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威宁草海湿地空心莲子草入侵迹地水质时空变化特征,于2018年1月(冬)、2018年4月(春)、2018年7月(夏)及2018年10月(秋),在草海湿地空心莲子草入侵迹地,根据空心莲子草入侵状态分别采集水体样品,测定pH值、总氮(TN)、氨氮(NH4+-N) 、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 )和叶绿素a(Chl.a)等水质指标,对空心莲子草入侵迹地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及水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草海湿地空心莲子草入侵迹地水质pH、TN、NH4+-N、TP、CODMn、Chl.a季节性差异显著(p<0.05),TN、NH4+-N、TP、CODMn和Chl.a随水域变化从上游至下游呈降低趋势。TN、NH4+-N、TP、Chl.a随入侵程度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2)空心莲子草入侵迹地水体综合营养指数随季节变化呈下降趋势,春季水质最差。随水域变化综合营养指数沿上游到下游呈降低趋势,上游水质最差。草海湿地空心莲子草入侵迹地水体总体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3)草海湿地空心莲子草入侵迹地属于磷限制型,通过限制磷元素的输入可有效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在信阳市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广泛入侵的区域设置20个样地进行群落学调查,利用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等数量生态学技术划分其群丛类型及功能群结构,并探讨功能群多样性与空心莲子草入侵态势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个样地群落可划分为3组群丛类型.分别为:空心莲子草+马唐群丛、空心莲子草+稻稗群丛和空心莲子草+麦冬+婆婆纳群丛.群落中的78种植物可划分为3组功能群,分别为:禾本科功能群、菊科功能群和其他类杂草功能群.随着群落中伴生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上升,空心莲子草入侵重要值显著下降.随着禾本科和菊科功能群物种数目的上升,群落的4个α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上升,且禾本科功能群对于多样性的提升作用高于菊科功能群.  相似文献   

3.
空心莲子草是广东的重要入侵植物之一,在广东的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对广东的农业、水上交通、自然生态等产生较大的危害.文章对空心莲子草的历史阶段与特点进行研究可对其生长习性、入侵规律有更好的了解,有利于对其进行更好的防治与利用.空心莲子草在广东的入侵共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为引进与逸生时期(1970-1979年),野生种群规模小、分散,对广东的地区的危害不大;第二阶段为建立种群与快速蔓延时期(1980-1999年),入侵范围的不断增加,危害较大,莲草直胸跳甲对防治空心莲子草产生了一定防控作用;第三阶段为大规模危害与开发利用时期(2000年至今),种群规模更大、危害的生境不断增加、危害范围进一步扩散,但防治技术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是苋科莲子草属多年生入侵克隆植物,在添加不同剂量的典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壬酸后,本研究对其组培苗的生长形态和生物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壬酸添加处理不仅显著降低了空心莲子草组培苗的分枝率、总茎节数、总叶片数量、总匍匐茎长度等形态指标,而且也显著降低了其叶片生物量、匍匐茎生物量、根及愈伤组织生物量、总生物量等生物量指标。其中,2 µL和4 µL壬酸添加处理下,空心莲子草组培苗的存活率、叶片生物量和匍匐茎生物量未出现显著下降;但6 µL和8 µL壬酸添加处理,则显著降低了空心莲子草组培苗的存活率,抑制了其根及愈伤组织的形成。本研究预示:一定剂量的壬酸添加处理会改变入侵克隆植物的形态可塑性,减少其克隆分株的产生,进而有可能降低其入侵危害性。  相似文献   

5.
以空心莲子草为实验材料,采用OD值法比较空心莲子草8种不同提取物对4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同时采用STAT软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干粉酸性乙醇提取物6和80%乙醇处理后的空心莲子草残渣的水提物的60%乙醇沉淀物质4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空心莲子草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酯层萃取物5对枯草杆菌的抑制效果非常明显,空心莲子草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醇层萃取物8和80%乙醇处理后的空心莲子草残渣的水提物的60%乙醇沉淀物质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明显的抑制效果,空心莲子草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5和8对苏云金芽孢杆菌抑制效果明显,聚类结果显示空心莲子草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有别于其他提取物.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21°N—37°N范围内分别设置40个陆生和40个水生空心莲子草入侵样地,根据吴征镒等对种子植物科、属地理分区类型的划分原则进行统计,分析异质生境中空心莲子草群落区系的格局差异及纬度梯度对区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陆生样地共记录植物51科149属178种,水生样地共记录植物43科90属104种,群落中存在较多具有入侵性质的伴生种。(2)水、陆区系均存在明显热带性质。(3)从科到属的水平中,区系温带成分增加。马唐属(Digitaria)、稗属(Echinochloa)和狗尾草属(Setaria)等伴生种常在亚热带或暖温带形成优势种。(4)随着纬度降低,区系中属的热带分布型比例明显增加,而属的温带分布型比例呈下降趋势。研究表明,空心莲子草群落区系中科、属的热带型成分优势明显,而温带型成分较少;诸多起源于热带地区的入侵性质伴生种具有极强适生性,其与空心莲子草共同抢占资源;纬度梯度导致的水热异质性构成了入侵群落区系演化的有效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样、组织分离、培养和鉴定,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分布规律及其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内生真菌种类丰富,从茎、叶中共分离得到16种内生真菌.产孢真菌有12属15种,非产孢真菌1种.产孢真菌全部为半知菌.曲霉1(Aspergillus sp.1)、曲霉2(Aspergillus sp.2)、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p.)、大茎点霉(Macrophoma sp.)、弯孢霉菌(Curvularia sp.)在供试的各种组织均有分布,且分离率较高,是空心莲子草的优势内生真菌.内生真菌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总定殖率为81.5%,老茎组织定殖率最高,达90.9%.生境及组织类型对空心莲子草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定殖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水稻(Oryza sativa)与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在氮添加条件下竞争力的变化,采用de Wit取代法盆栽实验比较了2种植物各自的生物量及光合生理等指标的差异性及施氮对其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处理中,水稻的最大茎长、根长、根面积和叶面积均显著高于空心莲子草;且水稻的生物量及相对产量均显著高于空心莲子草;空心莲子草整体的氮平衡指数、叶绿素指数、类黄酮指数、暗适应后最小荧光和暗适应后最大荧光均显著高于水稻。施氮导致混播处理中水稻的总氮含量显著高于空心莲子草,但使得空心莲子草的稳态荧光衰减率和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上升、水稻的稳态荧光衰减率显著下降。综上,水稻具备较高的形态及生物量优势,而施氮提升了空心莲子草在光合生理等方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Griseb)原产南美,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杂草.采用悬空气法研究了空心莲子草水浸提液对黄瓜根边缘细胞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水溶性化感物质对黄瓜根的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及伤害.黄瓜根长及根边缘细胞的存活率随着空心莲子草水浸提液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根边缘细胞出现部分坏死现象,根尖中PME活性增加,但这种促进效应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10.
外来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喜旱莲子草已经成为我国的恶性入侵杂草.本文从喜旱莲子草的自身繁殖特性、生理生态适应性、群落内的种间关系、遗传多样性及其防治研究等方面综述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同时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喜旱莲子草研究的发展方向.大量的研究表明,喜旱莲子草的繁殖特性可能是影响它入侵的主要因子.但在入侵过程中它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是极为多样的,有可能是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决定了其入侵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入侵种喜旱莲子草对土壤水分的表型可塑性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水生、湿生、中生和旱生生境条件下外来入侵种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表型可塑性反应.结果表明:喜旱莲子草株长、茎节长度、总生物量积累在湿生和中生生境中最大;随土壤含水量减少,喜旱莲子草根冠比显著升高,分枝强度显著降低;土壤含水量与喜旱莲子草根系生物量投资呈显著负相关,茎、叶生物量投资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喜旱莲子草的最适宜水分生态位是湿生生境,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其不同表型结构有可能同时对环境选择作出反应,在种群生存与维持、生长、繁殖等功能方面实现种群个体各器官生物量投资的优化配置来适应多样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在对河南省入侵植物的种类、分布范围、入侵原因及机制、危害现状等调查的基础上,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Pest Risk Analysis)方法,将12种危害严重的入侵植物对河南省生态环境的风险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排序,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野胡萝卜、皱果苋、北美独行菜、反枝苋、土荆芥和王不留行的生态风险性R值为2.08到2.36,均在2.0~2.7之间,危险程度均为3级,在河南都具有中度危险性,禁止引进;铺地藜、刺苋、斑地锦、小花山桃草和无瓣繁缕在河南的危险程度均为4级,入侵危险性低,可以引进,但应采取措施以控制其风险.  相似文献   

13.
苦楝叶乙醇提取物对水葫芦叶片伤害的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抗性生理的分析测定技术,研究了苦楝叶乙醇提取物对水葫芦叶组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苦楝叶乙醇提取物使水葫芦叶组织细胞膜透性上升,膜脂过氧化加强,MDA含量上升,叶片的POD、APX和CAT的活性均较对照降低。说明水葫芦叶乙醇提取物具有防治空心莲子草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刘惠 《河南科学》2011,29(2):159-164
主要研究了喜旱莲子草对光照强度(Light intensity,LI)、植株密度(Plant density,PD)以及两者间交互作用的可塑性响应,探讨了可塑性是否能提高其入侵能力.实验室分别在低、中、高光照强度下人工种植喜旱莲子草,且每个光照强度下又设置3个低、中、高种植密度(每箱分别种植4、8、12株喜旱莲子草)....  相似文献   

15.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空心莲子草在干旱胁迫1 d后差异表达的基因,获得139个基因片段.经过Reverse Northern检测,初步证实有两个片段受干旱诱导表达上调.对其中一个片断克隆测序并进行核甘酸序列比对,显示与其他基因同源性都很低,表明可能是新的基因.半定量PCR技术证实该基因受干旱诱导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