧为基础,不经翻耕犁把直接抛栽带泥壮秧。具有省工节本、增效、简便易行、减轻劳动强度等多方面的优越性,符合当前农业发展的要求而为农民乐于接受。2008年在临翔区试验示范结果,比传统栽培节本增收210元/亩。本文对推广该项技术的必要性优越性技术要领、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得到有关专家同行的指导和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洋县水稻旱育机械化抛秧技术,通过10年来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成效显著。实现了水稻传统栽培方式的转变和高产、高效、节本、减负的目标。该技术集水稻旱育秧、机械化抛栽、大田管理等优点于一身,应用价值高。本文通过对该项技术操作方法、技术要点和优越性的介绍,以供水稻种植农民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水稻采取旱地育秧,用不同叶龄的旱育秧苗进行抛植,并与8叶1心(旱育大苗)单行单株栽插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4叶1心(小苗)至6叶1心(中苗)抛植,其群体结构合理,生长协调,农艺性状好,产量最高。在生产实践中,水稻旱育抛秧栽培应立足抛早、抛小。  相似文献   

4.
袁中成 《遵义科技》2006,34(3):20-21
水稻免耕抛栽技术是近些年来水稻栽培上的一项新的耕作栽培技术,它具有省工、省时、省力、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优点,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此,本人在多年的农业技术推广岗位上,分别在我市大同镇、石堡乡作了如下水稻不同前作物(小麦、油菜、马铃薯、蔬菜)免耕抛栽的试验。  相似文献   

5.
《科技与经济》1996,(1):16-17
南京市农林局狠抓水稻旱育抛栽技术推广显实效在’95南京科技年里,南京市农林局加速技术推广步伐,突出抓好以水稻旱育抛栽为重点的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取得了增产增收的实效。短短三年间,由几百亩的试验示范,很快扩大到大面积应用。1993年,全市旱育秧面积达...  相似文献   

6.
免耕水稻早发及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免耕水稻早发及分蘖成穗特性,结果表明:免耕水稻的早发性,与免耕水稻浅插关系密切,栽插深度对不同耕法水稻分蘖性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免耕浅栽水稻具有稳定的分蘖成穗特性,成穗率庙常规密度栽培下,其单株好粒产量比耕翻浅栽、免耕深栽和耕翻深栽分别高4.7%,15.7%和24.9%,水稻的免耕栽培,充分利用了水稻浅插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水稻抛秧技术的日趋成熟,西湖区水稻抛秧面积迅速扩大,为探明水稻在抛栽条件下高产高效的经济施氮量,于1998~1999年间通过对不同氮肥施用量的氮肥效益及产量影响的研究,对氮肥的经济合理施用量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水稻在抛栽条件下科学、合理、经济地施用氮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双季抛秧早稻为嘉早935,晚稻为丙93-390;单季晚稻抛秧为丙96-42。以上品种均为嘉兴市农科所育成的杭嘉湖地区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1.2试验地点与土壤条件试验地点选在西湖区袁浦镇袁家浦村大汪畈内,地力较高,土壤为…  相似文献   

8.
水稻无盘旱育保姆抛秧就是在旱育秧苗床上撒播稻种,在栽秧时将秧苗从苗床中扯出。将其抛入备栽田中,由于秧根带土的重力作用,可使秧根入泥,并将秧苗固定于一定位置,它与我们常说的抛秧的区别在于育秧时不使用软盘。2006年,我镇在东岩村搞了180亩的无盘旱育保姆抛秧示范片,据测产考种调查,最高产量为720.5kg,平均产量为630.5kg,与软盘旱育抛秧平均亩产629.4kg。基本持平。比旱育秧手插亩产560.5kg,亩增产70kg,增产12.5%。通过三年的示范推广,2007年我镇推广了水稻无盘旱育保姆抛秧1400亩。占水稻总面积11.5%,该技术节本增效显著,深受我地农民喜爱。  相似文献   

9.
张军 《遵义科技》2005,33(3):50-51
水稻旱育中、大苗从苗床直接取苗,带肥泥抛栽,是我县根据当地稻油两熟区的实际,为了解决稻油两熟区茬口矛盾突出特点,同时克服塑料软盘育苗抛栽,只能抛栽冬闲田的局限,经系统改进和完善而提出的一套新型水稻栽培技术,为了进一步深化该荐技术,探索其合理施肥时期,施肥量,更加完善该技术,特作试验。  相似文献   

10.
"青杂3号"油菜新品种高产栽培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研究青杂3号产量与种植密度、施肥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学模型,确定了青杂3号高产栽培技术优化方案:种植密度50.85~56.85万株,公顷,尿素施用量168.75~199.79kg/hm^2,磷酸二铵施用量444.38~496.13kg/hm^2。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密度〉磷肥〉氮肥。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及钾肥对小麦新品种绵阳31号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密度与磷肥,它们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钾肥对产量影响较小,未达到显著水平。四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在四川绵阳31号获得高产(产量大于7500kg/hm2)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为225.34~246.62×104/hm2基本苗,纯氮量189.79~198.93kg/hm2,P2O5用量86.83~110.04kg/hm2,K2O用量97.78~125.32kg/hm2。同时通过播期试验得出绵阳31号的最适播期为10月27日至11月2日。  相似文献   

12.
在西宁市郊蔬菜节能型目光温室中,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三因素(密度、氮肥和磷肥)五水平实施方案,研究冬季黄瓜产量与几个重要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西宁冷凉地区以栽培组合密度为7.00-7.80万株/hm^2,有效氮肥施肥量为450.80~510.40kg/hm^2,有效磷肥施肥量为265.10~290.11kg/hm^2处理,4月份以前生长在目光温室中的黄瓜产量最高,在600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3.
玉米在栽培上与产量直接相关的主要是品种、密度、施肥水平。为了探索紧凑型玉米在我县的适宜种植密度,特设置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密度增加而产量增加。即667m^2栽6500株〉4800〉4000株〉3700株。  相似文献   

14.
以密度、氮肥、磷肥、氮肥施用期及灌水五项措施为决策变量。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旋转设计方案,经田间试验后进行计算机处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本文对因素效应和不同产量等级筛选出的优化农艺方案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本生态区以灌水及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300公斤/亩产量的优化方案有2274套出现频率为72.8%。相应的优化农艺组合为27~28万苗/亩,20.8公斤/亩尿素,21.0公斤/亩三料磷肥,氮肥底施和枝节期追施,灌水130米~3/亩。  相似文献   

15.
抛栽深度对水稻立苗发棵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迟熟中粳武育粳3号设置不同抛栽深度处理的试验表明抛栽深度1.0~2.0cm有利于立苗发棵;抛栽深度0~3cm范围内与产量呈显著的抛物线关系,最适点为1.5cm, 抛栽过深过浅都不利于高产. 秧苗入土越深植株的抗根倒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6.
以密度、氮素、磷素、钾素等为参试因子,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蓖麻杂交新品种通蓖6号高产优质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措施对蓖麻产量增减作用的大小依次为:密度〉钾索〉磷素〉氮索.在相同或相似条件下通蓖6号产量大于2052.86kg/hm^2的适宜农艺措施组合为:种植密度以23214-24786株/hm^2为适宜,氮肥(纯N)99.9~169.2kg/hm^2,磷肥(P205)131.63~168.37kg/hm^2,钾肥(K2O)136.27~163.72kg/11m^2为佳.  相似文献   

17.
氮肥运筹方式对乳苗抛栽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2个品种(组合,研究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对绿化乳苗抛栽稻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稻在60.0万棵.hm^-2基本苗条件下采用平衡施肥法,杂交粳稻在37.5万棵.hm^-2基本苗条件下采用前重施肥法,有利于绿化乳苗抛栽稻获得适宜群体,提高成穗率,源库协调,穗大粒多、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8.
水稻氮、磷、钾肥效"3414"不完全试验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为取得土壤养分供应量、作物吸收养分量、肥料利用率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采用 3414不完全试验,在西昌市7个试验点6个土壤类型上实施水稻的5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优于氮磷、氮钾和磷钾之间的配合;氮肥主要通过影响植株的分蘖、株高、穗长等总体发育影响水稻产量,磷肥、钾肥主要通过影响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水稻产量;不同试验点间水稻的增产率、产出率和产投比均以氮肥最高、磷肥次之、钾肥最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适宜于川西南高海拔山区马铃薯肥料施用及种植密度的优化种植技术模式。[方法]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N、P、K肥及种植密度对"西芋3号"产量、主茎数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各试验因子对净光合速率影响的重要程度为:氮肥磷肥种植密度钾肥;对主茎数的影响重要程度为:氮肥种植密度磷肥钾肥;对产量影响的重要程度为:钾肥氮肥磷肥种植密度。产量大于2 000 kg/667 m~2、净光合速率大于16μmol/(m~2·s)及主茎数在3~6个/穴的试验方案共计39套。[结论]高产栽培应合理控密控氮,施足磷肥,增施钾肥。马铃薯"西芋3号"最适农艺措施为:种植密度4 317~4 529株/667 m~2、N施用量6.39~7.52 kg/667 m~2、P_2O_5施用量5.00~5.83 kg/667 m~2、K_2O施用量24.94~28.66 kg/667 m~2。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十多年本场试种水稻的实践,探讨了高纬高寒无霜期短的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方法;叙述了他们在旱育基础上,进行钵育摆栽取得亩产527公斤,最高亩产达到620公斤的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