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惬意""得意"进行异素分析,探析其在组合与聚合中的语法语义分布,可以看出,"惬意""得意"都是形容词,都表示满意,称心;可受"很""非常"等程度副词修饰,常作定语、谓语、状语、补语等,都不能重叠。"惬意"为中性词,"得意"可用于贬义;"惬意"为书面语,"得意"兼可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两词在运用时,侧重点是不同的:"惬意"侧重于体现适用主体的好心态;"得意"则侧重于显示主体办事顺利,获得一定意义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教师语体是众多语体类型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功能特征.本文论述了教师语言语体的特点及表现,说明教师语体在交际中多使用书面语体和口语体的交融部分即通用语体.  相似文献   

3.
计时动量词"稔"在汉语史上曾被广泛使用,"稔"来源于其"庄家成熟"之义,"年"由本义引申而来,梳理计时动量词"稔"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状况可知其在元明清之后逐渐走向消亡,消亡的原因是其句法功能较弱,使用频率小,在竞争中为其他计时动量词所淘汰。  相似文献   

4.
通过梳理近代汉语助词"着""了"用法和意义的历史演变研究,尤其是元代汉语助词"着""了"的研究,指出元代汉语存在助词"着""了"混用的现象,而不是语法分工不清,这种现象可能与语言接触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萍乡话中,"个"的用法十分丰富,可以作名量词、指示词、助词和标记词。其中名量词"个"只能计量时间名词"礼拜""月"和名词"人"。指示词"个"则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部分用法,既可以独用,作句子的主语,指称定指的人、处所、时间或事件;也可以与"史[s?35]""里"组合成"个史""个里",指称事件的状态、程度、行为方式和方位处所。另外,助词"个"分为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两种;标记词"个"是萍乡话中特有的现象,主要起焦点标记、语气停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亲""亲亲""亲爱的""亲们"形成了流行语中的"亲"族称呼语,"亲"族词在履行称呼语的人际功能时,不断凸显出其特有的感情功能,在你"亲"我"亲"的来来往往中,"亲"族词也在实现着自己的身份认同、识别功能。"亲"几乎仅仅在线上使用,"亲爱的"不再只是爱人恋人间的私密称谓,而脱胎于"亲爱的XX们"的"亲们",已经成为独立的新词汇,具备了"们"族词的基本语义特征,表现出与"哥们""姐们""爷们""娘们"等"们"族词既相近又不同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7.
"关于""对于"都具有话题标记功能,但二者同中存异,并且"关于""对于"作为标题句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使用情况也存在差异。本文选取了8个不同学科领域中"关于""对于"标题句的使用频率的数据作为考察对象,通过数据列表统计的方法来对带有"关于""对于"的标题句在内容、结构和感情色彩3个方面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中,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谓为量词,亦称单位词。如1摩电子、2对染色体、3维空间、4冲程、5元环、飞流直下三千尺、门泊东吴万里船、铜壶煮三江、尔来四万八千岁、一览众山小等。量词源远流长,从我国最早的可识文字甲骨文的记载看,殷代就有了度量衡、容器、贷币的单位词(如“鬯二升”)。到了汉魏六朝已出现囊括两百多量词的研究专著(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唐宋以后,白话小说的兴起,书面语向口语方向的发展,量词在书面语中大量涌现。到了现代,特别是当今文化高度发展,科技飞速进步的知识信息时代,量词因事物表达的实际需要而层出不穷,计达六七百个之多,科技文献上最常用的基本量词也几近六十。量词可谓丰富而发达,应用方便而富有色彩。它不仅可在语言(口语、书面语)中抒发感情,增加语言的传神入画之功,而且更能在科技论文中表现和区分事物与活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下现代汉语的功能变体——网络语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毅 《科技信息》2008,28(9):480-481
随着信息时代中网络交流的日益普及,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网络语言,正悄然而真切地进入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在信息时代下的功能变体,兼具书面语和口语的语体特征,其语体特征和语体功能决定了我们应该因循社会发展规律,逐步引导、逐步规范,使传统现代汉语与网络语言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中日文前缀词"不""無"的构词前与构词后的词性来看,中文的"不""無"的变化形式比较多。从构词前与构词后的词性的种类来看,无论是中文还是日文,都存在"不"比"無"的变化形式多的现象。另外,无论是中文还是日文,"不"都与形容词有很深的关联。在这两种语言中,"無"与形容词相结合的构词不存在。  相似文献   

11.
在今天,"呆"读dāi,"待"读dāi和dài。在dāi音"停留"意义上,两字存在混用的情况。"待"字比"呆"出现早,先秦就有"待"字,而"呆"最初是"保"的古文,到元朝才有了"傻"的意义。在明清之前,"待"字的含义没有"停留"意义,明清开始才有此含义。"呆"字到明清也只有"傻"之类的含义,只是到了新中国建立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才出现了"停留"的意义,也是在这个时候,"呆"、"待"混用了。"待"读"dāi"是在与"呆"混用后,受"呆"的影响才增读"dāi"的。  相似文献   

12.
正在台湾"北蓝南绿"的传统政治板块下,蓝绿各半的中台湾历来是国民两党争夺的焦点地区,"翻转中台湾""决战中台湾"也成为台湾地方选举时常常出现的口号。此次"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守住新北市的可能性较大,台北市由于"白绿蓝"三方混战,胜负难料,而台中市则是呈现单纯的蓝绿对决格局。国民党将赢得台中市作为此次选举胜利的指标,"第一立委"卢秀燕强势出击,而现任民进党籍市长林佳龙对连任也是志  相似文献   

13.
以"语言"问题为线索,通过"语言对语言的解构""行为对语言的解构""身份对语言的解构"三个方面阐述了"语言"这一要素是如何造成了文本含混的特征和读者理解的障碍;同时通过"夏洛克语言的胜利和失败""求婚情节中语言的欺骗与反转"两方面论述了"语言"如何建构文本的深层结构,力图阐明"语言"在分析人物、探求主旨方面的作用,并通过这个角度对围绕此剧的一些长久被争论的问题作出尝试性的解答。  相似文献   

14.
数理逻辑一阶谓词演算中,作为一种逻辑词采用的量词,不是传统逻辑中的量词,更不是语言中的量词。F中的全称量词任意x的语义为“对于论域中的每一个个体”,存在量词 x的语义为“论域中至少有一个个体”。人类在求取关于不可逐一列举(有限的或无限的)个体域的作为一般性原理的真知的过程中,事实上从来也不曾在逻辑上使用过这样的量词。这样的量词对人类提出要去逐一确定不可逐一列举的个体域的每一个个体具有什么性质。这样的指令,人类是无法执行的。这样的对外延的无限要求是超乎人类的有限能力和生命的。难怪,A.Church证明了关于,的不可判定定理。  相似文献   

15.
壮语的名量词极为丰富,按其用法不同,可分为性别量词,类别量词,级别量词三大类。类别和用法的多样性,决定了壮语名量词意义的复杂性,不同类别的名量词、甚至同一类别的某一名量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义都不一样。因此,由名量词与名词构成的“量名”结构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时表示数词“一”的意义,即表示“量名数‘一’”★,有时则不表示“一”的意义。下面我们以壮语来宾话的“量名”结构的情况为  相似文献   

16.
量词是汉藏语系的语言特色,英语没有量词却有表量结构,量词问题是翻译中的难点之一。汉译"一量名结构"由于受英语表量结构的影响,经常过量使用,因而导致部分欧化现象。翻译是对母语补充、丰富的有效途径,但历史上汉语曾出现过度欧化、欧而不化等问题。目前,汉译"一量名结构"具有恶性欧化表现,具体表现为"过量使用"和"功能不当"。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有大量的量词,而英语中没有"量词"之称。但各种语言都有办法表达量,只是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会有所不同,这反映了不同语言的特点和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认知视点的差异。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认为汉英语的"量"结构差异均为人们的意象图式、范畴化、概念结构化和类比思维所致。  相似文献   

18.
语体选择和文体选择是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首要问题。在语文课程设计中虽然形成了以现代书面语为主,以文言文为辅的语体选择格局,但现代文的教学价值还有待不断开发。语文课程在文体选择上仍以文学文体为主组织课程,课程改革背景下应打破这一格局。借助新闻文体和学术文体的文类优势,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体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具有"全民性",是一种新型的语体,而不是社会方言。文章拟从语言要素特征和风格特征对这种新兴的语体进行较为细致的考察。语言要素特征主要表现在词汇、语法、修辞三个方面,风格特征表现为摘笑幽默、时尚新潮。同时网络语体与别的语体相互渗透着。  相似文献   

20.
“不”和“没”是言语表达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词,二者表意基本相同,使用环境也非常相似,然而在语言的比较教学过程中,更多凸现出来的却是二者混用带来的表意不清。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角度看,Z-者在语义指向上所呈现出的主客观的差异与所在语句的时范畴、否定对象的不同有直接关系,而在语用上显现的差异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