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汉大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维汉大中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进行跨文化的验证。方法:分层随机抽样3000名维汉大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进行调查,量表由33项构成,除了评定主观幸福感,本量表还通过将其内容组成6个分量表从而对幸福感的6个因子进行评分。这6个因子是:①对健康的担心;②精力;③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⑤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⑥松弛与紧张(焦虑)。结果:获得有效问卷2547份。维汉民族比较,在GWB及其六个因子得分上,均有民族差异;在GWB得分上,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具显著性(P0.05);ANOVA分析随着年级的升高主观幸福感及其六个因子的得分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在GWB及6个因子上,城市学生都高于乡村学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教师心理资本、工作压力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心理资本问卷与综合幸福问卷对某高校104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龄、学历、职称、教龄、岗位等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教师心理资本自我效能、乐观、坚韧性三维度在年龄、学历、婚姻状况、教龄、岗位等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只有希望维度在职称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教师总体幸福感只有在性别变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年龄、学历、职称、教龄、岗位等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教师主观幸福感在学历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龄、年收入、职称、教龄、岗位等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4)大学教师心理资本自我效能、希望、坚韧性三维度与总体幸福感之间有显著正相关,说明心理资本对幸福感有显著预测力,心理资本对幸福感有积极影响;大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教学、学术科研、工作负荷、组织功能维度)与总体幸福感之间有显著负相关,表明工作压力对幸福感有消极影响。结论: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对大学教师幸福感有一定影响,适当缓解工作压力,发展心理资本有助于提高教师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初中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四川南充某中学的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及主观支持、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在主观幸福感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显著;在社会支持及其主观支持维度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极其显著;在社会支持、主观支持上年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选取300名全日制本科生,采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中国修订版(GWB)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现状,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提供一些建议.结果表明,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性发展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性发展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晋中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对晋中市230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晋中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在性别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与家人共同居住的老年人比独自居住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更强,双方差异非常显著;初中及初中以上学历的老年人比小学及小学以下学历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更强,双方差异非常显著。研究表明,晋中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总体较好,但存在较为显著的居住方式、学历差异,应重点关注独居、低学历群体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并通过国家和社会、家庭成员以及老年人自身的努力,让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与工作满意度量表相匹配抽样调查,探讨凉山彝区彝、汉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为有效了解该地区教师心理现状与生活质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凉山彝区教师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偏低,但彝族教师高于汉族教师;该地区教师工作满意度中等偏上,且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说明凉山彝区彝、汉教师间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差异,研究发现传统文化信仰、民族归属感、工作成就感等是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的现况,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模式的建立提供依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泉州市207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使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现况调查。结果表明:泉州市新生代农民工总体支持与全国总体支持差别不显著;且总体支持与主观支持维度的相关性最高,但与对支持利用度的相关性最低;而不同性别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总体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的总体支持高于男性;外出打工时间不同或是学历不同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对支持利用度方面分别存在显著差异,且打工时间在两年以下、初中以上学历的新生代农民工对支持利用度较高;来自于福建省内新生代农民工的支持利用度和总体支持高于来自福建省外的,且差异显著;新生代农民工的打工月收入越高,他们的主观支持、总体支持高于打工月收入相对较低的,且差异显著。结论:新生代农民工在性别、外出工作时间、学历、籍贯、打工月收入方面的社会支持某些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观察针对性的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4例,采取数字表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57)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57)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两组患者护理后6个月的主观幸福感指数均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6个月的主观幸福感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心理状态、焦虑心理状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护理是运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中卓有成效,较常规护理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云南部分地区育儿期父母主观幸福感状况。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对400名育儿期父母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进行测评。结果:育儿期父母在满意度、积极情感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育儿期父母城乡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育儿期父母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得分在性别、城乡差别、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人际关系、经济收入组别上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调查的结果看育儿期父母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应建造良好和睦家庭氛围,提高这时期父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个人属性即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收入和职业阶层等与幸福感关系紧密,温州市的调查数据显示:第一,居民的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不同属性的居民存在一定差异;第二,个人属性对于幸福感的影响不尽相同,性别、婚姻状况、学历比年龄、收入、职业更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第三,影响人们幸福感的因素是复杂的,因而提升人们的幸福感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的现况,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模式的建立提供依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泉州市207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使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现况调查.结果表明:泉州市新生代农民工总体支持与全国总体支持差别不显著;且总体支持与主观支持维度的相关性最高,但与对支持利用度的相关性最低;而不同性别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总体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的总体支持高于男性;外出打工时间不同或是学历不同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对支持利用度方面分别存在显著差异,且打工时间在两年以下、初中以上学历的新生代农民工对支持利用度较高;来自于福建省内新生代农民工的支持利用度和总体支持高于来自福建省外的,且差异显著;新生代农民工的打工月收入越高,他们的主观支持、总体支持高于打工月收入相对较低的,且差异显著.结论:新生代农民工在性别、外出工作时间、学历、籍贯、打工月收入方面的社会支持某些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缓解大学生心理危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家庭关怀度指数(Family APGAR index)、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某学院2个校区的429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月生活费用、不同性格类型及是否打算从事本专业工作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得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关怀度、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性(p〈0.01),而对学校满意度、对本专业满意度、学习成绩、对本专业就业前景态度、与舍友关系、朋友的多寡呈负相关性(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家庭关怀度指数、对学校满意度、学习成绩、对本专业就业前景态度、朋友多寡、对本专业的满意度和与舍友关系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作用。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家庭关怀度指数、与舍友关系、朋友多寡及对本专业满意度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采用SCL-90、总体幸福感量表(GWB)、防御方式问卷(DSQ),辅以访谈法对162位高职贫困生的心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贫困生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均低于非贫困生,幸福感量表总分高于非贫困生;贫困生较非贫困生更多采用升华、否认两种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运用苗元法编制的《综合幸福问卷》(MHQ),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商丘职业技术学院15个专业200名教师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被调查的高职教师幸福感指数均分4.59分,标准差1.15,低于中值5分。说明高职教师幸福感水平中等偏下;(2)不同年龄、不同职称教师幸福感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学科教师幸福感各维度得分无显著差异。结论:高职教师幸福感水平中等偏下水平。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对贵州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抽样调查,探讨影响贵州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原因,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城市大学生在总体和各分量表上的平均分都高于农村大学生。另外,在总体主观幸福感及其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S)、松弛与紧张(RT)两个因子上,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还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陈琴  姜琳 《科技资讯》2009,(2):205-205
目的考察高职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个人评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WB)、个人评价问卷(PEI)对680名高职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个人评价都比较高,男女被试在主观幸福感、个人评价的某些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主观幸福感和个人评价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结论高职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个人评价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周玮  张斌才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6):91-92,101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袁(GWB)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袁(EMBU)对149名在校高职生进行集体测试。结果表明:高职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性别对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无显著影响;独生子女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父母温情理解的教养方式与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父母拒绝、否认严厉惩罚的教养方式则与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留守家庭环境对未成年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农村200名初中留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家庭中成员间的亲密度和矛盾性是影响学生总体幸福感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多沟通、多见面能提高成员间亲密度,有效解决成员间矛盾,增加留守孩子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5.12汶川地震一年后灾区教师的幸福感与抑郁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Beck抑郁问卷对四川省极重灾区、重灾区、一般灾区的750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灾区教师的总体幸福感水平偏低,幸福感总分得分率仅有44%,有37.5%的教师有轻度抑郁、9.7%教师中度抑郁、7.7%教师重度抑郁;2)性别、年龄对教师幸福感无显著影响,学部、受灾级别、受损程度、社会支持、工作状态对教师幸福感有显著影响(P<0.05);3)性别、学段、受灾级别、损失程度对教师的抑郁水平不存在显著影响,年龄、社会支持程度、工作状态对抑郁有显著的影响(P<0.05);4)不同幸福感水平的灾区教师在抑郁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低分组抑郁总分显著高于中等组和高分组,中等组抑郁得分显著高于高分组.总体幸福感各个维度及总分与抑郁有显著的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后发现,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与紧张与抑郁有显著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灾区教师的幸福感水平偏低,54.8%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社会支持能提高灾区教师幸福感水平、降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的一种重要的态度,是指个体在自身所确定的标准的基础上对其整体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反映了人们对生活总体的满意程度。对中小企业青年员工主观幸福感现状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小企业青年员工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且在不同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差异。因此,中小企业应从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公平的薪酬福利制度等方面提升青年员工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