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放卷张力系统H_∞鲁棒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印刷机放卷系统对张力控制稳定性的要求,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对放卷张力系统H∞鲁棒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和仿真验证.根据放卷系统的工作机理,建立了放卷张力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通过对系统不确定时变参数的分析,进一步对系统进行了线性化改造.在建立的放卷张力系统模型基础上,利用LMI方法进行了H∞鲁棒控制器的设计,并对控制器的抗干扰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利用LMI方法可以较容易地实现放卷张力系统的鲁棒控制.由于LMI控制器的设计具有不需要权函数和自动优化控制器参数,以及通过极点配置能够满足性能要求等特点,因此在参数时变和外部扰动情况下,可以保证放卷张力系统的渐进稳定性,并且可使系统性能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2.
根据PET涂覆机生产过程中薄膜收卷系统的非线性与大时变特点,分析了张力锥度与收卷速度、卷径及转矩变量之间的动力学关系,设计了薄膜连续收卷的锥度张力控制系统。基于速度差的间接张力模型实现张力控制,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PI控制策略控制收卷电机转速并对张力实时补偿。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对PET涂覆机复卷张力系统的动态响应和稳态张力精度比原系统明显改善,解决了薄膜收卷系统张力控制难题。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PET涂覆膜复合卷取工艺及控制系统组成,针对多段式张力控制,以独立调节和分段控制的策略对各段张力执行电机实行转矩与张力协调控制。建立放料—牵引—收卷各分段张力的数学模型,选用S7-300 PLC作为核心控制器,电流型矢量变频器和低惯量变频电机组,位置(压力)传感器构成高精度的位置闭环控制系统;利用涂布辊与复合辊驱动电机之间的转差,实现无张力传感器的间接张力控制。系统适用于厚10~100μm、宽度2 000 mm的PET薄膜复合工艺,最高涂布复合线速度为120 m/min。实际运行证明:新系统运行稳定,张力与速度控制精度高,动态特性完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4.
放卷张力系统解耦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凹版印刷机放卷系统对张力控制稳定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利用自抗扰控制( ADRC)技术来设计张力解耦控制器的新方法.根据放卷系统的工作机理,建立了放卷张力系统的非线性耦合数学模型,用ADRC方法推导了张力系统的解耦模型,得到了系统阶数和静态解耦模型.在放卷张力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利用ADRC技术对放卷系统的张力解耦控制器进行了设计.控制器内部鲁棒性和抗干扰性能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ADRC解耦控制器可以较好地实现系统的解耦,并具有比传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更好的内部鲁棒性和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5.
在转移式涂布放卷机工作过程中,纸张需要恒定的张力。放卷张力不稳定会给后级张力造成干扰,出现走纸不稳。此情况极易使纸张出现皱褶、涂料不匀而成为废品。针对以上情况,分析了转移式涂布纸加工过程中放卷电机的工作性能,给出了一种线速度协调式恒张力控制系统模型,提出了由PLC和西门子6RA70直流电机调速器对系统的实现方法。系统利用6RA70自带的S00软件完成控制系统的计算,使系统结构更简单,放卷张力稳定。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卷绕体带材加工生产线的张力组态测控仪及其组成原理和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并针对放卷及收卷过程中卷径的大范围变化,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控制加平稳变结构的综合控制策略.该仪表适用于放卷恒张力控制、进给恒张力控制、牵引恒张力控制及收卷变张力控制,且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轮转胶印机放卷张力控制问题。针对放卷张力常规PID控制动态性能不高问题,在分析放卷受力基础上,推导了磁粉制动器的数学模型,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Smith预估补偿模型,对磁粉制动器纯滞后进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Smith预估补偿PID控制系统阶跃响应上升时间为1.56 s、超调量为10.2%、调节时间为4.2 s。采用Smith预估补偿克服稳定性差、响应慢的不足,提高了系统控制品质,为纸带放卷张力在印刷中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卷绕是极为关键的一道工序。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稳定,卷绕过程中不能产生弯折、褶皱,甚至断裂。电池型号不同,适合的卷绕方式不同,最适合的卷绕方式可以根据卷芯成品外半径来确定。首先,把电池卷绕层作为薄膜材料,在卷绕张力的约束下对卷芯的本构方程进行分析,得到平面应变状态下卷芯内r处的环向应力分布函数和径向应力分布函数;进而得到卷绕n圈完成后,卷芯内任意r处的环向应力和径向应力。根据卷绕张力的类型,对不同卷芯外半径下的环向应力进行算例分析,从而得到适合不同卷绕外半径的卷绕方式。随着卷绕外半径的不断增大,恒卷绕张力和锥度卷绕张力逐渐不适合电池卷芯的卷绕,因此提出了全新的抛物线型卷绕张力和复合型卷绕张力。动力电池卷绕完成后,电池卷芯经卷绕产生的应力相当于对电池施加的预应力,从而对动力电池的使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双向拉伸尼龙薄膜收卷的机理,收卷张力和压力对BOPA薄膜收卷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YS-620B 型组合式轮转印刷机是多工位式凹版轮转印刷机,适用于各种塑料薄膜的多色彩、多层次印刷,也适用于塑料编织布及纸类的印刷。整机配有:套印粗、精调整机构,压印启牌复位装置,反印机构,微机张力控制机构,双送料卷双收料卷装置,可作不停机换料的连续生产,还配有印刷数量自动计数,节能电热烘干等装置。FQ-1000型分切机具有集成度高,可靠性强,集放卷恒张力控制,收卷恒张力控制,光电自动纠偏,红外线长度计数和自动减速停车等功能。本机机械部份制造精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可靠,成品卷紧度均匀,端面平整,是分切各种  相似文献   

11.
带钢打滑及对拉矫机延伸率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带钢在张力辊受力条件的分析,详细解释了带钢在张力辊上打滑的机理,并据此研究了拉伸弯曲矫直机延伸率损失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有张力或位置传感器的恒张力控制系统存在机械复杂、动态性能差、因配套机械引起的张力波动大等缺点,研制了一种无传感器的恒张力控制系统。建立卷径模型、张力观测模型和张力调节模型,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电流型矢量变频器与收卷电机构成高精度位置闭环控制系统,利用两台电机间的转速差间接实现张力控制。该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张力控制方便的优点。将新系统运用于无碳复写纸的分切加工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贝雷岩心开展三元体系界面张力与驱油效果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三元复合体系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越低,界面张力下降速度越快,超低界面张力作用时间越长,化学驱提高驱油效率越高。提出用超低界面张力作用指数S作为评价复合体系界面张力性能的指标,建立超低界面张力作用指数与驱油效率的关系式,得出体系界面张力和驱油效率均满足现场实际要求的复合体系的标准为S1 000。  相似文献   

14.
以某拱梁组合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吊杆张拉程序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分析表明:对称依次张拉会造成局部应力过大,但若根据结构受力情况,分次、逐级张拉,则可显著降低结构在张拉过程中的应力,保证结构的安全;对称交替张拉可以使结构在张拉过程中内力分布更均衡,对结构安全有利,在张拉设备等条件允许时可以考虑一次张拉到最终吊杆力。对这两类吊杆张拉程序在张拉施工中结构安全性的研究,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假单胞菌S-7菌株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糖脂和脂肽表面活性物质,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236mg/L,可以将水的表面张力由72mN/m降到29.7mN/m,油水界面张力由30mN/m降到1.3mN/m。发酵液在不同的温度、pH和矿化度条件下,具有稳定的表面活性。发酵液可以乳化原油,使原油的粘度降低86.95%。研究表明,表面活性物质是S-7菌株在微生物采油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冷轧卷取机张力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指出动态张力模型是一个惯性环节,而且随着不同的工艺状况其模型参数也在变化,针对变参数模型,采用变参数的调节器才能维持张力系统动态响应特性不变.为此提出了基于确定性模型,并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变化的参数,在工程最佳指标下去在线调节PI调节器参数,从而使控制系统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维持工程最佳性能指标,达到最优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单锚泊船走锚机理的分析,提出一种利用测力传感器测定锚链张力的,对锚泊船进行走锚预报,并可连续监测抛锚和起锚全过程锚链的受力情况,以判断锚是否抓底或离地,可大大提高锚泊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接触角法计算固体表面张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体表面张力的测定始终是表面科学和工程领域中的热点问题。综述了Young方程推出以来基于接触角法计算固体表面张力的各种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形成的假设条件及在计算固体表面张力时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比较了不同方法计算固体表面张力的值的特点,最后指出当前研究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干热和湿热两种条件处理二醋酯长丝(松弛和张紧状态),分析处理温度、负荷和时间对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松弛干热处理后,二醋酯纤维的拉伸性能改善不明显;张紧干热处理中,纤维拉伸性能的改善主要取决于处理温度和负荷;松弛湿热处理后再经张紧干热处理,纤维的拉伸性能改善程度较相同条件下的单一张紧干热处理大.  相似文献   

20.
黄梦涛  马晶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5):4404-4407
以无轴传动在印刷中应用为背景,系统对卷绕过程中张力变化的一般规律进行研究,并建立数学模型。为了实现恒张力控制,系统引入PFC算法,分别用PFC控制算法和PID控制算法实现无轴传动中恒张力控制系统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无轴传动这样的多变量、参数时变、速度-张力强耦合系统中,PFC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PID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该仿真系统为搭建实际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