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10年,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207所,在校生近900多万人,高职教育在数量和规模上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扩招以来,高职院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现,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高校贫困生群体由于其特殊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贫困生问题要求我们不仅关注其经济贫困,更要关注心理贫困。本文拟就高职贫困生"心理脱贫"有效策略作一个简要探讨,力图引起社会、学校对高职院贫困生"心理脱贫"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因就读环境、经济问题等原因,在心理上容易产生焦虑、自卑、孤独等同题,严重的将导致“心理贫困”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李蓉 《科技信息》2013,(16):23-23
新疆高职院校贫困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较易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本文主要对新疆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如何从心理层面上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并提高心理品质,探讨了促进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与本科院校同龄的学生相比,呈现明显的“心理弱势”,原因主要在于他们承受了更多来自经济、学业、社会以及就业等方面的诸多压力,为此,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为贫困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是解决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弱势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夏明 《科技信息》2013,(12):223-223
高职院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不完善,往往忽视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本文主要探讨目前新疆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当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近年来,由于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了解贫困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相关工作是提高人才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贫困生自卑特点的根源,并针对这些根源提出了三条有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高职院校贫困生救助体系建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广东高职院校贫困生救助工作主要体现在“奖、贷、助、补、减”等经济层面,但贫困生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贫困,由经济贫困而导致的心理疾患、学业障碍、就业困境和环境压力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突破单纯经济资助的范畴,以期建立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等救助理念的更加全面和人性化的救助体系,为促进高职贫困生全面和谐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了解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及其表现,分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从完善资助体系、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体系、营造平等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这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李蓉 《科技信息》2013,(12):51-51,60
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研究和解决新疆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对高职贫困学生健康成长及新疆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新疆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入手,探讨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职业价值观是影响学生职业选择的心理核心因素,高职院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职业价值观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该文深入剖析了高职院校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呈现出的职业价值观特点,并对如何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出专门性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1.
齐怡 《科技咨询导报》2012,(23):247-247
随着高校贫困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解决贫困生资助问题,构建完善健全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成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资助现状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措施,对贫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职业价值观是影响学生职业选择的心理核心因素,高职院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职业价值观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该文深入剖析了高职院校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呈现出的职业价值观特点,并对如何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出专门性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扩招,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数量与比例也不断增大。贫困生面临巨大的压力,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本文针对高职贫困生心理障碍提出了具体的矫治对策:一是增强贫困生自强不息的心态与意识,使其具备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二是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设法解决贫困生所面临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职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身负经济贫困,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而且还承受着一定的心理负担,导致"心理贫困"。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及形成原因,探讨有效对策,加强贫困生励志教育,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为更好地帮助贫困生能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大多高职院校想方设法建立起"奖、助、贷、勤、补、减"多种形式并存的资助政策体系。然而,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高职教育发展程度不高等原因,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仍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不准确、国家助学贷款缺失诚信、无偿资助缺乏激励教育功能等诸多问题。为促进高职院校助学工作的良性发展,相关部门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构筑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贫困生工作是否良性开展,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特别是农业高职院校贫困生比例占20%左右,如何根据学院自身特点切实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资助和服务,是目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自身做辅导员经历对扶助贫困生政策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关注、关爱贫困生是当前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在关注贫困大学生经济贫困的同时,还需要关注他们心理的健康.文章深入分析了高职贫困生心理状况并提出了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虽然国家对于贫困生的资助政策十分全面,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仍然表现出一定的弱势性,包括性格内向自卑,综合素质偏低和就业认识偏差等等.贫困生的弱势性是客观存在,但高职院校可以改变工作思路,对贫困生的工作态度从管理过渡到服务.该文针对现时高职院校贫困生表现出来的弱势性,从政策、学校和贫困生个人层面阐述新时期下贫困生工作的对策,让贫困生逐渐从他助转变为自助,提高综合素质.希望该文能够对破解当下贫困生资助的困局带来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贫困生的心理特征有自己的特点,本文立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成因分析着手,得出其心理特征主要源于高考压力、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和交往压力的内在蕴含,并相应地从银行助学贷款、学校奖助学金和补助、引导学生勤工俭学、做好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学生工作管理对策。希望对高职贫困生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