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充的“命”论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王充评判一切社会问题的标准。王充“命”论思想的使命和宗旨是“疾虚妄”,即对一切不符合其“命”论思想标准的随命论、社会灾变论、不颂汉论、鬼神妖论和社会风俗禁忌等虚妄现象进行声讨和批判。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尤其是“儒家三论”,即“人性论”、“修养论”、“人伦论”,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它彰显儒家人格魅力,展示儒家人性光辉,体现儒家应遵循的社会、家庭、伦理、道德秩序,具有积极的精神动力作用。并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老子“象论”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分别构成了中西古典美学的意义之发端。两在思想路向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老子“象论”及其人生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本体论和以“境界”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及其知识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西方古典美学中的“形式”本体论和以“真理”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北宋《易传》中的“寂感”说更进一步确立了其心性论的色彩,从人心之本然状态,以及心与理的关系方面,把“寂感”作为联系儒、释、道三教中心性论的桥梁和纽带,也正是在三教合流的思想背景之下,“寂感”说成为心性之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从心性论的角度确定了“寂感”说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发生论,主要有四说:一是“有德者必有言”的道德论;二是“物感说”的感应论;三是“不平则呜”的心理论;四是“文以气为主”的才气论。  相似文献   

6.
汤显祖是明代著名的戏曲家,不仅戏曲写得好,他的诗学思想也非常丰富。在发生论上,他提出‘‘士奇则心灵,心灵则能飞动”的创作理念,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提倡抒写性灵,不拘格套。在构成论上,他认为“世总为情,情生诗歌”,万物之情,各有其志。在审美论上,他有着“情理统一”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把和谐社会的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有力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合力论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的合力论思想,即“促正”、“纠反”,构建和谐社会,并构建由四大合力机制组成的合力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8.
成吉思汗利用蒙古社会传统的“长生天”思想,形成其独特的“天力论”:汗权天授;代行天职;恭行天罚;得天赞助;忠诚得天佑护。“天力论”思想是直接为忠君思想服务的。虽然它在哲学上属于唯心主义理论,但包含着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9.
周广福 《科技信息》2009,(30):I0152-I0152,I0154
慧能的佛性论思想具体体现在“明心见性”、“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性本空”、“佛法在世间”的思想之中。提倡回归人之本性,超越现实的外在世界,进入佛界的殿堂之内,不受外在教条主义的束缚,实现人性的真正解放。  相似文献   

10.
对朱熹工夫论思想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1.简要梳理朱熹格物论形成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指出朱熹在建构其工夫理论时,对“二程”的工夫论述有取有舍,凸显出朱熹工夫论思想的独特立场;2.考察朱熹“格物致知是《大学》第一义”这一重要论述,分析其在何种理论企图之下,再三强调格物在《大学》工夫程序中的首要地位;3.分析伊川“察之于身”的格物论及其与朱熹“反身穷理”之命题的理论关联,在此,朱熹已意识到居敬与穷理应当是一种“互相发”的关系;4.朱熹所言“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不是两事”之说乃是其工夫论思想的终极之论,此论意味着格物与诚意既可两立又不可分离,但这种不可分离又不具有浑然合一性。朱熹若能坚持格物致知至诚意正心乃同属“明明德之事”的立场,则格物诚意不是两事的观点始能真正落实,由此可以建构起一套义理自足的儒学工夫论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1.
陈云的农业基础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基础论在陈云经济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阐明了以农业为基础是中国经济社会运动一条最为重要的客观规律,而且奠定了陈云经济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农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农业对国民经济后相关影响规律,农村经济体制转变论,农业生产力发展论四方面,对陈云的农业基础论进行了较深入、系统地研究,阐明了研究陈云农业基础论的重要性及陈云农业基础论本身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荫棠筹藏时期的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荫棠为清末西藏新政的开拓者,是系统提出西藏近代化改革的第一人。他筹藏时期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振兴实业论,对外商战论,创办西藏银行及进行币制改革论。文章认为,张荫棠筹藏时期的经济思想,虽然在现实层面贯彻很不理想,甚至有些思想不现实不准确,但对西藏此后的经济变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西藏近代发展史上具有“开风气之先”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发展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始终的思想主题 ,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 ,他一生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也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从 60年代的“猫论”、七五年的治理整顿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无不体现着发展主体论思想 ,因此 ,正确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发展主题论思想形成历程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罗尔斯的“新契约论”的精神实质是康德主义的义务论 ,为了克服康德学说的抽象性 ,罗尔斯系统地发展了关于“合理的”和“理性的”相区分的思想。罗尔斯在康德的义务论的基础上实现的四个新的超越———对康德式的“人”的概念的消解、放弃了他曾经尝试的为其正义理论提供一种康德式的哲学基础的努力、直言不讳的承认他致力于发现的并不是普遍的正义原则、以开放形式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翻译"竞赛论"和"优势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静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4):106-109
许渊冲认为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化之间的竞赛,译应尽可能发挥译语优势,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竞赛论”与“优势论”把学翻译中真与美的关系看作一种动态变化的调整和平衡。“竞赛论”与“优势论”对忠实、真与美等问题的见解旨在使译作更接近潜在读的期待视野,这也是与翻译研究的“化转向”相一致的.实际上给中国翻译实践与理论指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尤其是“儒家三论“,即“人性论“、“修养论“、“人伦论“,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它彰显儒家人格魅力,展示儒家人性光辉,体现儒家应遵循的社会、家庭、伦理、道德秩序,具有积极的精神动力作用。并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王重阳的思想为主,对道教全真道北宗的思想,从"识心见性"的心性论、先性后命的修道论、真功真行合一的功夫论三个方面探讨,比较北宗与南宗思想的异同以及北宗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灌输论”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是被历史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灌输”不是“洗脑”,“理论灌输”也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填鸭式”的理论教学.面对当前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现实,我军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坚持“灌输论”原则,确保官兵政治立场坚定,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激励官兵自觉履行我军历史使命,践行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  相似文献   

19.
“史德”论是传统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史德”论是历代史家共同努力,不断完善,逐步形成的。在大力倡导治史,弘扬中华文明的今天,把章学诚“史德”论当作中华文明的成果之一进行分析总结,做出正确的评价,并继承发扬其主体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清初理学与宋明理学相比已具有多方面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理气论上,清代理学更强调理气无先后,把气提升到与理同等重要的地位;心性论上,认为气质是人性的重要来源,要求从气质上观性而不是像程朱理学那样从天理上观性;格致论上,强调格“事”、“物”之理,将儒家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建立在“事理”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