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0.05mol/LNH4Cl溶液中。环丙氟哌酸与Cr(Ⅲ)发生络合反应,产生一个灵敏的还原波,峰电位为-1.640V(vs·Ag/AgCl),还原峰导数峰高与Cr(Ⅲ)在1×10-7~1×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文还用多种电化学方法和技术详细研究了Cr—CPFX的极谱伏安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波为络合吸附波。本文还测定了络合物的络合比和稳定常数,提出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在0.05mol/LNH4Cl溶液中,环丙氟哌酸与Cr(Ⅲ)发生络合反应,产生一个灵敏的还原波,峰电位为-1.640V(vs.Ag/AgCl)还原峰导数峰高与Cr(Ⅲ)在1×10^-7~1×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文还用多种电化学方法和技术详细研究了Cr-CPFX的极谱伏安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波为络合吸附波,本文还测定了络合物的络合比和稳定常数,提出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合金在湿法磷酸介质中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UB6合金和J—1合金在湿法磷酸料浆介质中的冲刷腐蚀行为.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转速,不同Cl-和F-浓度,不同电位下的阻抗谱.钝化区的阻抗谱呈单一的容抗弧。增加电极的旋转速度和对试件进行高速喷射只降低极化电阻的数值,而不改变阻抗图谱的性质.说明冲刷作用并未改变电极的腐蚀历程和溶解机制.增加[Cl-]和[F-]均降低界面电容和极化电阻,但[Cl-]对电容的影响大,而[F-]对极化电阻的影响大.说明[Cl-]的吸附作用大于[F-],而对钝化膜的溶解破坏作用又比[F-]小.  相似文献   

4.
提出用脱乙酰壳多糖化学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钯。在pH=2的KCl-HCl底液中,+0.0V富集2min,以0.1V/s扫速阳极溶出,峰电位在0.67V(vs/SCE),Pd在0.075 ̄9.9mg/L范围内与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3。在富集10min时,可检测1.5μg/L Pd,大大提高了测定灵敏度。样品测定结果满意。同时研究了该体系的电化学性质和电极  相似文献   

5.
酒石酸美托洛尔亚硝化衍生物单扫描示波极谱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酒石酸美托少尔亚硝化衍生物的单扫描示波极谱与电化学行为。酒石酸美托洛尔经亚硝化拓应后,其产物在0.1mol/L HCl介质中于-0.84V附近出现一清晰的不可逆的阴极还原吸附波,其导数峰高与浓度在1.0×10^-5-1、.0×10^-6mol/L和1.0×10^-6-1.0×10^-7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盐酸氯丙嗪的示波极谱法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pH3.55的KCl-HCl底液中,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以得到一个灵敏的敏酸氯丙嗪导数还原峰,其峰电位为-1.35V。峰电流与盐酸氯丙嗪浓度在0.20 ̄25μ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10μmol·L^-1,对盐酸氯丙嗪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特别是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探讨,该法应用于样品中盐酸氯丙嗪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壳聚糖包埋Ru(bpy)^2+3/SiO2复合膜电极,对其电化学发光特性的研究表明:铂和玻碳复合膜电极循环伏安曲线的阳极峰分别在1150和1370mV,阴极峰分别在1050和1260mV;复合膜电极的荧光发射光谱位于585nm;电极的响应时间为10s,对基质具有电位和PH选择性;对5.5*10^-4-1.0*10^-2mol.L^-1的草酸和抗坏血酸分别有相关系数为0.995和0.992的线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过氧化氢在稀土掺杂的类普鲁士蓝化学修饰电极(ReMPBCMEs)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的还原有稳定的催化作用.过氧化氢在修饰电极上有较低的过电位,其还原峰电位为-09V,在15×10-4~20×10-2mol/L范围内峰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电极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在0.05mol·L-1NH4Cl溶液中,富集电位-1.10V(Ag/AgCl)、富集时间120s、扫速120mV·s-1时,氟哌酸出现一吸附伏安还原峰,峰电位为-1.48V.用线性扫描与循环伏安法、交流极谱和恒电位库仑法等手段研究体系的伏安行为及电极反应机理.测得扩散系数D=9.38×10-7cm2·s-1,电极反应电子数n=2,电子转移因数α=0.51,参与电极反应H+数x'=1.体系吸附符合Frumkin吸附等温式,吸附因数β=3.2×105,吸引因数α=1.2,吸附自由能ΔG°=-31.4KJ·mol-1,实验表明,体系属不可逆吸附波.  相似文献   

10.
以碳纤维束为工作电极,铂丝为辅助电极,银丝作为参比电极,制作组合式微型三电极体系和微型电解池,并应用于测定微升级试液,采用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测定血清及汗液中的铜,其电积电压为-0.5V,电积时间2min,扫描电位0.0-0.5V,扫描速度200mV.S^-1,工作底液为0.10mol.L^-1的HCl溶液。铜的溶出峰电流ip与铜离子的浓度C在0.05-1.50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  相似文献   

11.
炭膜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炭膜是一种新型的无机功能分离膜,与传统的高分子分离膜相比,炭膜具有耐高温、耐氧化性、耐腐蚀能力强的优点.选择廉价易得的炭膜制备原料,研究和制备高性能的气体和液体分离用炭膜,提高膜的通量和膜分离过程的选择性,一直是国内外研究人员不断探索的目标.研究炭膜催化反应器、炭膜生化反应器、集成膜反应器以及无机-有机复合膜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效果、膜污染特征及控制.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COD的去除率达到85%以上,出水COD质量浓度控制在34mg/L,NH4-N的去除率能达到92%,出水NH4-N质量浓度在5mg/L,出水TN平均去除率可迭86%,出水TN质量浓度为8mg/L;污泥浓度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污泥负荷运渐降低.运行初期过膜压力(TMP)的上升较慢,而运行一段时间后,TMP快速上升.对污染后的膜组件进行清洗,结果表明:通过清水清洗和HCl清洗后,膜的过膜压力没有明显缓解,采用NaOH和NaClO联合清洗后,膜的过膜压力迅速下降。说明膜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对TMP进行计算,有机污染在膜污染中贡献为65%,对膜表面无机元素的分析结果也表明,无机污染不是膜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的特点 ,膜的污染及清洗方法 ;研究膜的有机、无机、微生物污染问题 .对 7种废水的处理试验 ,结果表明 ,膜生物反应器对废水中的BOD5、SS、浊度、NH3—N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能达到回用要求 ,对 COD的去除也能达到排放要求 .  相似文献   

14.
ZSM-5 沸石膜的气体分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预吸附溶胶和重复晶化工艺,在多孔不锈钢管外表面制备了ZSM5分子筛膜,SEM观察表明,膜层晶体紧密地相互交联,厚度约25μm,H2对N2,O2和CO2的分离系数分别是448,427和513,明显超过Knudsen扩散理论选择性数值,而且这些分离系数的差别表明所制备的分子筛膜具有分子筛分效应.  相似文献   

15.
采用预吸附溶胶及原位水热合成方法,在多孔陶瓷管表面制备了ZSM-5沸石膜.X—光衍射测定表明陶瓷基质表面的膜层是纯ZSM-5沸石晶相;SEM结果显示经多次重复合成的沸石膜层晶体相互交连,形成一种连续的多晶层,厚度约30μm.H2/N2理想分离因子从原来陶瓷管基质的2.32提高到3.61,接近Knudsen扩散水平.这一研究表明采用预吸附溶胶及重复多次合成的方法可以制备出交连程度高的连续晶相沸石膜  相似文献   

16.
分子筛膜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分子筛膜的几种合成方法,同时还深入探讨了国内外分子筛膜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膜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详细介绍了膜分离机理和蒸气相转移法、晶种法、原位合成法、微波法、仿生合成法等分子筛膜制备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质膜蛋白质由于低丰度和强疏水性等特点,给其提取、溶解、分离以及鉴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使质膜蛋白质组学研究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以哺乳动物细胞质膜为例,主要从质膜及其微区的富集、溶解、分离、鉴定方法等方面介绍了细胞质膜及微区蛋白质组以及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膜污染与清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各种膜分离已在分离过程中成为最新的技术之一。膜体系的发展有很大的前景 ,但膜的污染问题仍是一个难题 ,它限制了膜的广泛应用。文章概述了膜污染的机理、预防措施及其清洗方法。并根据这些原则对微滤啤酒废水引起的膜污染的清洗方法进行了研究 ,通过比较试验 ,选择了恰当的清洗剂和清洗工艺 ,快速恢复了膜通量  相似文献   

19.
复合型纳滤膜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聚砜基膜上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两种复合型纳滤膜PA01和PA02。在0.3MPa下,PA01膜对MgSO4溶液和FeCl3溶液的脱直 96.0%和78.0%,水通量分别为8.5(L.m^-2.h^-1)和7.9(L.m^-2.h^-1);PA02膜对MgSO4ipwkiyw (2.0g.L^-1)和CaCl溶液(0.5g.L^-1)的脱盐率分别为98.0%和88.8%,水通量分别为1.0(L。m^  相似文献   

20.
过去20年间,我国膜技术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水资源、新能源、传统工业技术改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水处理过程中膜老化增速快、再利用难,为准确评估膜的服役寿命以确定经济可行的更换周期和后处置计划,综述了影响膜老化的内在因素、外在因素、表征方法和性能参数,探讨了膜性能因素、膜的化学/物理特性、分析方法及其相互联系.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