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娇红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两部经典的爱情悲剧,而这两部作品又都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倾向.本文阐述了两部作品在爱情之上附载的更为深广的进步意义.同时指出从悲剧主人公对待外界强制力量的态度来看,两部作品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2.
唐代是文学、宗教、艺术的鼎盛时期。晚唐时期,张彦远以其绘画理论著作《历代名画记》而成为中国古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对《历代名画记》史学价值和文化含蕴的再认识具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明王世贞赞为“长诗之圣”的《孔雀东南飞》代表了我国汉乐府民歌的最高艺术成就,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诗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也为我国悲剧美学艺术,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文学史上,描写爱情悲剧的作品难以计数,其中《孔雀东南飞》可以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以后爱情悲剧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以《孔雀东南飞》为例证,粗浅地探讨我国古代爱情悲剧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古代的小说和戏曲中是个屡被采用的题材,但是大多数作品虽以郎才女貌为爱情的基础,却最后仍以金榜题名为合法婚姻的条件,从而在本质上未能突破“门当户对”的规范;剧中主人公虽历经波折,却终以大团圆的喜剧形式告终.明末剧作家孟称舜的传奇《节义鸳鸯冢娇红记》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这一窠臼;不仅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不以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大团圆为必然的归宿,而是双双殉情而死,从而呈现出浓烈的悲剧色彩;同时还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底层人物形象娇红,赋与她以深厚的文化学内涵,从独特的角度传达了时代思潮的讯息.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书中塑造了一批十分鲜活的典型人物,其中有部分女性悲剧的命运与其在当时那种男权世界的话语权有着紧密联系。本文通过分析话语权在《红楼梦》中的重要性,探析"全失语""半失语""半语"女性与其悲剧命运,以期深入了解《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帮助读者更加透彻地了解《红楼梦》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艺术形象,这一艺术形象具有丰富的思想意义、艺术意义与美学价值,因而具有相应动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中国文学、文化、诗歌的始源,也是漫长的历史与社会形态的反映,占文学主导地位的诗歌及诗风在某种程度上主导了中国文学的方向。在中国浩瀚的文学成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对我国古典文学乃至整个古代文化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日本最早的和歌总集,是成书于奈良时代的《万叶集》,人们常把它比作中国的《诗经》。它们都是本国文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是本民族文学中一朵亮丽的奇葩。这两部诗歌总集,存在着某种亲缘性,更是可以相互媲美,遥相辉映。《诗经》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在《万叶集》中,蕴含着…  相似文献   

8.
昆曲《水浒记》改编自明代小说《水浒传》。该剧围绕阎婆息描写了两段"爱情故事",一是和宋江,一是和张文远,通过这两段被异化的爱情,展示了当时底层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爱情选择的无奈。阎婆息被异化成了商品,没有选择权,两性关系的不平等,价值取向偏向于社会价值的实现,个人情感被压抑等原因造成了阎婆息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不朽的文学著作所叙述的爱情故事,结局都是悲剧性的,虽然他们的爱情一样真挚,但因国度不同,人物生存的环境不同,性格不同,使这相同的悲剧结局里,有着不同的悲剧内涵,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也是艺术的永恒主题。而在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压制下,爱情往往带有悲剧色彩,西方文学中的爱情是在宗教氛围笼罩下的描写。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俯拾即是,“因为爱情和婚姻实质是一个民族深层文化的体现”,反过来文化背景的差异又影响、限制着一个民族的恋爱方式和婚姻习俗,决定着男女主人公对爱情与婚姻所采取的行动。本文通过英国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红字》,分析这两部爱情悲剧对民族深层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标志着中国文学史的光辉的起点和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诗经》在汉语研究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梁启超先生曾说过:“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  相似文献   

12.
《春香传》是朝鲜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它成书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与《沈清传》、《兴夫传》并称朝鲜三大古典小说。《春香传》的语言骈散结合,形式多变,极富魅力,塑造了鲜明的人物个性,体现了朝鲜民族的特色,同时融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色彩,在朝鲜文学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双红豆词》是清末周天麟专集唐人诗句写成的一部集句词集。该集由《吴船曲》和《燕台曲》两部分组成,分别记载了词人在吴地、燕地与两位年轻女子的爱情悲剧。该集不仅是专写爱情的最早的一部集唐词集,具有很强的叙事性,而且全部作品仅使用《菩萨蛮》一个词调。  相似文献   

14.
《琵琶记》作为一部悲剧,具备一个“二律背反”式的极富张力的戏剧冲突,然而,它最后的意义走向却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文本潜能不大协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它的缺憾。本文以分析《琵琶记》悲剧冲突的特性为基础,探讨了其潜在的意义导向,并进一步分析了其缺憾生成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圣经》作为一部特殊的古代历史典藉,史实记录完整、详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同时,《圣经》又是希伯来文学的集粹,在创作形式和文体表现方面呈现出多样化风格。《圣经》对欧美文学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守敬所著《激素飞清阁评碑记、评帖记》未及时出版和手稿遗失是一个悲剧,使它错过了木该属于它的时代。数十年之后它失而复得并在日、中两国刊行,又是不幸中的万幸。它是杨守敬近百部著述巾的处女作,也是书法史上第一部合之以碑帖概念为类、以金石资料为基、以书史脉络为经、以作品评鉴为纬的书学研究专著,并将考据之法引人书学,首倡“碑帖融合”书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葛宏 《科技信息》2007,(29):251-251,235
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代表着汉乐府诗的最高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堪称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的典范。刘、焦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极具高度的典型意义,他们的悲剧,历来受到人们的同情和赞颂。通过对故事当中的"遣归"这个至关重要的情节的探讨,进一步深思造成刘兰芝、焦仲卿婚姻爱情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楚辞是继《诗经》在诗学史上的又一次进步,奠定了诗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屈原书楚语、做楚声、记楚物,其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人.他的作品是楚辞作品中的经典,直接影响了汉代赋体的产生和兴盛.《九歌》作为典型的反映楚地文化和楚辞艺术的作品,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 屈原自沉汨罗,以自杀表示自己执着的追求。这是一个悲剧。《离骚》所体现的悲剧意识是现实中屈原悲剧性格和悲剧境遇的反映,是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在中国文学史上,“惊采绝艳”的《离骚》所体现的悲剧意识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永凯 《科技信息》2007,(18):180-181
被称为中国“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为世人描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仲卿与兰芝的遭遇至今令人唏嘘不已。多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是乐天的,是缺少悲剧精神的,故中国文学中缺少纯粹的悲剧,尤其是爱情悲剧更显得苍白而无力,而焦刘之爱情悲剧,无疑有力的反驳了这一论调。焦刘的悲剧根源不在其他,而在于情理之冲突,情感与伦理的冲突是中国古代社会无法调和的自在的矛盾,《孔雀东南飞》为我们明晰的展示了这一主题。从文本所展示的故事构架来看,仲卿与兰芝的悲剧是自然而然的“人生之所固有”的悲剧,故可以视之悲剧中的悲剧,是华夏悲歌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