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家设计了理想的未来太平大同社会.太平大同理想反映了儒家的正义感、责任感、以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及高尚人格,反映了儒家奋争不息的追求精神.太平大同理想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内在的文化原动力.  相似文献   

2.
试论邓小平对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同”是中国思想史上一种追求“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自儒家经典《礼记·礼运》记载始,这种理想曾为许多人所向往和追求。近人康有为还专门著了《大同书》,借西洋进化论加工改造了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谭嗣同、孙中山等人亦受过大同思想的影响。毛泽东在政治革命意义上找到了达于大同之境的正确途径和力量。邓小于又在建设意义上找到了实现大同的正确途径,以其独特的“共同富裕”观使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大同理想有了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一个社会的发展、选择什么道路,文化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中国走适合自己特点和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选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绝不是偶然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逻辑必然。中华民族"天下为公"的"崇公"文化传统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一致,马克思主义设计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与中国传统的大同社会理想自然契合,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根植于中华文化而坚如磐石不可动摇。由此,进一步坚定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是历来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1]513孔子最早提出天下为公。随着时代的发展,天下为公的要义与基本精神得到了传承,但其社会定位及围绕“公”的讨论和具体表述带有不同时代的特征,核心内容也得到进一步拓展、深化。天下为公的思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向往和憧憬,从中国古代的大同社会到西方的理想国诉求,都可以找到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它规定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性质,又体现出当代中国的特色,需要我们从不同的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向往和憧憬.从中国古代的大同社会到西方的理想国诉求.都可以找到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它规定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性质.又体现出当代中国的特色.需要我们从不同的方而去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8.
大同世界和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所向往的理想社会,其中康有为的大同世界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具时代特征和代表性。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摒弃康有为大同世界的空想成分,并在其基础之上加以发展和创新,是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共产国际"东方战略"在中国实施的必然结果。为了促成国共合作,共产国际对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三民主义提出了新的解释,帮助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相互协调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道德的支撑,而公民道德教育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探索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实现途径,形成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四位一体"相结合的公民道德教育格局,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既是我党的一个奋斗目标,又是我党的一个工作中心任务。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纲领中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工作和任务都有明确的规定。认识和了解党在不同时期围绕构建军和谐社会的工作重心,对我们当前和今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政权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红色政权理论与红色政权实践所形成的构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社会、发展“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坚持“民主集中主义的制度”、牢记“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宗旨、建设“很好的党”的思想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提供了宝贵经验,对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小娟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1):10-12,56
和谐社会是传统中国人关于自然乃至宇宙的最高理想,是西方历代思想家一直寻求的目标,是整个人类共同向往的理想境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对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和西方的法律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保障思想源远流长,剖析我国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承。中国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社会保障思想的许多精华,如社会大同、以民为本等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墨子“节用”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倩 《科技信息》2007,(35):131-131,140
和谐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墨子思想因其冷静而深刻的内涵,也能够为我们解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提供一些思路,本文尝试从墨子"节用"思想的角度来探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小康社会"是中国古代经典<礼记·礼运>中描绘的一个与理想社会最高阶段--"大同社会"相对应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表现了普通老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针对我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将"小康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在20世纪末发展目标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与马克思主义有相通之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有契合之处,中国传统的"大同"社会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而且必须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支柱,又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用实现共同理想阶段性的物质成果,来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用共同理想的精神力量,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强信心,凝聚力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9.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的起点和归宿,也是他奋斗一生的目标。民生主义的提出不仅对当时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而且对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力图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来源、主要内容、当代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以使人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自古以来是我国仁人志士的崇高社会理想。从中国历史上和谐社会思想的起源与演变进行考察,并回顾了我党关于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史,以期能更清楚地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