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瘟病病菌的液体培养及滤液毒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吉林省近两年的部分稻瘟病菌进行液体培养,并对其中的10个生理小种进行毒性的测定和分析,认为稻瘟病菌提取液的毒性并不和浓度完全成正比关系,而是在某一范围内稻瘟病菌的毒性随着粗毒素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采用加溴甲酚紫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采自于贵州省的63个稻瘟病菌株对稻瘟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稻瘟灵作用一定时间后,在含有指示剂和稻瘟灵的培养基中稻瘟病菌饼周围呈现的颜色跟稻瘟灵的浓度有一定的关系,在4μg·mL-1以下呈现出紫色且颜色的深浅随着稻瘟灵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变淡,4μg·mL-1处呈现橙红色,此浓度下稻瘟灵对稻瘟病菌的抑制率可达到80%左右.贵州省三地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EC50值为1.41~6.26μg·mL-1,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基线定为3.283 33μg·mL-1,大部分稻区的稻瘟病菌株均表现为敏感或低抗水平,同时三地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性水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时空差异.  相似文献   

3.
抗稻瘟病细胞突变体筛选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稻瘟病菌粗毒素提取液为选择压,选取籼稻材料缙2B、缙恢36和缙恢10进行抗稻瘟病突变体的筛选.结果表明:1)在成熟胚诱导产生愈伤组织过程中,2,4-D是诱导愈伤的关键因子,3种材料在附加2mg/L2,4-D的NB培养基(NBD2)上诱导产生的愈伤较好.2)粗毒素对3种材料的胚根、胚芽、愈伤组织的生长都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粗毒素具有一定的致病力,其毒性并不与浓度完全成正比关系,而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毒素浓度为45%时,缙2B胚根和胚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程度最大,而缙恢36和缙恢10则在30%浓度中生长受到明显抑制.3)粗毒素对3种材料的愈伤组织成活率及再生频率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其程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稻瘟病粗毒素浓度为60%时,愈伤组织不生长,并变褐死亡,最终选择45%的毒素浓度进行2次继代抗性筛选并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4.
利用目前稻瘟病不同的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幼穗进行处理,稻瘟病菌粗毒素对幼穗的愈伤诱导和分化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或毒素浓度的增大受到破坏的程度愈深.用稻瘟病菌粗毒素浸泡幼穗对其愈伤诱导和分化都产生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够起到抗性筛选的目的,处理的时间在24h以内可以得到胚性愈伤和分化成苗;筛选时毒素的浓度以30%为宜;用粗毒素直接浸泡幼穗愈伤组织对愈伤的伤害很大,得到的分化植株相对较少,但仍可作为一种抗性愈伤筛选的方法,其处理时间以24h较好;而且不同的水稻品种产生的耐性不同,并可以同时筛选出抗稻瘟病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5.
利用目前稻瘟病不同的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幼穗进行处理,稻瘟病菌粗毒素对幼穗的愈伤诱导和分化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或毒素浓度的增大受到破坏的程度愈深。用稻瘟病菌粗毒素浸泡幼穗对其愈伤诱导和分化都产生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够起到抗性筛选的目的,处理的时间在24h以内可以得到胚性愈伤和分化成苗;筛选时毒素的浓度以30%为宜;用粗毒素直接浸泡幼穗愈伤组织对愈伤的伤害很大,得到的分化植株相对较少,但仍可作为一种抗性愈伤筛选的方法,其处理时间以24h较好;而且不同的水稻品种产生的耐性不同,并可以同时筛选出抗稻瘟病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及其铜(Ⅱ)配合物, 用平皿测定法测试了它们对稻瘟病菌(Rice blast)的抑菌活性. 实验证明: 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的浓度在 1000 μg/mL 时对稻瘟病菌的菌丝体生长有抑制作用, 而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铜(Ⅱ)配合物浓度在 200 μg/mL 时对稻瘟病菌的菌丝体生长就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联苯乙酮缩氨苦硫脲及其铜(Ⅱ)配合物,用平皿测定法测试了它们对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实验证明: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的浓度在1000μg/mL时对稻瘟病 菌的菌丝体生长有抑制作用,而联苯乙酮缩氨基脲铜(Ⅱ)配合物浓度在200μg/mL时对稻瘟病菌体菌体生长就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牛至油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植物病原真菌水稻稻瘟病菌、松赤枯病菌、玉米纹枯病菌、玉米弯胞杆菌、小麦赤霉病菌、胶胞炭疽病菌为实验菌,检测了牛至油的抗真菌活性.结果表明:0·4μL/mL(最低抑制浓度(MIC))的牛至油就能完全抑制所有供试菌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半抑制浓度(IC50)和相对抑制率显示,牛至油对小麦赤霉病菌、玉米弯胞杆菌、松赤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水稻稻瘟病菌,最弱是胶胞炭疽病菌、玉米纹枯病菌.  相似文献   

9.
利用目前稻瘟病不同的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幼胚进行处理,稻瘟病菌粗毒素提取液对水稻幼胚的愈伤的诱导和分化的有明显的抑制效应。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加,水稻胚性愈伤获得率和分化能力显著降低。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毒素对幼胚的筛选取效果较好,可以获得较多的胚性愈伤和较多的分化苗。培养基中毒素的浓度处理以30%效果好。水稻幼胚的抗性筛选过程中胚性愈伤获得和分化苗数较高,是很好的培养材料;而且不同的水稻品种产生的耐性不同,并可以同时筛选出抗稻瘟病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菌粗毒素对水稻幼胚愈伤组织的影响及抗性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目前稻瘟病不同的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幼胚进行处理,稻瘟病菌粗毒素提取液对水稻幼胚的愈伤的诱导和分化的有明显的抑制效应.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加,水稻胚性愈伤获得率和分化能力显著降低.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毒素对幼胚的筛选取效果较好,可以获得较多的胚性愈伤和较多的分化苗.培养基中毒素的浓度处理以30%效果好.水稻幼胚的抗性筛选过程中胚性愈伤获得和分化苗数较高,是很好的培养材料;而且不同的水稻品种产生的耐性不同,并可以同时筛选出抗稻瘟病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11.
利用稻瘟病不同生理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成熟胚进行处理,粗毒素液对水稻胚芽的生长和胚的诱导有严重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性极显著;不同浓度的粗毒素提取液其作用效果不同,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大或是作用时间性的延长,水稻诱导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中进行抗稻瘟病菌突变体筛选的毒素浓度在30%较好;浸泡水稻成熟胚以处理72h愈伤诱导和分化效果较好;在进行抗稻瘟病突变体筛选中,以用含毒素的培养基进行诱导愈伤的处理的筛选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稻瘟病不同生理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成熟胚进行处理,粗毒素液对水稻胚芽的生长和胚的诱导有严重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性极显著;不同浓度的粗毒素提取液其作用效果不同,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大或是作用时间性的延长,水稻诱导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中进行抗稻瘟病菌突变体筛选的毒素浓度在30%较好;浸泡水稻成熟胚以处理72h愈伤诱导和分化效果较好;在进行抗稻瘟病突变体筛选中,以用含毒素的培养基进行诱导愈伤的处理的筛选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预测苯和氯苯对发光细菌的联合毒性,利用T3发光菌对苯和氯苯以及二者的联合毒性进行试验测定,并利用非线性拟合模型,预测苯和氯苯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结果表明,苯和氯苯的浓度-效应的关系均可用General-ized Logit I函数模型描述;不同浓度配比下,混合物的浓度-效应关系同样符合Generalized Logit I函数模型.实验测定结果与运用浓度加和(CA)模型及独立作用(IA)模型的预测结果基本吻合;IA模型预测结果略倾向于高估联合毒性,而CA模型预测结果较优,更能精确预测苯与氯苯的联合毒性.  相似文献   

14.
线虫共生菌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菌块移植法初步测定了38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水稻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从中选出9株对纹枯病菌,7株对稻瘟病菌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菌株,再用稀释平板法分别测定了这2组菌株的发酵液对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菌丝生长、菌核或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筛选出对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都有较强抑菌活性的YNa111和YNd173等菌株.YNa111菌株的发酵液对纹枯病菌的生长有强烈的抑菌活性,稀释40倍的发酵液24 h的抑菌率为100%,160倍时为82%.菌株YNd173的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稀释5倍和10倍时的抑制率分别为88%和76%.  相似文献   

15.
白腐菌被证实可以用于分解污水中毒性大、难降解的染料.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可能干扰白腐菌生长和活性,因此探究纳米材料对白腐菌降解染料的影响迫在眉睫.评估了白腐菌降解染料活性艳红X-3B过程中不同浓度还原石墨烯对白腐菌生长和染液褪色的影响,并探讨了石墨烯对染料的吸附的贡献.结果显示,在染料降解过程中,石墨烯使得白腐菌水肿,随着石墨烯浓度的增加,白腐菌湿重增加、干重减少,但石墨烯对培养体系p H值影响不大.白腐菌能彻底降解染料,但耗时较长,加入石墨烯能加快褪色效率.石墨烯本身是良好的吸附剂,使白腐菌附近的局部染料浓度提高,因此促进了染料快速脱色.  相似文献   

16.
用滤纸片扩散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实验研究了迷迭香乙醇提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迷迭香乙醇提取物对水稻稻瘟病菌、番茄霜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浓度在5mg/mL以上时,抑菌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7.
利用目前稻瘟病不同的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成熟胚进行处理,粗毒素液对水稻愈伤组织的生长及分化有严重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性极显著;不同浓度的粗毒素提取液其作用效果不同,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大或是作用时间的延长,水稻分化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中进行抗稻瘟病菌突变体筛选的毒素浓度在25%~30%较好;愈伤组织浸泡12~24h可以得到分化出苗。在愈伤组织上直接加上毒素并长时间处理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每个愈伤组织滴加的毒素应小于2.0ml。不同的水稻品种产生的耐性不同,可以筛选出抗稻瘟病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18.
利用目前稻瘟病不同的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提取的粗毒素对水稻成熟胚进行处理,粗毒素液对水稻愈伤组织的生长及分化有严重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差异性极显著;不同浓度的粗毒素提取液其作用效果不同,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大或是作用时间的延长,水稻分化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中进行抗稻瘟病菌突变体筛选的毒素浓度在25%~30%较好;愈伤组织浸泡12~24h可以得到分化出苗。在愈伤组织上直接加上毒素并长时间处理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很大的破坏作用,每个愈伤组织滴加的毒素应小于2.0ml。不同的水稻品种产生的耐性不同,可以筛选出抗稻瘟病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19.
采用Q67发光菌和大型蚤为试验生物,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长江武汉段、黄河花园口段的河水及表层沉积物和孔隙水及其加标样品(Cu、Pb、Zn、Cd、Ni)进行了毒性测试,通过测定样品对受试生物的EC50和LC50值,评价了2河段水体重金属毒性和对毒性的屏蔽效应。结果表明长江武汉段和黄河花园口段的上覆水和沉积物孔隙水均未对Q67发光菌产生毒性,但是长江沉积物样品在96h内对大型蚤产生明显的急性毒性。加标重金属后,长江孔隙水中观察到的毒性均小于黄河孔隙水;而在上覆水中,加标后毒性增加,其中加入相同质量浓度Zn和Ni,长江表现出的毒性反而大于黄河;对加标的长江沉积物,不同重金属对大型蚤的毒性大小顺序是Cd, Cu, Zn, Pb。  相似文献   

20.
针对各种单一氨基酸铜络合物,混合氨基酸铜络合物及一些重金属混合氨基酸络合物,分别测定了它们对白粉病原菌、稻瘟病原菌和小麦根腐病原菌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混合氨基酸铜络合物中起主要杀菌作用的是谷氨酸铜、甘氨酸铜、丙氨酸铜和苏氨酸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