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文山州分布的云南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归类统计其资源植物类型,结果表明:文山州分布有云南省重点保护植物42科56属58种2亚种4变种;有13类资源植物,其中以园林绿化、观赏资源植物种类最丰富,其次是材用资源植物,再次为药用资源植物,其它依次为芳香资源植物、具有较高学术科研价值的资源植物、色素资源植物、油脂资源植物、食用资源植物、水土保持资源植物、杀虫资源植物、纤维资源植物、饲料资源植物、橡胶资源植物.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野生植物资源分类及开发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内蒙古植物资源的构成和特色,把内蒙古野生植物资源分为食用植物资源、饲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环境植物资源、种质植物资源、特有和珍稀植物资源以及文化利用植物资源,共8大类型.发挥内蒙古野生植物资源的特色和各民族传统利用的特色,是合理开发内蒙古野生植物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针对矿山在矿石采选过程中矿石损失贫化率较大,资源损失严重的情况,考虑到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由各矿产资源的资源利用率决定,而各资源的资源利用率又由该资源的矿石贫化率、矿石回采率以及选矿回收率所构成,利用灰色聚类理论对矿山历年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进行变权聚类分析,并考虑到资源利用情况带有偏好信息,利用基于优势关系的粗糙集理论建立矿山资源利用评价体系.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金资源利用率>银资源利用率>铜资源利用率.则金资源利用率对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的影响最大,银资源利用率的影响次之,铜资源利用率对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的影响最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资源位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国家资源位的基本分析框架,并对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的国家资源位进行了计量分析.计量结果表示:中国各分资源位(除资本资源位外)普遍偏低,中国国家资源位综合指数与美国、日本的国家资源位综合指数具有较大差距.在构成中国国家资源位的各个分资源位指标中,人力资源位、技术资源位和信息资源位是影响国家资源位指数的关键资源位,基础设施资源位是影响国家资源位的另一重要因素.最后,本文分析了国家资源位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依据中国国家资源位存在的相对优势及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位对策.  相似文献   

5.
针对对等(P2P)网络系统资源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提出了基于信号博弈论的资源定价机制.用信号传递模型削弱信息不对称性,使得资源需求者可以辨识资源的质量,同时通过调价机制调整资源的价格.仿真试验表明,本文的定价机制可以有效的区分资源质量,最终资源的价格与其实际质量相一致,因此资源需求者可以辨识资源的质量从而愿意合理付费,繁荣了资源市场.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具备一定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长江三峡融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历史资源、工程资源、影像资源、旅游资源于一体;旅游资源和水力资源一样,十分丰富,是旅游资源富矿。开发利用三峡旅游资源,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整合旅游资源,真正把三峡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尽快实现三峡旅游业突破性发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7.
“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华 《科技信息》2010,(25):I0228-I0228,I0206
云计算将使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发生重大变化,有利于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同时信息资源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利用云计算在资源发现、资源组织方面的优势,整合图书馆资源,加强特色资源的建设,开发网络资源,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为了能够更精确地分析林场资源变化情况,并预测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广西国有林场资源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林场资源动态变化敏感参数列表.对林场中的各种资源组成、资源价值权重、资源演化系数等主要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国有林场资源变化模型.利用广西国有林场资源变化的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完善和修正,同时,也通过对不同区域国有林场资源变化验证模型分析能力,最终利用资源变化模型对广西国有林场资源变化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主要解决网格环境下动态资源的管理问题.首次提出了资源信用的概念,通过资源信用描述资源的可靠性和动态性.初步定义了影响网格资源信用的关键因素,给出了网格资源信用的简单计算方法.通过将资源信用模型嵌入资源调度系统,尽量将任务分配给信用值较好的资源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资源信用模型后,网格系统的稳定性有了明显提高,说明网格资源信用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一种动态网格资源可用性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提出了网格资源可用性风险的概念,基于相关资源的作业历史信息,利用概率与统计的方法对资源可用性风险进行预测与评估,提出了单一网格资源与网格资源集合的可用性风险评价方法,并给出了基于资源可用性风险评价的网格调度算法.实验表明,基于资源可用性风险评价的网格资源调度算法,可有效的确定可用资源集合,降低网格作业失效率,提高网格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提出参考资源模型结构,并给出其构造方法,研究其在建模导出过程中的支持作用.企业参考资源模型是一个资源的参考目录,在建立特定企业资源模型时,可以直接从参考资源模型中选取所需资源.参考资源模型的建立支持资源重组,缩短建模时间,从而加速建模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阐明了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概念,对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保护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网格资源管理系统是网格计算环境的基础设施,网格计算环境中的资源类型多种多样,本身具有各种属性,资源状态以及所处的环境都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本文在分析网格资源管理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描述资源信息、怎样对资源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进行分析,着重从资源模式、资源名字空间组织、资源信息存储、资源发现和发布几方面讨论了资源组织模式的特点与局限性,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资源状态预测的资源调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格资源管理系统在进行任务请求与资源的匹配调度时,应考虑资源的网格环境以及资源的当前工作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状态预测的资源调度模型,结合资源状态和距离计算资源的共享开销,并作为任务资源匹配调度的依据,从而为任务请求分配“最好”的共享资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资源与发展的关系中界定资源的内涵 ,反映出传统的资源观是以自然资源界定其内涵 ,这种界定既不利用于解释资源与发展的关系 ,也无法体现资源的替代作用 ,因而需要建立包括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大资源观”。建立大资源观基础上的资源价值量化方法提供了各资源替代关系的比较尺度 ,并为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信息资源的管理问题着手,选择了数据仓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搭建了一个信息资源的管理平台,包括了信息资源的收集、信息资源的筛选、信息资源的录入、信息资源的分析以及信息资源的抽检五个过程。从不同的方面保证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合理的管理,符合了信息的特性,充分发挥了信息资源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只是注重印刷型图书资料的建设,在网络时代的今天,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文献资源与人力资源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建设网络时代的高校图书馆,把握印刷型文献资源建设、电子文献资源建设和人力资源建设的关系,是当前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关键.文章肯定了印刷型文献资源在网络时代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电子文献资源目前应该只是印刷型文献资源的补充,而人力资源是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目前校园网存在的资源浪费问题,把网格技术引入到校园网中管理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效整合校园网的资源,把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为三层模型,分别为资源层、网格服务层和门户层,并提出如何构建每一层.在资源层中还引入资源管理软件SGE(Sun Grid Engine)对资源进行管理,因为SGE支持计算资源的动态加入,而且有自带的调度策略,能更好地对本地资源进行管理.在网格服务层中引入约束因子的效益驱动资源调度算法来进行资源调度,更好地满足校园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科技资源是人类从事科技活动所利用的各种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称。科技资源包括一切可以直接或者经过开发后间接为科技活动提供价值的资源,包括科技人力、科技财力和科技物力和科技信息资源等。科技资源科普化,就是拓展和延伸科技资源的功能,扩大科技资源的应用范围,把科技资源转化  相似文献   

20.
鉴于在网格环境的资源市场交易中,资源提供者完全掌握资源的信息状况,而资源使用者只掌握资源提供者对资源的描述信息,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导致非诚信交易,使资源使用者蒙受损失.由此提出网格资源市场中基于信誉感知的集合竞价机制和连续双向拍卖机制:给资源提供者赋予一定的信誉值,以反映资源的可靠性,资源使用者可以根据信誉值判断是否交易.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信誉感知的集合竞价机制能够显著提高总的成交量而降低资源使用者的损失;基于信誉感知的连续双向拍卖机制虽然降低了成交次数,但也能够使资源使用者的损失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