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间苯二甲酸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了1种新型烷氧基偶氮苯-喹啉化合物(E)5-[8-(十六烷氧基)喹啉-5-偶氮]-1,3-苯二甲酸二乙酯,通过IR、UV-Vis和1 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反-顺异构化和发光性能.目标化合物(2.0×10^-5 mol/L的DMF溶液)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398nm处的偶氮苯-喹啉结构K带π-π*跃迁吸收峰及267nm处芳香环的B带π-π*跃迁吸收峰逐渐减弱,光照7min后达到光稳态.目标化合物(2.0×10^-5 mol/L的DMF溶液)以312nm光激发下,在418nm处发射蓝紫色荧光.  相似文献   

2.
以间苯二甲酸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烷氧基偶氮苯-喹啉化合物5-[8-(丁氧基)喹啉-5-偶氮]-1,3-苯二甲酸二乙酯(5a)和5-[8-(辛氧基)喹啉-5-偶氮]-1,3-苯二甲酸二乙酯(5b),通过IR、UV-Vis、1 H NMR和MS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利用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反-顺异构化和发光性能.目标化合物5a和5b(2.0×10-5 mol/L的DMF溶液),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400nm处的偶氮苯-喹啉结构K带π-π*跃迁吸收峰及267nm处芳香环的B带π-π*跃迁吸收峰逐渐减弱,光照6min后达到光稳态.目标化合物5a和5b(2.0×10-5 mol/L的DMF溶液)均以311nm光激发,分别在420,418nm处发射蓝紫色荧光.  相似文献   

3.
基于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了β-环糊精对4,4′-二羟基二苯乙烷的包结行为.结果表明,4,4′-二羟基二苯乙烷经包结后其紫外吸收有所增加,吸收峰红移了2~3 nm;红外特征峰被β-环糊精不同程度掩盖且特征吸收峰不同程度地发生一定的偏移;荧光强度随β-环糊精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β-环糊精与4,4′-二羟基二苯乙烷形成稳定的1∶1包结物,包结常数为7.82×103L.mol-1;PM3优化后包结物的构型为4,4′-二羟基二苯乙烷分子部分进入β-环糊精空腔,模拟包结物的稳定化能为-59.13 kJ.mol-1.  相似文献   

4.
目前,偶氮化合物是最为常见的一类染料化合物.本文以4,4'-二氨基苯磺酰替苯胺(DASA)、2,6二甲基苯酚为原料,通过重氮化、偶合反应制得一种新型偶氮化合物4,4'-二(3,5-二甲基-4-羟基1-偶氮苯)苯磺酰替苯胺.研究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优化了实验条件,最终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时间50 min,温度0~5℃,pH为9.此条件下产率高达82.5%.最后用IR、HR-MS、1 H NMR和13C NMR证明产物4,4'-二(3,5-二甲基4-羟基-1偶氮苯)苯磺酰替苯胺被成功合成.  相似文献   

5.
以间苯二甲酸为原料,经过多步合成了1种含偶氮苯和1,3,4-噁二唑基团化合物5-[4-(十六烷氧基)苯基偶氮-]1,3-苯基-二-(1,3,4-噁二唑硫基)乙酸甲酯(8),利用IR、UV-vis、1 H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该化合物四氢呋喃溶液紫外光谱中,偶氮苯结构K带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60nm,摩尔吸光系数ε为27 476L.mol-1.cm-1.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偶氮苯基团发生反-顺异构化,照射5min后达到光稳态,光稳态时偶氮苯基团光致反顺异构化速率常数kp为1.338 9min-1,反式异构体转化效率R为80.95%,顺式异构体比例Y为84.99%,光稳态时偶氮苯K带最大吸收波长由360nm蓝移至326nm,将其置于暗室中,35h后恢复到光照前状态.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1种新型侧链含有偶氮苯(喹啉)结构的预聚物(pre‐LPOXD ),利用POCl3关环得到新型含1,3,4‐噁二唑结构聚合物(LPOXD),通过 FT‐IR、1 H NMR、TGA、UV‐vis和荧光发射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re‐LPOXD和LPOXD质量损失5%的温度分别为223和241℃;pre‐LPOXD(3×10-5 g/mL的NMP溶液)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266 nm处芳香环B带π‐π*跃迁和383 nm处偶氮苯(喹啉)K带π‐π*跃迁吸收峰逐渐减弱,光照6 min后达到光稳态;在361,360 nm光激发下,pre‐LPOXD和LPOXD分别在407,462,410,453 nm处发射蓝紫色荧光。  相似文献   

7.
用乙腈、乙醇、苯、肉桂醛、正丁醛等合成了新的化合物2-戊烯-4,6-二((1-苯基)-1,3-丁二烯基)-1,3,5-均三嗪,并通过IR和H NMR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其荧光光谱图表明:在328 nm的紫外光激发下,此化合物在425nm处能发出很好的蓝光,恰好是有吸收、转化光能作用的叶绿素a的主要吸收峰之一,此化合物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蓝光光转换剂添加到聚乙烯中应用到农膜上,从而很好的利用光能。  相似文献   

8.
在一种仿G蛋白耦合型信号转导的人工超分子系统中引入一类偶氮苯结构的化合物,用来模拟跨膜受体。以苯胺为原料,合成几种人工受体中间体-偶氮苯化合物,选取其中4,4’-二羧基偶氮苯与谷氨酸甲酯(GluOMe)进行连接,得到一种氨基酸甲酯偶氮苯衍生物(Azo-AAOMe),并对其1H NMR谱进行了研究。核磁谱图显示,所合成的化合物正是预期产物。  相似文献   

9.
以间苯二甲酸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了1种新型烷氧基偶氮苯化合物5-[4-(十六烷氧基)苯基偶氮]-1,3-笨二甲酸二乙醋.用FT-IR,UV-vis、1 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3.24×10-5 mol·L-1四氢呋喃溶液)紫外光谱K带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53 nm,摩尔吸光系数ε为23 950 L·mol-1·cm-1.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该化合物发生反-顺异构化,光照8 min后达到光稳态,K带最大吸收波长蓝移至311 nm,将其置于暗室中,40 h后恢复到光照前状态.光稳态时偶氮发色团反-顺异构化转化效率R为86.19%,顺式异构体的比例Y为90.5%.  相似文献   

10.
以3-羟基-4-硝基苯甲酸和1-溴代十四烷为原料设计合成了功能分子2,2′-二十四烷氧基-4,4′-二-羧基-偶氮苯,通过1H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了该化合物及其中间产物的结构.该化合物的合成扩展了偶氮分子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1.
通过1,10-邻菲啰啉二亚胺配体和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双膦配体合成了二亚胺-双膦混合配位铜(I)的配合物.采用X线单晶衍射法测定该配合物的结构,对其进行核磁共振氢谱的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1个铜原子与2个氮原子、2个磷原子配位形成的单核配合物;紫外光谱表明配合物在267 nm和393 nm处有2个吸收带;磷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发光峰位于577 nm处,在固体状态下发光性能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新的1,2,4-噻二唑衍生物:N-1-萘基-[1,2,4]-噻二唑-[2,3]并吡啶-2-亚胺,分子式C16H11N3S,相对分子质量277.34,熔点192-193℃。用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质谱、元素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化合物在几种常见有机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化合物在374nm处发射荧光。  相似文献   

13.
从季戊四醇出发,合成了二溴新戊二醇。并利用二溴新戊二醇与对二甲胺基苯甲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合成得到4-(2,6-二氧杂-4,4-二溴甲基环己基)-N,N-二甲基苯胺,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单晶X-射线衍射法、质谱、红外吸收光谱技术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天门冬糖蛋白AG-b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G_b为40%丙酮沉淀的天门冬糖蛋白级份,它的β-消去反应产物在243nm有紫外吸收峰,表明其糖和蛋白质连接键为0-型糖肽键。凝胶层析测定AG-b中多糖部分PA-I分子量为2.19×106。13CNMR波谱显示,PA-I具有α1→2、α1→4和α1→6三种糖苷键,不含有糖醛酸组份。IR光谱显示,AG-b在1250cm-1和1730cm-1处有吸收峰,说明其含乙酰基团。  相似文献   

15.
含偶氮介晶基元的环氧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制得一种新型液晶环氧树脂,合成了一种含偶氧介晶基元的环氧化合物,研究了反应物配比对产物结构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示差扫描热分析和元素分析等手段确认了其结构,并给出了适合偶氮环氧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量测定方法。正交偏光场观察显示4,4’-二缩水甘油醚偶氮苯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固化过程出现了从各向同性到各向异性的转变,产物为液晶有序的不溶不熔的环氧树脂。  相似文献   

16.
以AgNO2, 4,4′-联吡啶和2,5-噻吩二甲酸为反应物,合成新型的配位聚合物[Ag2(bpy)2(H2O)](tdc)•6H2O(bpy=4,4′-bipyridine, tdc=thiophene-2,5-dicarboxylate)。通过红外、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表征该配位聚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 = 0.70456 nm,b = 1.1415 nm,c = 1.8024 nm, a = 87.361 º,β = 88.838 º,γ = 72.414 º,V = 1.3803 nm3,和Z = 2;9648个独立衍射点(R(int) = 0.0636),残差因子R1 = 0.0462,wR2 = 0.1122。此配位聚合物在紫外光区(350~320 nm)有较强的吸收。其在剑桥晶体学数据库的编号为290518。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分光光度法(UV)研究了不同摩尔比的Cu2+与槲皮素的配合物生成过程,并采用多元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Cu2+与槲皮素只生成一种最终产物(吸收峰值为295nm),中间经历了吸收峰值为438nm的过渡态.MCR-ALS分辨的结果为Cu2+-槲皮素配合物的形成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多功能可降解地膜光敏剂硬脂酸铁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硬脂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铁为原材料,采用复分解方法合成了硬脂酸铁光敏剂,探讨了其合成了的最佳条件。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等方法对所合成硬脂酸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HSt/NaOH/FeCl3摩尔投料比为3/3.18/1.08,HSt与水的质量比为1/20时,所合成的硬脂酸铁纯度最高;产物在222nm和265nm处有明显吸收,对塑料地膜具有光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水热条件下,以硝酸银、2,2’,4,4’-联苯四甲酸和4,4’-联吡啶为原料合成了一例具有二维网络结构的新型配位聚合物{[Ag3(Hbtc)(4,4’-bpy)3].5H2O}n(H4 btc=2,2’,4,4’-联苯四甲酸,4,4’-bpy=4,4’-联吡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红外光谱仪以及热分析仪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1172(2)nm;b=1.7700(4)nm;c=2.2186(4)nm;α=90°,β=94.06(3)°,γ=90°;z=4,Dc=1.837 mg.m-3,μ=1.405 mm-1,F(000)=2420。对于I>2 sigma(I)的数据,最终偏离因子R=0.0954,wR=0.1438;对于所有数据,最终偏离因子R=0.1419,wR=0.1611。在配合物中,Ag(I)原子被4,4’-联吡啶的氮原子连接成了无限的1D链,2,2’,4,4’-联苯四甲酸上的羧基氧原子与1D链上的Ag(I)原子配位,将结构拓展为二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