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千姿百态的蘑菇族中,有一种珍品名叫竹荪。它每年夏秋之间,生长在南方深山竹林之中,形态特别奇异:它的菌盖有白色的、绿色的,也有黄色的,菌托呈粉红色或褐色,菌柄嫩白如玉;菌盖从上而下挂着一圈细白、透明、形若窗纱的网状菌裙,宛若一个穿着白纱裙、婀娜多姿的窈窕少女,亭亭玉立地站立在竹林湿地之中。这种稀见的蘑菇在全世界独有我国食用,故中国人可以称得上是竹荪的知音。早在春秋战国时,大诗人屈原就已将它列入“香草”,写入《楚辞·九歌·湘君》之中,诗云“:荪桡兮兰旌。”唐代《酉阳杂俎》一书,还详尽记载了它的形态“:梁简文延香园,…  相似文献   

2.
一旦认识到基因水平转移并非次要因素,生物学家就开始重新审视进化树的意义.早在1993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细菌和古生菌在进化树上更像一个网络.1999年,又有科学家声称:"进化树已经不再适合被画成一棵树了.它并不存在于自然界中,而是人类擅自对自然界进行的归类."  相似文献   

3.
张元国 《科学之友》2007,(15):46-47
2006年10月,一只名叫"皮皮"的鹦鹉让无数的美国人陷入忧伤之中,在"皮皮"飞回自然后的几个月里,仍有成百上千的市民来到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参观它曾经生活过的"家",并默默地为它祈祷,而它的主人--动物学家乔克·奈因斯则时常徘徊在"皮皮"离开的地方泪流满面.这只被誉为"美国第一灵智乌"、"孟菲斯第一鹦鹉"的"皮皮"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这只神奇的小鸟有着非同一般的坎坷经历……  相似文献   

4.
王飞 《科学之友》2006,(3):32-33
在新疆阿尔泰山脚下,埋着很多黑石头,有的石头上还隐隐约约能辨别出人形.阿尔泰山以北,在喀纳斯风景区一个叫阿贡盖提草原的地方,也有十几座石人矗立在旷野之中.  相似文献   

5.
锦鸡"红颜"     
锦鸡以各种小型昆虫、某些植物的果实与嫩茎为食.在面南向阳的峡谷野坡上,它们喜欢成小群地栖息在灌木丛或金竹林里.锦鸡虽属山雉的近亲,但从不像山雉那样厚颜无耻地去偷盗谷物,骚扰山民.因此,乡里乡亲都非常喜欢锦鸡,尤其欢迎锦鸡来觅食嬉戏,并把它们的到来,看作是来年兴旺发达的预兆.  相似文献   

6.
在大千世界中,人类的气功有颇多神秘之处,而我们的动物朋友是否也会发"气功"呢?科学家经过潜心研究后,欣喜地发现,动物大家族中确实不乏"气功师". 据科学家观察,在位于法国、意大利、瑞士边境处的阿尔卑斯山上,有一种四肢短小、体型酷似野兔的猴子.它怀有一身绝技,即会发"气功".每逢寒冬,冰雪封山,它们为了尽快下山觅食,就首先运好气,随后便向山下滚去,不管山势如何陡峭,都伤不了它一根筋骨.非洲的赞比亚有一种体重达1 kg的奇特老鼠,如果它不幸被人踩在脚下,便会立即拱起脊背,全身运足气,无论你怎样压踩,它都丝毫无损.当你以为它已经死了,脚稍一放松,它立即逃之夭夭.  相似文献   

7.
宇宙创始取决于秩序与混沌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这一观念始见于文明古国的创世说.古埃及人认为,早期的宇宙是无形的深渊.在印度神话里,造物主湿婆神住在令人恐怖的十字路口.中国的<老子>写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抱阴而负阳."在巴比伦创世故事里,一个叫"大隐"的神,表征了潜伏于混沌之中的不可察性和不可悟性.在巴比伦人看来,有一种隐秩序可能要等待千百年才能被后人发现.  相似文献   

8.
每当工作、学习之余,人们喜欢沉醉于优美的乐曲和动人的舞姿之中.同样,在趣味盎然的植物世界,也有不少的"舞蹈家".  相似文献   

9.
段军 《科学之友》2005,(17):45-47
回想儿时听过的故事<小壁虎找妈妈>,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小壁虎在寻找妈妈的途中,失去了自己的尾巴,可是不久它又有了一条新尾巴.后来,我们长大了,知道许多种蜥蝎都是靠尾巴活命的.当一只饥锇的大鸟紧紧抓住一条可怜的蜥蝎的尾巴时,蜥蝎只有一种逃生办法--甩掉自己的尾巴,逃到安全的地方.动物的尾巴有大、有小、有肥、有瘦、有长、有短,但是它都是动物身上不可缺少的部分,一旦失去了尾巴,就会给它们生活带来麻烦,它们的尾巴形状万千,妙用更是无穷.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初,科学家宣布已经解读了猛犸象基因组的50%,这意味着克隆已经灭绝的猛犸象、让猛犸象重返人间的可能性又增加了一成.与此同时,以重现1万年前的史前生态环境为目的的"更新世公园"也在加紧建设之中,一旦完成,这些"史前公园"可以容纳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还可能会有被克隆出来的已灭绝动物,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猛犸象.  相似文献   

11.
奇特的鸡     
蘑菇家族中最鲜美的要数鸡土从,以鲜的程度而论,它要比鸡肉鲜、比火腿鲜、比虾米鲜、比香菇鲜、比春笋鲜……这种鲜美的蘑菇只产在我国的云南省,其他地方罕有所见。奇特的是,这种蘑菇并非是自生自灭的,它是由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白蚁栽培的。为此,生物分类学家们还专门设立了一个“蚁菌科”,鸡土从即是蚁们培养的最珍贵、最鲜美的一种名菌。早在明代,鸡土从就已出现在各种典籍之中,有称“鸡宗”的,有称“鸡土从”的,因鲜美如鸡,无论怎样叫它,都有“鸡”之名,可见其味之美。称之为“鸡土从”则见于明代潘之恒的《广菌谱》。《七修类稿》作者、…  相似文献   

12.
武际可 《自然杂志》2005,27(3):182-183
萤火虫是很讨人喜欢的一种昆虫.历代有许多名人写它、歌颂它. 我们这里暂不去说它怎么美.单来谈论它是怎样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杭州地铁1号线七堡车辆基地是一个上盖综合体工程.此基地接触网项目由于上盖高度不统一、轨道坡度不等等情况,所有横跨、腕臂安装都采用底座固定的方式,所以,锚栓安装是此次接触网项目施工的基础和关键,它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进度和行车安全.文章通过在杭州地铁1号线近一年的施工实践,介绍了上盖车辆基地在螺拴安装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蓝瘦香菇"是不久前出现的网络热词,因南宁一小伙发布了一段关于失恋的视频而爆红网络。由于口音关系,"难受想哭"被小伙说成了"蓝瘦香菇",而"蓝瘦香菇"也因此成了网络热词。那么"蓝瘦香菇"在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呢?原版真身——霍氏粉褶菌人们日常见到的蘑菇,其颜色多为红色系和黄色系,蓝色系蘑菇还是比较罕见的。它就是粉褶菌属的霍氏粉褶菌。这种蘑菇的菌盖最大约5厘米,但菌柄很细,直径只有约5毫米,名副其实又蓝又瘦。  相似文献   

15.
千百年来,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大西国"的传说,像幽灵一样,在地中海、大西洋西岸乃至全世界飘荡着.它牵动多少人一次又一次地去大洋深处寻觅它的踪迹;它吸引了多少人写出成千上万本书来论证它的兴衰.它是当今世界留在海底最大的谜.  相似文献   

16.
姚诗煌 《科学》2008,60(1):2-3
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使我们都沉浸于喜悦、激动之中.众所周知,嫦娥一号从设计、研制到试验,都是依靠中国人自己力量完成;而从当年的东方红卫星,到近年的神舟号载人飞船,再到这次实施的探月工程,我国航天事业完全是依靠自主创新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相似文献   

17.
周姝 《科学之友》2007,(7):80-81
春节的热闹劲儿刚过去,马上又要迎来"五一"黄金周,稍显集中的节假日让很多商家都喜上眉梢,而家电行业也不例外,其促销活动是一次比一次盛大,内容也一次比一次新鲜.在这些宣传攻势中,我们总能听到一些新名词,类似"银离子"、"除菌程序"、"负离子"、"电子除尘"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8.
海洋里也有"兔子",可它与陆地上的兔子不一样,既不会蹦哒,也不会跳跃,而只能在充满泥沙的海底,像蜗牛那样慢慢爬行.在海底,当它静止的时候,头部即伸出一对"搜集情报"用的触角,仿佛陆生兔子的一双耳朵,蜷曲的身体也活像一只趴在地上的兔子,据此特征,海洋生物学家们把它定名为海兔.  相似文献   

19.
在大海中,有一种奇异的微型海藻,正引起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它体积极小,平时隐居在一种表面鬃毛状、带鳞片的外壳内,静静地呆在海底.然而,谁能想到,这些毫不起眼的海藻,却能干出翻江倒海的"大事".  相似文献   

20.
<正>在高耸入云的竹林中,雾气弥漫着,你可能会不期而遇一只银背大猩猩,你目不转睛地看着它,它也可能会充满疑问地望着你;在你徒步穿越丛林小径时,原本神秘的氛围会因为猴子们的叫声和热带鸟儿们的啼声而变得躁动起来;你有机会在芦苇环绕的湖畔旁安静地坐着,附近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