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关乎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是关键。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文化存续断层、文化发展滞后、文化传承无力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以文化强村战略为核心,坚持文化强村战略、经济强村战略、人才强村战略以及生态强村战略的有机统一,促进乡村文化健康顺利发展,为新时代乡村建设铸造灵魂。  相似文献   

2.
农家书屋承担着推动乡村文化传播和文明共享的社会职责,在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增强农民文化自信,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显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家书屋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书屋使用率有待提高、藏书结构不尽合理、数字阅读对农家书屋造成严重冲击。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有必要从农民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提高农家书屋的服务质量,创新农家书屋的服务职能,拓展农家书屋的资源渠道,以助推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金龙 《创新科技》2019,19(9):80-87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七大战略之一,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城镇化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本文以郑州市为例,研究城镇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结合2011—2018年《郑州统计年鉴》、2018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从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发展、文化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5个方面,分析郑州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提出了"逆城镇化"、土地有效利用和空间用途管制、文化建设、生态保护、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粮食行业高校作为我国粮食行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是实现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分析发现粮食行业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还存在思想站位不高、服务能力不强、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分析认为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推广、粮农技术服务和文化传承传播是其核心功能。粮食行业高校可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深校企多元育人合作、增加双师队伍建设力度和大力弘扬工匠文化传承的方式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实现国家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见效为乡村文化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乡村文化产业价值意蕴深厚,彰显经济、生态、文化“三位一体”的价值追求,赋能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立足新发展条件,充分挖掘我国乡村文化产业的价值意蕴,合理应对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要求,必须坚持好“党政引领”“优化资源配置”“保护开发并行”“特色性和多元化相结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产业现代化、生态环境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治理现代化、生活现代化五位一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经济在繁荣发展的同时,城市的发展水平与农村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条件、教育环境以及生态环境方面与乡村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农业农村农民健康稳定的发展是国家能够持续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着国家战略的实现。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滞后性,还有一系列必须面临的难题。分析和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更好、更快、更高效地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选择和实现途径,而全面共同富裕则是高质量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图景。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至今,我国已在乡村品质提升方面取得卓著成效,但囿于乡村地区长期存在产业粗放化、人才空心化、文化荒漠化、生态零散化、组织碎片化等桎梏,制约了乡村振兴向更高质量的发展转变。因此,持续推进高质量的乡村振兴需要从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出发,厘清其内涵特征和战略目标,坚定推进乡村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领域高质量的整体性振兴,方能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的美好图景,促进全面共同富裕战略取得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8.
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保障。目前,农村社会中还存在一些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不相适应的思想道德问题。对此,应立足于农村实际,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是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新型城镇化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持,乡村振兴能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升内核驱动力。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农村人口加速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农村产业基础薄弱等。应从城乡融合发展的高度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建设,消除城乡融合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障碍,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加快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加快补齐发展短板,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挥好先行保障作用。因此,甘肃省在加快推进全省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把“四好农村路”作为建设重点,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主要从农村公路与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物流发展、农村公路持续绿色发展、提高农村公路建设品质等方面进行提升,支撑甘肃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1.
2020年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工作全面铺开,整体进展良好。但在实践工作中,乡村振兴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型仍然比较滞后。考虑到我国当前乡村发展转型阶段的复杂性和乡村振兴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高质量乡村振兴势在必行。高质量乡村振兴需要以高质量发展要求为指引,遵循乡村空间配置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产业发展规律,走以人为本、提质增效、绿色引领的新时期乡村振兴之路。“十四五”时期,以人为本方面的重点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基层干部能力建设,提质增效方面的重点是提高农村产业质量和农产品流通效率,绿色引领方面的重点是生产投入技术改造和建立村庄规划绿色指引。  相似文献   

12.
推动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与发展是乡村振兴进入新阶段的内在要求.运用因子分析工具对安徽省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状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表明,安徽省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结构和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投入.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大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高职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的阵地,在服务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深入调查当前高职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情况,全面掌握现状、存在问题,分析不足和短板,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提升的措施,有效促进高职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乡村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风文明建设关键在于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乡风文明建设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推进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和提高社会治理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乡风文明建设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着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性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及村村间不平衡诸多难题.为此需要从资金投入、制度建设、人才建设、硬件条件建设等方面探寻破解之策.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研究乡村振兴战略,文章运用自然辩证研究方法,阐述了当前“三农”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近五年的粮食生产总值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过程中,要明晰乡村振兴的内涵与意义,尊重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关系,重视我国“三农”发展的真正需求、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重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建设农业强国,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6.
组织兴则乡村兴,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党组织振兴。黔西南州在乡村党组织建设方面探索出不少成功经验,但仍存在不足。进一步探索乡村党员干部首创精神和“头雁”作用,实现“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教育与人才振兴→文化与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动力”循环机制建构,奋力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构建优良的乡村景观风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必备条件。如何提高乡村场所的辨识度,重塑具有特色的乡村“场所精神”,如何加强人们对乡村环境的认同感和对故土老家的归属感,是推进乡村振兴和保持乡村村落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场所精神”理念,以乡村自然生态为底色,以乡村文化内涵为基调,基于对南阳市宛南部分乡村进行实地调研的情况,对相关乡村景观风貌的保护与复兴提出可行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使乡村能够彰显优美环境、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村记忆。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关系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乡村振兴视域下,通过诠释农村信用体系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层面的价值内涵,剖析农村信用体系在信用理念教育、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方面的现实困境,了解现阶段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不足,明确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优化路径。为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部署,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完善信用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宣传教育,凝聚信用共识;在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共商共建;以“三农”为中心,明确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经济社会平稳、共同富裕等多项国家发展重大方针战略,是关系国计民生及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普及现代农业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及传播先进的经营销售理念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职业院校具有贴近“三农”、学科门类齐备及培养体系健全等先天优势,与乡村振兴具有较高的契合度,能够成为乡村振兴强有力的推手。职业院校可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三个方面发力,探索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职业院校应以问题为导向,以“产学研推”的产业联盟为平台,实施“四体融合”科技赋能模式,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法治乡村建设是深化农村社会改革的基本保障,是中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当前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目前,我国乡村治理的传统因素影响了法治乡村的建设速度,乡村治理水平的不均衡阻碍了法治乡村建设的发展进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依法治国迫切需要解决农村依法治村这一社会性矛盾,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涉农领域立法,规范涉农行政执法;强化乡村司法保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法律文化品质;积极推进城乡依法治理,加强农村“数字法治”网络智慧型司法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