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含有外源几丁质酶编码基因的重组菌株——巨大芽孢杆菌B13011和B13012进行了小麦根际定殖能力,平板抑真菌能力和盆栽防病试验。两重组菌株均能在小麦根际及根内成功定殖;在盆栽条件下,对小麦全蚀病、小麦纹枯病、棉花立枯病、棉花枯萎病四种真菌病害的防效与受体菌B1301相比达显著性差异(P=0.05,LSR测验),其中B13011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到了81.61%。两重组菌株均能提高受试作物的生物量,其中B13011提高棉花的生物量达39.40%。  相似文献   

2.
以生防细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reus)0-9菌株为试材,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敲除中性蛋白酶编码基因nprB,构建基因缺失突变体ΔnprB,测定了野生型0-9及其突变体ΔnprB的胞外蛋白酶产生能力和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oni)的拮抗能力.结果显示,相对于野生型菌株0-9,ΔnprB产胞外蛋白酶能力下降,但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能力没有改变.盆栽实验测定两种菌株在绿豆根际的定殖能力和对绿豆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突变体ΔnprB的定殖和生防能力均低于0-9菌株.上述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0-9能够通过中性蛋白酶的作用促进其在绿豆根部的定殖借以持续发挥生防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三亲本杂交方法成功地用发光酶基因 lux AB标记荧光假单胞菌 ( Pseudomonasflu-orescens) AS1 .86 7- L和 3 - PHB菌株 ,获得的标记菌株 AS1 .86 7- L和 3 - PHB- L在不同的条件下能稳定发光。将 AS1 .86 7- L和 3 - PHB- L制成固体微生物接种剂 ,并利用土壤微缩系统将其接种于小麦 ,研究它们在小麦根际的定殖动态和散布规律。结果发现 ,二株标记菌株在灭菌土壤上的定殖水平高于不灭菌土壤 ,在垂直方向上定殖主要发生于 0~ 8cm根段间 ,且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接种菌株在第 7天之前就已达到最高定殖水平 ,在每克根的初始接种量为 2 .3 2× 1 0 8cfu时 ,第 7天的灭菌土壤中 AS1 .86 7- L和 3 - PHB- L的根际菌数分别为 9.6 7× 1 0 6cfu和 6 .90× 1 0 6cfu,不灭菌土壤的根际菌数为 1 .41× 1 0 5cfu和 7.71× 1 0 5cfu。随着时间的延长 ,定殖数量均明显降低 ,3 - PHB- L在 40 d后就已无法检测到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 B44和Bacillus subtilis S37在棉花上的定殖能力与防病效果的关系,为更合理的施用芽孢杆菌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Spizizen法将质粒PGF4412分别转化到2株芽孢杆菌中进行绿色荧光标记,研究不同浓度的抗性筛选平板对转化率的影响,将标记的菌株施用到棉苗根部观察其在根上的定殖量,同时将不同浓度的菌株接种到棉苗上,测定其对棉苗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当氨苄青霉素终浓度为15μg/mL时芽孢杆菌B.atrophaeus B44转化率最高,且假阳性较低,而B.subtilis S37的终浓度为20μg/mL。施用GFP标记的芽孢杆菌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这2株菌仅在棉苗根表定殖,不能定殖于棉苗根内部。且初始接菌量越高,2株菌在土壤中及棉苗根表的定殖量越高。其中B44在最大初始接菌量时对棉苗立枯病的防效最好,S37在初始接菌量为1×10~8 CFU/g时,对棉苗立枯病的防效达到51.7%。B.atrophaeus B44和B.subtilis S37可在棉苗根表定殖,且定殖量与棉苗立枯病的防效密切相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普可尼亚厚垣菌生物防治应用价值的室内初步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株普可尼亚厚垣菌(Pochonia chlamydosporium)的产厚垣孢子能力、在植物根际的定殖能力、分生孢子对土壤抑菌作用的敏感性及真菌对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的固定率等10项评价指标的测定,初步评估了这8株普可尼亚厚垣菌对线虫的生物防治潜力.结果表明366及284菌株各项指标均优于其它菌株,可以作为研制线虫生防制剂的出发菌株.此外,对普克尼亚厚垣菌的室内生防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植物促生菌对燕麦初生苗盐分胁迫下的促生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日益盐渍化耕地的作物抗盐性,从盐生植物根际土中分离得到4株含ACC脱氨酶的植物促生菌(PGPR),并在限菌条件下考察其对燕麦初生苗盐分胁迫下的促生效应.结果表明,随盐分的升高,促生作用增大.在10 g/L NaCl盐分胁迫下,4菌株对燕麦初生苗均表现出显著的促生效应,但以假单胞菌属S1最显著,其根长、根鲜重和根干重比未接菌对照分别增加137.2%、138.1%和96.2%.4株PGPR的ACC脱氨酶活性与植物生长参数(根长、根鲜重、根干重和下胚轴长)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0.93).接种含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可以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经济实用的盐渍化土壤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7.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抑菌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稀释平板法,从健康棉花根部土壤中分离得到细菌、放线菌及真菌分离物1723个。通过室内平板筛选获得25株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温室盆栽防治黄萎病实验结果表明:3株拮抗细菌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中表现较好的防病效果,其中868菌株的防治效果为67.3%,3个拮抗细菌对病原真菌棉花枯萎菌、立枯丝核菌、番茄叶霉病菌、大豆黑斑病菌、大麦条纹病菌、大豆疫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谱较广。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表面消毒后涂布平板的方法,从开封郊区不同品种的45份健康小麦根系内分离获得105株小麦内生细菌.采用种子包衣法,在小麦活体上测定了内生细菌对小麦黄斑叶枯病的生防效果.其中,菌株T-7生防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53.41%.综合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分析等方法对T-7进行鉴定,结果表明,T-7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定殖能力测试表明,T-7在小麦根部可以长期定殖.处理30天后,该菌株在小麦根部的菌落形成单位仍达到3.4×104 CFU/g roots.  相似文献   

9.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是一类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生理指标和防治植物病害的天然土壤细菌.PGPR可通过固氮、溶磷、分泌铁载体、产生植物激素、分泌抗菌物质和诱导系统抗性等,来发挥直接作用机理和间接作用机理.PGPR菌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有机肥的使用,在辣椒栽培中施用PGPR可显著提高辣椒植株体内的氮、磷、钾含量,从而提高辣椒植株的株高、根长、干重和鲜重.利用PGPR菌剂对辣椒进行灌根处理可有效防治辣椒病害和提高辣椒产量.该文论述了植物根际促生菌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辣椒田间栽培中的应用,并探讨了PGPR作为生物菌剂防治植物病害的应用潜能,可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促生根际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bacteria菌(简称PGPR),是一种能够促进植物生长、防治病害、增加作物产量的微生物.本试验引进PGPR菌种资源技术,以黄瓜的生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促生根际菌(PGPR)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中采用的两种促生根际菌假单胞细菌(Pseudomonas putida)和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对黄瓜生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