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贯彻四川大学关于建设一批综合性、设计型实验课程和创新探索(创业)型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指导方针,该文将科研工作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根据科研成果设计了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一个创新实验项目——基于碳纳米点(简称"碳点")荧光光谱法测定谷胱甘肽。该实验现象稳定、重复性好、创新性强,可作为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实验。该实验涵盖了较多供学生自行探索的实验内容和研究课题,比如碳纳米点不同制备方法、碳纳米点尺寸与荧光特性关系、荧光探针设计和检测对象等,因此也可用做开放式综合化学实验教学项目。  相似文献   

2.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结合在本科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以开设过的创新实验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四川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化学基础实验课程、综合实验课程、探索创新实验项目、创新调查实验项目四个方面进行的创新实验教学的探索,并分别探讨了这些创新实验项目的考核方式。通过创新实验的开设,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朝着科学、拓展和创新性的方向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本科实验教学计划,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室开设创新性实验,以纳米二氧化钛(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和性能评价作为试点实验。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制订不同的实验方案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掌握了表征该催化剂及评价该催化剂性能的方法。通过该实验,学生的文献调研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组织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讨论和分析,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创新性实验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
实验教学是培养化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实验教学中基础实验报告存在的问题,以有机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备为例,进行了化学实验报告相关的教学改革,以导学式的预习、实验记录和电子实验报告为指引,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方面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技能和学习兴趣,把学生从大量的抄写实验报告时间中解脱出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探索基于"团队合作学习"思想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以生态学实验教学为例,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了生态学实验教学"团队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流程及实施方法。该模式在生态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实验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得分为91.17,实验教学效果良好。从实验项目安排、学生团队组织、指导教师的作用、实验效果评价等角度归纳了运用"团队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实验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团队合作学习"模式为混合式学习的有效方式,尤其适用于综合性较强的实验项目,可在文理工科各专业的实验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根据科研成果设计了鱼鳔膜上原位制备纳米银并将其应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综合化学实验项目。利用盐酸羟胺还原硝酸银在鱼鳔膜上制备出纳米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对材料进行表征。并利用4-巯基吡啶和罗丹明6G作为探针研究了纳米银/鱼鳔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果。该实验借助生活中常见的鱼鳔膜作为原料,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实验内容包含多类化学及仪器分析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交互式教学强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参与式教学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结合医用化学实验的特点,选择与医学联系密切的"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进行全程交互参与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通过改进传统医用化学实验课单向交流的实验教学模式,加强师生的交互、参与,综合培养学生各项实验能力和科研能力,从而提高实验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了一个综合化学实验"卟啉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通过该实验的教学,可使学生掌握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的一般方法,学习巩固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电导率仪、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的使用及谱图的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化学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磁性Fe3O4纳米颗粒,将其作为模拟酶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痕量过氧化氢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该实验将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大型分析仪器引入实验中对实验产物进行表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纳米材料的形貌与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的特点,将该法用于实际样品中H2O2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该综合实验适用于化学类和环境类专业的实验教学,可以极大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专业《网络编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网络编辑》课程的特点及以往该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实验adhh项目设置、实验内容安排和实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了探索,提出了具体内容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学科综合性及实践性很强的特点,以层次性、开放性和综合性为实验项目设计的指导设计思想,探讨了多层次、开放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及多种实验教学方法。详细阐述了案例设计型实验教学、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开放式实验教学和竞赛型实验教学等方法在该门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多类型实验项目的开设及多种实验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课程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设计了一个综合化学实验“卟啉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通过该实验的教学,可使学生掌握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的一般方法,学习巩固紫外一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电导率仪、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的使用及谱图的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化学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3.
阴离子聚电解质保护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aBH4作为还原剂还原HAuCl4的方法,将阴离子聚电解质即聚丙烯酸(PAA)作为保护剂,成功制备了稳定性非常好的小粒径金纳米粒子.分别采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UV-vis-N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电子能谱仪(XPS)、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化学等实验方法对所制备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体系的pH和所用阴离子聚电解质聚合物链的空间位阻对金纳米粒子的稳定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该文结合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领域的研究成果,设计了器件制备和光电性能测试的综合实验。该综合实验从OLED的结构设计出发,采用先进的制备工艺,考察了不同结构对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综合实验设计涵盖了材料选择、基片清洗、真空蒸镀、掩膜技术、光电性能测试等实验内容。实验教学内容是物理、材料和化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与交叉,涉及有机电子学、材料物理、半导体器件和光电子技术等领域的知识。通过本实验可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产业技术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子化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针对传统化学实验课的诸多缺点和不足,文章介绍了厦门大学对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主要在增加趣味性实验、注重应用性实验、穿插探索性实验以及提倡微型化实验方面进行探索。实践表明,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方面已经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6.
化学实验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曲靖市部分中学的化学实验教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了解了目前曲靖市中学的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实验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本和教师的引导下,大多数中学生都比较喜欢探索化学实验;部分学校还存在实验仪器不全、缺少药品等情况,应多关注化学实验教学条件的完善;学生的实验能力影响整体的化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气相色谱-质谱的实验教学为例,介绍了近年来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探索。从实验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机制及课堂外其它教学模式开发等方面,讨论了如何增强实验特色,提升学生的实验兴趣、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逐个建设特色精品实验项目为基础,积极推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建设,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有机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化学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研究与实践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探索了通过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采用减量有机制备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区间与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为例,介绍了建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必要性,阐述了区间与车站信号自动控制实验项目设计流程,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优化共享教学资源为目标,培养和锻炼学生铁路信号系统综合分析及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实验项目卡与课程网页,建立实验预习提纲与QQ群、微信群答疑平台,开发化学综合实验APP软件,建立虚拟实验室等一系列方法来初步实现化学综合实验教学资源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实现教学资源网络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断改变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最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达到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