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洁 《科技信息》2011,(16):279-280
对于钢琴演奏学习来说,演奏技巧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而如何更好的表达音乐情感,塑造音乐形象并深刻的表现音乐的深刻内涵,使内心情感与音乐形象得到完美结合,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和丰富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音乐表现力。那么我们在学习中就要注重培养发展自己的内心听觉能力。本文就钢琴演奏学习中内心听觉的培养训练以及如何建立更加立体清晰的音乐听觉形象进行简单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西方美学流派中,现象学美学是其中影响颇大的流派之一。波兰哲学家、美学家罗曼·茵格尔顿(Roman Ingarden,1893——1970)正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他是第一个运用现象学哲学的原理考察美学问题包括音乐美学的学者。他的论著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美学界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茵格尔顿就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问题提出的"音乐作品是纯意向性对象"的论断以及围绕这个问题对音乐作品本体特性等问题所做的一系列阐述,构成了他的现象学音乐哲学思想的基本观念。相信对他的美学思想的研究会给我们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的音乐美学带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音乐分析是本世纪以来在欧美音乐研究中从曲式学等作曲理论逐渐分离出来的一门交缘性学科,音乐主题分析是音乐分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主题分析时应理解主题的常见类型,把握主题的整体特征,学会运用从调性、旋律形态、节奏等方面对主题进行恰当的分析,从而对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的主导思想做出正确的理解与把握。主题分析的方法是否得当将影响着听众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研究音乐主题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宗喜 《科技信息》2009,(22):I0007-I0007
内在音乐感觉是人对音乐一种内在知觉能力和想象能力,它是依赖已有的音乐形象的积累在现,以及对音乐形象的创造力,从而实现一个完美地表达音乐作品的目的。重视内在音乐感觉的培养和对音乐作品表现风格的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音乐的悲剧关作为音乐美学的审美形态之一,可以激发人们化悲痛为力量,在道德上震撼人心,使情感得到陶冶,是崇高美的集中体现。我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应更注重领悟和发掘音乐悲剧的特点及美感艺术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钢琴音乐作品弹奏中如何通过对作品分析、理解去发挥音乐想象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音乐形象是乐曲思想内容的直接体现,音乐形象的塑造决定着音乐作品的成败.塑造音乐形象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经历的千百位作曲家即使对同一场景的描绘,也会有多种不同的表现方法.文章以此为出发点,从多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同大家做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音乐在历史发展中、音乐作品创作中、音乐演奏者(演唱者)在表演时所表现出的及音乐在欣赏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来阐述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共性与个性。音乐中共性与个性的相互转换,使我们能感受到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共性和同一时期同一作曲家音乐作品所具有的个性,使我们真正理解和感受音乐所赋予生活的哲理性和感悟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在说明音乐欣赏活动的特点、音乐艺术的基本特性、音乐语言各要素及其表现功能等问题,并力图以实例阐述音乐作品塑造音乐艺术形象的基本手法,以及听众如何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感知音乐形象和鉴赏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0.
《六月———船歌》的曲式结构是复三部曲式。通过对音乐作品结构、和声现象分析与探索,达到让演奏者深层次的理解音乐内涵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培养演奏者对立体音乐的思维意识和音乐语气的内在联系,达到对柴科夫斯基《四季》音乐的深刻理解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浅析西方实践形态的音乐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艺复兴以前,西方音乐美学主要由一些思想家、哲学家从纯理论角度分析研究。从十四世纪艺复兴开始,随着作曲、表演、欣赏、理论的分离,各个乐派的音乐家们在实践中也形成了不同的音乐美学思想,从而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两种形态的音乐美学。本从不同时期、不同乐派的音乐作品出发,探讨西方实践形态的音乐美学。  相似文献   

12.
《六月——船歌》的曲式结构是复三部曲式。通过对音乐作品结构、和声现象分析与探索,达到让演奏者深层次的理解音乐内涵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培养演奏者对立体音乐的思维意识和音乐语气的内在联系,达到对柴科夫斯基《四季》音乐的深刻理解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正处在富于想像的年龄,而音乐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其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像的天空.想像力是人们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力,人们在欣赏、演奏和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的想像来塑造音乐形象,创建音乐情节,从而使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刘烨 《科技信息》2011,(3):419-419,422
KTV收费问题引起了广大公众对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关注,分析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发展演变与现今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运作形式及其性质,从而引申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对音乐作品著作权使用费进行征收的合理合法性探讨,最终对我国著作权管理机制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在音乐著作权人的著作权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使著作权的保护和作品的有效利用两者之间得以平衡。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正处在富于想像的年龄,而音乐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其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像的天空。想像力是人们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力,人们在欣赏、演奏和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的想像来塑造音乐形象,创建音乐情节,从而使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境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日趋深入到各类学科当中。音乐美学作为音乐理论的基础学科,对音乐表演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音乐表演者的音乐美学观直接在自己的音乐演奏中反馈给听众,无论从演奏技巧、情感表现,还是其个人风格和对作品的理解与处理,都能感受到演奏者对音乐美学知识的运用。现代音乐美学在不断构建和发展的同时,也为音乐表演实践的发展和创新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乐器的发展带动了音乐的发展进步,在音乐的发展中,"古琴"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了解了在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不同社会背景而创作的音乐作品,即古琴音乐到现代音乐,才能对音乐有更全面、更深切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王三明 《科技资讯》2009,(29):183-183
钢琴教师要学习钢琴技法、和声、复调、作品分析、配器等音乐理论,培养理解音乐作品能力,树立强烈的事业心,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9.
回旋曲式是在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生并逐步成熟的一种具有典型结构特征的曲式类型。它体现了对比与再现,并列与循环的原则,宜于表现那些性质相同和相近的音乐形象,或者是同一音乐形象的不同层次和各个侧面;欢快的具有民间风俗性格的歌舞、愉快的生活图景常用这种曲式形式来充分的表现。本文着重分析、表述回旋曲式在中外音乐作品中生动的应用形态和独特的曲式内涵。  相似文献   

20.
郭援 《科技信息》2008,(12):161-162
钢琴演奏是音乐表演这个重要环节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二度创作是钢琴演奏的本质所在;构架起连接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桥梁是钢琴演奏的作用。钢琴演奏应该符合一定的美学原则,首先是要遵循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其次是要符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第三是技巧与表现的统一。音乐分析是钢琴演奏的前提条件,只有通过出色的音乐分析,才能抓住音乐作品的灵魂。因此,钢琴演奏必须以音乐分析为前提,以传播音乐作品的审美价值为己任,以高超的演奏技巧为手段,结合时代性与创造性,才可能构成至善至美的演奏。钢琴演奏才会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这也是钢琴演奏的要旨与真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