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王会成 《科技信息》2011,(2):290-291
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学生在体操动作技术的学习中所产生的恐惧心理现象进行有益探索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学生心理恐惧、畏惧等心理障碍,从而提高学生完成体操动作的技术质量,为体操技术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理论依据。研究结论:1)体育专业的学生刚进大学时,其身体各方面正处于发育的完善阶段,大多数人的上肢和腰腹力量较差,故学生在体操动作的学习中经常会有心理恐惧现象的出现,主要表现为害怕、畏惧等心理障碍。2)教师或学生示范不成功、别人动作失败或动作过程受伤后等因素,会加剧学生对体操动作会产生防御心理而导致心理障碍。3)预防恐惧心理的措施主要包括:提高专项素质、增强自信心、加深对技术的理解、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加强保护、帮助。  相似文献   

2.
由于在体操教学中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动作难度等方面的原因,学生易产生心理障碍,这不利于学生很好地掌握体操动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操教学正常秩序的顺利开展.因此,应分析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并找出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以助于提高体操教学质量,便于体操教学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体育系体操后进生在体操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除体操后进生心理障碍的方法,提高认识,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潍坊学院学报》2014,(2):118-120
在体操教学活动中,学生所处条件以及对所处条件态度都是不一样的。学生可能随时产生心理障碍,心理障碍阻碍着学生熟悉和掌握体操动作,也对体操教学正常秩序的顺利开展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心理障碍的形成很多都是在练习跳马、单杠、双杠等项目中。运用重视保护与帮助、增加游戏性的分解动作练习、加强诱导学习、利用情感转移法、运用心理训练法、提高示范的正确性和观赏性、加强能力培养法都是解决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通这些方法,可以提高体操教学质量,也有利于体操教学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5.
翟恒兵 《科技信息》2009,(27):I0234-I0234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一些学生因困惑、曲解、误会、自卑、厌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至此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消极心理现象。为防止学生这种心理障碍带来的负面效应,笔者在新课程理念的启迪下,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运用学科价值疏导、爱心疏导、兴趣疏导、目标疏导、环境疏导、榜样疏导、竞争疏导、方法疏导等八种教学策略,消除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程弘 《许昌师专学报》1999,18(3):137-138
在体育教学中常有部分学生出现恐惧心理,紧张情绪等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本结合实际,对此类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其消除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体操教学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其排除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操教学中学生易产生心理障碍,这不利于学生好地掌握体操动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操教学的正常秩序的顺利开展,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湖北大学体育学院2000级体育教育专业67人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燕找出排除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以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便于体操教学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体操教学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操教学中部分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消除措施进行探讨,为提高体操教学质量提供了心理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柳孟笑 《科技资讯》2011,(5):195-195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部分小学生在体育课学习和掌握动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障碍进行研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障碍,了解到造成心理障碍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原因,针对此两大方面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并对优化体育课教学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创新方法,近年来对于体育教学的方法创新和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也在不断的深化研究.在研究中发现,学生之所以不能很好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心理障碍是其中较大的一个问题.文章通过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提出了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根据目前我国高校体操教学的特点,探讨区别对待教学是课程优化的前提,并进行实例分析,进而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运用最优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以达到高校体操教学的最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产生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教师的职前教育中,即高师阶段,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不够,没有培养和形成他们的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能力。高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到高师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而且还将影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素质,并且直接影响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效果、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影响中小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强化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高校速度滑冰教学中心理训练的具体途径与方法。心理训练对于速度滑冰课的学生的技术水平提高,发挥学生的最大潜力,使学生精力集中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加速动作的动力定型,缩短认识事物的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实践角度概括叙述了近年大学心理障碍的基本表现 ;初步分析了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几方面因素 ;提出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入思想政治工作中去 ,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科学化 ,并用辨证的观点看待大学生心理矛盾、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观点 ,阐述了疏导、调适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基本措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结合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课的教学实践,分析影响女大学生艺术体操教学效果的主观因素,提出了从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主观因素入手,兼顾客观因素强化的方法与途径,以搞好艺术体操课教学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学中,遵循体育教学原则,利用巳这一心理现象,根据语言、示范、情感等,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师体育系体操普修课教学的现状及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在体操普修课中进行了类根教学的实验研究,通过92~96级4个年级进行的教学实验表明类根教学对提高高师体育系体操普修课教学整体质量和预防运动创伤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安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入学水平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对体育教育专业新生体操入学水平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更好的了解中等学校体操开展情况和学生体操基础水平状况,力求在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具有针对性、基础性和有效性,加强对体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法的学习研究,为切实提高体操教学水平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