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籼型常规稻“93-9选”系我所1993年从“93-9”中系统选育出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1994年参加品试单产780kg,比对照“汕优63:增70kg,增9.86%;1995年在宾川1360-1520米海拔区进行多点区试8.6亩,平均单产836kg,比对照”汕优63”增87.4kg,增11.68%,最高亩产达1018.25kg;1996年在以宾川为主,鹤,庆、云龙、巍山1320-154米海拔地  相似文献   

2.
以籼稻H28优良品系为材料,通过胚培养诱发愈伤组织并继代培养,最适的诱导培养基为MS+2mg/L 2,4-D,在此培养基上产生的愈伤组织具有较强的分化能力,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分化培养基,光照培养17d后,在MS+0.25mg/L NAA+1mg/L BA的分化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芽分化率可达40%。在分化培养基上培养10d后,将愈伤组织转移到无激素或低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上,其分化出苗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连续3年在四川泸州自然光温条件下进行1103S春繁试验表明,该两用系可以春繁,产量903.6-2377.5kg/hm^2。繁殖产量的年度变化主要受育性转换温度敏感期所处的环境温度影响,敏感日均温超过23.5℃,将严重影响春繁产量。分析泸州多年气象资料认为,将1103S的温度敏感期安排在5月中下旬,可以进一步提高春繁产量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两系法籼粳杂交水稻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两系法籼粳杂交水稻育种的研究进展ProgressinthoResearchofthoTwo─lineBreedingofIndica─JaponicaHybridRiceinChina¥//黄群策(湘潭师范学院生物系,副教授湘潭411201)作物...  相似文献   

5.
6.
提高籼稻品种组织培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培矮64S和盐恢559的成熟胚和未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对2个籼稻品种的组织培养效果的影响因素,在诱导培养过程中,2个品种对最适2,4-二氯苯氧乙酸(2,4-D)浓度要求不一样,在适宜的2,4=-D浓度的基础上,添加某些外源激素,并不能提高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在继代过程中,交替借助不同浓度的2,4-D,能明显改善愈伤组织的生长状态,提高愈伤的质量,对不易形成胚性愈伤组织的品种(盐恢559),在继代过程中加入适量的脱落酸,可明显改善愈伤组织的生长状态,增加胚性愈伤组织的数目,不同糖类试验结果表明:麦芽糖较蔗糖更适宜作为籼稻的碳源,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率问题,可将不同的糖类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7.
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培矮64S和9311两种籼稻为材料,研究了影响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几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预培养4d的幼胚最适宜作为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受体,其次是来源于幼胚和成熟胚的生长状态良好的胚性愈伤组织.以AAM培养基作为共培养培养基,对于农杆菌EHA105(pUblm)来说,菌液浓度为OD600值=0.8时,愈伤组织的转化率最高.在农杆菌侵染愈伤组织过程中,通过负压处理可明显提高愈伤组织的转化频率.在愈伤组织浸染后,以含一定浓度的Ca^2+和表面活性剂Tween20的溶液处理可明显提高水稻愈伤组织的转化频率.  相似文献   

8.
以籼稻不育系中A的种子为外植体,探讨了培养基配方、外源激素、营养物等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和绿苗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B培养基中添加2.5mg/L2,4-D以及脯氨酸、水解酪蛋白、山梨醇等营养物有利于提高籼稻中A的愈伤诱导率,添加外源激素3.0mg/L的6-BA和0.5mg/L的NAA有利于提高其分化率,添加0.1mg/LNAA可以使生根率达到100%。由此初步建立了籼稻中A的高效再生系统,为其遗传转化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成果推介     
优质旱籼稻新品种,电梯远程监控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探测及报警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1.
籼稻9311成熟胚再生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9311水稻高效再生体系,将有利于人们以9311水稻为受体进行遗传改良及籼型水稻基因功能的研究.报道了9311成熟胚高效再生途径.以9311成熟胚为外植体,设计了5类(N6DP,N6DA,MSDP,MSDA和MSDAP)共13种不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比较了9311成熟胚在不同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的诱导以及初始愈伤组织被继代后的表现.结果显示:9311成熟胚在添加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所有培养基中都能够形成愈伤组织;将最初被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在前4类培养基上诱导的初始愈伤组织,不论被分别继代于与原培养基成分相同的新鲜培养基上,还是被继代于MSDAP培养基上,继代后的愈伤组织都相继褐化死亡,而将从MSDAP培养基上诱导的初始愈伤组织继代在MSDAP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很少出现褐化现象,并且能够较快地增殖.由此表明,MSDAP培养基是9311成熟胚合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采用MSDAP培养基培养,9311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7.5%.分化率为46.7%.再生植株的比例为23.3%、  相似文献   

12.
籼稻扬稻6号和粳稻苏沪香粳花药培养力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适合江苏水稻主栽品种花药培养的技术体系,本研究以籼稻扬稻6号和粳稻苏沪香粳为研究材料,分别从取样温度,低温预处理天数以及培养基中的蔗糖、琼脂和激素等研究不同水稻亚种花培的植株再生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在气温26℃~31℃之间,扬稻6号在4℃低温预处理9d,接种到以M8为基本培养基,附加2,4-D1mg/L,NAA3mg/L,KT1mg/L,脯氨酸100mg/L,水解酪蛋白300mg/L,60g/L蔗糖和琼脂8g/L的花药愈伤诱导培养基中,可以获得高达8.5%的出愈率.而苏沪香粳在气温27℃~30℃之间,4℃低温预处理12d,接种到以M8为基本培养基,附加2,4-D1mg/L,NAA3mg/L,KT1mg/L,脯氨酸100mg/L,水解酪蛋白300mg/L,60g/L蔗糖和琼脂6g/L的花药愈伤诱导培养基中,可以获得高达15.05%的出愈率.扬稻6号和苏沪香粳花培愈伤组织转接分化培养基分别获得2.7%和5.7%的绿苗率.  相似文献   

13.
14.
一种简单方法提高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提高从灿稻品种Pusa Basmati1建立的超过1年龄悬浮细胞系中游离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频率。两步再生法,即先将愈伤组织转入含高浓度琼脂糖(10g/L)的再生培养基中培养后再转入含低浓度琼脂糖(4g/L)的再生培养基中培养,有助于植株再生,两步再生法结合使用含高浓度激动素Kinetin(10mg/L)的再生培养基,显著提高植株再生频率,利用此法,可使来源于超过1年龄的悬  相似文献   

15.
对籼稻"成恢448"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过程进行了优化条件的探索.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了不同的激素配比,结果显示:最佳的愈伤组织诱导条件为MS培养基加入1.0 mg/L 2,4-二氯苯氧乙酸(2,4-D),4.0 mg/L萘乙酸(NAA)和2.0 mg/L激动素(KT);最佳的分化条件为MS培养基加入1.0 mg/L NAA,2.0 mg/L 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0.5 mg/L KT.  相似文献   

16.
以籼稻“11402”为主要研究对象,NB为基本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统计其出愈率情况,分析不同浓度单糖、双糖和多糖对水稻成熟胚出愈率的影响,得到葡萄糖、蔗糖和淀粉作为单一碳源的最佳浓度和两种碳源的最佳混合配比浓度,使得水稻成熟胚出愈率和愈伤组织质量得到较大提高。试验结果表明:在单一碳源中浓度为40g·L-1最好,单糖(葡萄糖)对水稻成熟胚的出愈率影响最小,二糖(蔗糖)对水稻成熟胚的出愈率影响最大,多糖(淀粉)次之,糖类的混合配比比单一的糖类出愈率更高,其最佳混合配比是在蔗糖与淀粉总量为40g·-1下,且蔗糖与淀粉浓度比为3:1时为最佳,出愈率最高.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7.
对二系杂交水稻亲本籼型恢复系288,198,1125和籼型不育系株1-s进行了离体培养和遗传转化的研究,建立了这些籼稻新品系的胚性愈伤组织高频诱导与再生系统及其基因枪转化系统,它们的胚性愈伤经分别可达87.4%,90.6%,78.8%和88.0%;其分化率分别可达60.0%,45.8%,46.9%和60.6%;其基因枪转化率分别可达16.69%,2.65%,2.04%和10.78%,并获得了一批可育的水稻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18.
抗稻瘟病细胞突变体筛选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稻瘟病菌粗毒素提取液为选择压,选取籼稻材料缙2B、缙恢36和缙恢10进行抗稻瘟病突变体的筛选.结果表明:1)在成熟胚诱导产生愈伤组织过程中,2,4-D是诱导愈伤的关键因子,3种材料在附加2mg/L2,4-D的NB培养基(NBD2)上诱导产生的愈伤较好.2)粗毒素对3种材料的胚根、胚芽、愈伤组织的生长都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粗毒素具有一定的致病力,其毒性并不与浓度完全成正比关系,而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毒素浓度为45%时,缙2B胚根和胚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程度最大,而缙恢36和缙恢10则在30%浓度中生长受到明显抑制.3)粗毒素对3种材料的愈伤组织成活率及再生频率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其程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稻瘟病粗毒素浓度为60%时,愈伤组织不生长,并变褐死亡,最终选择45%的毒素浓度进行2次继代抗性筛选并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9.
以3种籼稻成熟胚为外植体,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8+30 g/L蔗糖+8 g/L琼脂+2 mg/L 2,4-D+2 mg/L 6-BA+1 mg/L ABA+0.5 mg/L KT+1 mg/L NAA),记录其愈伤的出愈率,统计分析表明其出愈率有显著差异,并分别取接种9 d、15 d时不同材料的愈伤组织观察其不同诱导天数下超微结构的变化,并记录其愈伤过程中的褐化率.结果显示,3种水稻材料在相同的诱导时间下细胞的发育阶段不同:扬辐籼6号的愈伤组织细胞发育较快,较早地进入了成熟阶段;而恢76愈伤组织细胞则发育较慢,较长时间仍然处于分生阶段;黄华占则发育更慢.可见,不同籼稻出愈率和分化的高低主要与愈伤组织细胞发育速度的快慢、生理功能的强弱、以及其衰老的程度有密切关系.而褐化,不仅与黑色物质聚集早晚有关系,而且与愈伤组织细胞中液泡的发育有着密切关系.通过调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类的含量,有利于提高其出愈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