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新型熊果酸和甘草次酸-尿嘧啶核苷缀合物,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以熊果酸和甘草次酸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二溴烷烃反应生成溴代烷烃酯;继而与尿嘧啶核苷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共合成得到4个新型的熊果酸/甘草次酸-尿嘧啶核苷缀合物,并采用MTT法测试其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甘草次酸-尿嘧啶核苷缀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作用比熊果酸-尿嘧啶核苷缀合物强;4个目标化合物均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3-尿嘧啶核苷酸)-正辛基]-甘草次酸酯活性最高,20μmol/L抑制率约64%),而对NCI-H460、BEL-7404等肿瘤细胞抑制作用不明显;化合物([(3-尿嘧啶核苷基)-正辛基]-熊果酸酯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20μmol/L抑制率约54%)。  相似文献   

2.
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二去水卫矛醇(DAG)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肺癌细胞H460、人鼻咽癌细胞CNE和人肝癌细胞BEL-7404的抑制率研究DAT对4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DAG对4种癌细胞:CNE、H460、SGC-7901和BEL-7404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作用72h后半数抑制浓度(72h-IC50)分别为4.12μg· ml-1,15.98μg·ml-1,16.00μg· ml-1和16.73μg·ml-1.显微镜下可见经药物作用后细胞圆缩、胞质浓缩、胞浆内颗粒集中边缘化甚至细胞溶解等损伤现象.DAG在体外对上述4种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爪哇黄芩二氢黄酮活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筛选了爪哇黄芩活性部位和敏感细胞株,并研究了爪哇黄芩活性二氢黄酮对敏感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为开发天然药物奠定了实验基础.选取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胃癌细胞SGC-7901、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及神经胶质瘤细胞C6为模型,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指标,采用MTT法测定爪哇黄芩石油醚、二氯甲烷、正丁醇提取部位对5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爪哇黄芩二氯甲烷部位为其活性部位,人肝癌细胞HepG-2为其敏感细胞株.然后,采用MTT法测定活性部位分离的二氢黄酮单体对HepG-2的抑制作用,进行活性单体的筛选.结果显示,爪哇黄芩5,6,2'-三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IC_(50)为110.3μmol/L,爪哇黄芩5-羟基-6,7,2',6'-四甲氧基二氢黄酮IC_(50)为747.21μmol/L.实验数据表明,爪哇黄芩5,6,2'-三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为爪哇黄芩活性二氢黄酮单体成分.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系列苯甲酰胺(3a-3j)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采用MTT法检测了3a-3j对MCF-7、HeLa和A549细胞株的体外细胞毒性,采用荧光分析法测定了3a-3j对HDAC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N-(2-氨基苯基)-4-{N-[(2-氯苯基)丙烯酰]氨基}苯甲酰胺(3b)和N-(2-氨基苯基)-4-{N-[(2-硝基苯基)丙烯酰]氨基}苯甲酰胺(3e)表现较高的活性,对HDAC的IC50值分别为7.71和3.5μmol/L,与西达苯胺(2.7μmol/L)相当;3b对MCF-7、HeLa和A549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6.5、6.0和5.6μmol/L,3e对MCF-7、HeLa和A549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3.9、3.1和2.9μmol/L,与MS-275(3.5μmol/L)相当.  相似文献   

5.
应用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研究了钙拮抗剂异博定(Ver)与博来霉素A_5(BLM A_5)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细胞毒性作用的Ver(20μmol)增强BLM A_5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达4倍;100μmol Ver增强BLM A_5毒性达11倍;与BLM A_5单独作用比较,Ver使G_2M期细胞进一步增多.另外,提高胞外钙浓度能增加BLM A_2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联合5-氟尿嘧啶(5-FU)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探讨其协同增效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水飞蓟宾对人胃癌MGC-803细胞,人正常肝L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IC20,IC50;采用IC20浓度的水飞蓟宾联合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观察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水飞蓟宾单独或联合5-FU作用于胃癌MGC-803细胞,碘化丙锭(PI)单染色检测细胞周期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MTT法检测显示,水飞蓟宾对胃癌MGC-803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对人正常肝L0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弱.水飞蓟宾作用于胃癌MGC-803细胞48 h的IC20、IC50浓度分别为144.6、214.7μmol/L;水飞蓟宾与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联合作用于MGC-803细胞48 h,可提高MGC-803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增敏5.73倍.流式结果显示,无论是单独使用水飞蓟宾、5-氟尿嘧啶还是水飞蓟宾与5-氟尿嘧啶联合使用都能使细胞抑制在G0/G1期和出现凋亡细胞群;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水飞蓟宾与5-氟尿嘧啶联合使用,能使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15表达升高,CDK6表达下降,Bcl-2蛋白家族中抗凋亡蛋白Bcl-2,Bcl-xL表达明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基本不变,Casepase-9,Caspase-3活化降解.结论:水飞蓟宾提高胃癌MGC-803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水飞蓟宾在联合5-FU之后能够使MGC-803细胞抑制在G0/G1期,并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使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7.
骆驼蓬总碱对裸鼠移植性肿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骆驼蓬总碱是从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种子中提取的总生物碱,研究证明它对小鼠多种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体外对胃癌MGC-803、肝癌BEL-7402、鼻咽癌CNE_2细胞株均有杀伤作用。本实验用裸鼠移植人胃癌MGC-803、肝癌BEL-7402、鼻咽癌CNE_2,观察骆驼蓬总碱对人胃癌,肝癌和鼻咽癌在体内的疗效。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结果表明对胃癌MGC-803每周给药二次,共给9次,在60mg/kg·次剂量下抑瘤率为48.4%;对肝癌BEL-7402每周给药二次,共给9次,在60mg/kg·次剂量下抑瘤率为60%,40mg/kg·次剂量下抑瘤率为30.9%,DDP(0.8mg/kg)抑瘤率为23%,而骆驼蓬总碱(40mg/kg)+DDP(0.8mg/kg),抑瘤率达54.7%;对鼻咽癌CNE_2每天给药一次,连给10天,在60mg/kg·天剂量下,抑瘤率为60%,在40mg/kg·天剂量下,抑瘤率为45%、42.8%。骆驼蓬总碱已用于临床治疗消化道肿瘤病人,有一定疗效并能改善病人的症状。本实验结果提示骆驼蓬总碱用于治疗肝癌和鼻咽癌的可能牲。  相似文献   

8.
苯胺类毒物(aniline poison)是一类常用化工原料和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或饮水污染进入体内后能够干扰人体正常内分泌系统(endocrinium)稳态,影响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最终导致细胞DNA突变增加癌变或畸变的风险。最近的研究表明,苯胺类毒物还有可能影响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选取代表性的三个苯胺类毒物:对苯二胺(p-phenylene diamine,p-PDA)、间苯二胺(m-phenylene diamine,m-PDA)、邻苯二胺(o-phenylene diamine,o-PDA),考察其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诱导肺耐药蛋白(human 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表达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培养NSCLC细胞系A549,使用系列浓度梯度的对苯二胺(p-phenylene diamine,p-PDA)、间苯二胺(m-phenylene diamine,m-PDA)、邻苯二胺(o-phenylene diamine,o-PDA)处理细胞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LRP的mRNA表达;蛋白印记实验(Western bolt,WB)检测LRP的蛋白表达;进一步使用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的小干扰RNA(siRNA)抑制A549细胞中AHR的表达,确定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对LRP的诱导作用是否依赖于AhR;在此基础上,使用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邻苯二胺预处理A549细胞后,再分别使用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Gefitinib)、吉西他滨(Gemcitabine)处理A549细胞,利用MTT实验检测上述抗肿瘤药物对A549细胞存活的抑制率(inhibitory rate,IR),并计算药物作用的半数抑制率(IC50值)。q PCR实验与WB实验结果显示,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刺激A549细胞能够剂量依赖地诱导LRP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干扰AhR表达后,该三种苯胺类毒物不能诱导LRP的mRNA与蛋白表达。MTT实验结果表明,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邻苯二胺能够下调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吉西他滨对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吉非替尼作用于A549细胞的IC50值从(1.20±0.25)μmol/L上调为(5.67±0.44)μmol/L、(6.07±0.30)μmol/L与(7.51±0.28)μmol/L,其耐药指数(resistance folds)分别为4.73、5.06与6.26;吉西他滨作用于A549细胞的IC_(50)值从(0.44±0.10)μmol/L上调至(1.55±0.25)μmol/L、(1.88±0.19)μmol/L与(2.33±0.40)μmol/L,其耐药指数分别为3.52、4.27与5.30。3种代表性苯胺类毒物能够在肺癌细胞中通过AhR诱导LRP表达,并且能够引起A549对抗肿瘤药物耐受。  相似文献   

9.
利用层析法从小桃儿七中分离得到单体螺甾烷皂苷,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采用MTT法测试其体外乳腺癌MCF-7细胞株、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和人肝癌Hep G2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检测其对正常929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该单体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具有抑制作用(IC50=71.23μmol/L),对正常929细胞株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细胞和动物实验水平上,研究了双过氧钒化合物NH4[OV(O2)2(C8H7N3)]×4H2O(简写bpV(Imi-Py))对癌细胞的增殖作用,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抑制和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bpV(Imi-Py)对胃癌细胞株MGC-803、肺癌细胞株95D和L342的IC50值分别为8.27、26.37和9.54μmol/L,而对人正常肾胚胎细胞HEK293的IC50值达6 642μmol/L,表明该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杀伤作用.研究还表明bpV(Imi-Py)对MGC-803细胞提取液的碱性磷酸酶(ALP)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呈现量效关系.动物体内抗肿瘤实验发现bpV(Imi-Py)能抑制肝癌细胞生长,肿瘤体积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35.6%,表明bpV(Imi-Py)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另外,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的LD50为147.2mg.kg-1,说明bpV(Imi-Py)是一种中等毒性的抗肿瘤化合物.图4,表1,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