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科技创新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是提高自然资源有效产出的添加剂,而且是延展自然资源利用价值的有效催化剂,更是人类拓展自然资源勘探范围、不断开发利用新资源的导航仪以及人类利用人工合成资源替代自然稀缺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可称之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推进,社会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人们只注重经济的增长而忽视人口的盲目增长和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承受力,造成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极大破坏,从而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解决人类自身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改善之间的矛盾,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容 《广东科技》2013,(22):172-172,105
森林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然资源认识的深入,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主要介绍了重庆森林资源的基本情况,指出了重庆森林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的财富之母,是一切生产和生存的源泉。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改革土地制度,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污染控制面临的问题和技术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在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平衡中具有中心作用和综合作用。当前,我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的矛盾;面临着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持续恶化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保证安全供水,提高公共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的矛盾。水的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总结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是基础自然资源和重要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淡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压力日益增大。深入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罗倩 《安徽科技》2014,(1):34-36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基础,其本身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生态环境要素。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史就是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史,土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总是与人类的经济活动相关联。伴随着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不断地威胁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因此,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协调发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祝贺与祝愿     
2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深入人心,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是在这一大好形势下,《大自然》杂志向全社会宣传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宣传自然界的奥秘,提高人们认识自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增强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大好河山的自觉性;宣传维护生态环境的先进人物和模范事绩。总之,《大自然》在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历史的脚步即将跨入21世纪。作为地球生物圈的一员,人类将带着种种困惑与自然界的重重矛盾,进入新纪元。  相似文献   

9.
世界最大的自然资源数据库系统已在我国北京建成。这一多层次、多功能、具有多种数据类型和多项创新技术的综合性全国自然资源信息科学管理应用系统,居国际领先地位。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长期不适当地过度开发和利用,使资源出现破坏浪费、质量下降、退化严重的恶果。建立自然资源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07,(6):24-25
人类的生活方式对自身健康和自然环境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类的消费方式也决定着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数量。而对食物的消费始终是消费的核心之一。每个家庭的饮食方式,都对农业和食物资源的利用产生巨大的反作用。现代社会呼唤人类向文明的生活方式转变,合理、适度、科学地消费食物资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可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都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大量自然资源被非正常利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三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四是价值偏见。因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环境保护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我国环境问题严重,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人口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提高环保意识,是保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耗竭资源最优开采顺序的理论、方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有限的自然资源储量、开采量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已经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资源的最优开采利用顺序是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研究内容。从国内外资源开采顺序的研究现状出发,对其研究内容、理论发展过程、研究方法进行了述评,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4.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环境保护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我国环境问题严重 ,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控制人口增长 ,调整产业结构 ,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 ,提高环保意识 ,是保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资源循环     
资源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不能无限制地开发自然资源(矿物),而应该尽可能反复利用,逐步建立起资源循环。资源循环学,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这些产物建立循环系统的科学。资源循环是一个规律,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资源开发又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尽早建立资源循环型社会,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建立资源循环型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重视,制定相应法律,科技、教育先行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环境、资源、人口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产生废弃物,在职业教育中同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能否将"绿色"的思想溶入职业教育中,运用寿命周期分析的方法,将ISO14000用于校园建设、教学过程和再教育中,使职业教育走上"绿色化"轨道,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17.
自然,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双重意义:从人类利用的角度,属于资源;从人类生存条件角度,又属于环境。对自然资源的分类,根据有无生命,而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根据能否更新(再生),而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生物资源属于可更新资源,非生物资源中的水、土、光、气,也属可更新资源,只有矿物、化石等才是不可更新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徐文菊  孙成玲  徐海春 《科技信息》2011,(27):348-348,357
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是地球上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具有可再生和循环的特性,只要合理利用,它可以持续地加以利用。可持续发展是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其重点着眼于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能力,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要满足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自然资源,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人口、资源和环境更加协调与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但水资源的有限性和分布不均匀性决定了对其开发利用有根本性的制约,水资源短缺已经影响到人民生活的安定,影响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继续努力寻求管理的对策,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成为人类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全面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同自然资源一样,人们必须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才能使其真正造福于人类.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首先需要不断地生产和积累信息,同时尽可能加快信息传播和流通...  相似文献   

20.
浅谈我国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我国自然资源消耗与利用的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分析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提出在环境与发展双重压力下,我国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