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徐竭  叶如军 《科技信息》2012,(1):584-584
针对公路沥青路面混合料的离析现象,归纳总结了公路沥青路面离析的种类及特征,针对集料离析及温度离析现象分析了原因,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措施涵盖混合料的设计、原材料的控制、拌合、运输、摊铺等各施工环节。  相似文献   

2.
房建工程渗漏的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房建工程渗漏现象,分析了渗漏水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11OkV那前变电站35kV系统中性点电压居高不下的现象,通过分析及现场研究,发现该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吧化”现象分析及服务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出现“网吧化”的现象,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探讨了消除电子阅览室“网吧化”现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转型期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出现的行政失控现象,通过对官僚科层制组织理论的介绍和对照,对我国现阶段行政失控现象进行了界定和分析,指出行政失控现象出现的原因,借鉴科层制组织理论的科学和合理之处,讨论了克服行政失控现象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笔者分析了克拉克及克拉克现象,针对高三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分析了体育类考生在体育高考可能出现的克拉克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克拉克现象的对策,以期对高三体育类考生参加体育高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邵文燕 《太原科技》2006,(11):78-80
从开关电器电弧产生的一般机理、物理过程,电弧熄灭的随机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就电气操作过程中带电作业时发生的拉弧现象进行了探讨,针对线路分闸时出现电弧现象的原因提出了有效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霞 《科技咨询导报》2009,(15):135-135
针对大学生补考重考现象的日益严重,通过对某高校的补考重考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产生补考问题严重的原因和相应的改善此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袁礼锋 《科技信息》2010,(3):200-200
针对当今职业学校学生体质下降这一现象,本文分析了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理州旅行社从业员人素质偏低的现象,简要从经营管理、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旅行社问题、政府的做法等方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抗剥落剂对沥青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沥青与不同液体的接触角,利用Owen-Wendt法确定沥青的表面自由能,考察不同抗剥落剂及其与多聚磷酸的复配对沥青表面自由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剥落剂的加入增加了沥青的表面自由能,提高了沥青-集料界面黏附能力,可增强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抗剥落剂与多聚磷酸的复配可降低沥青的表面自由能。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排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从路线设计、沥青混合料设计等方面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排水、防水等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以期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3.
在工程活动影响下,青藏公路沥青路面下活动层热状态与天然条件有着较大的差别,根据沥青路面和天然条件下活动层的热交换,活动层热交换都处于热积累过程,后者是由于气候变化的结果,同时,沥青路面下活动层的热交换远大于天然地面,在活动层中形成融化夹层。通过沥青路面下水热效应和水平热交换的分析,给出了影响沥青路面下活动层热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从沥青路面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根据沥青路面调查与综合评价结果。提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和矫正性养护的对策,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和环氧树脂砂浆作为表面强化材料用于排水沥青路面表面强化技术,通过室内渗水试验、单面肯塔堡飞散试验、湿轮磨耗试验以及摆式摩擦系数测定试验研究表面强化对排水沥青路面渗水性能、抗飞散性能以及抗滑性能的影响,并依托西阜高速公路排水沥青试验段进行了排水沥青路面表面强化实体工程应用及效果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排水沥青混合料表面强化后,渗水性能随之降低;其抗滑性能也略有降低;抗飞散性能提高较大。实体工程采用0.2 Kg/m2(0.02 g/cm2)的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和2 Kg/m2(0.2 g/cm2)的环氧树脂砂浆用量对排水沥青路面进行表面强化,表面强化后的排水沥青路面渗水系数有一定程度的损失,但在后期过程中,其渗水系数的衰减速率明显缓于普通排水沥青路面,表明其有一定的防空隙堵塞功能;其摩擦系数有所降低,但仍然表现出了良好的使用性能;表面强化后初期、3个月以及6个月后的排水沥青路面芯样的飞散损失均小于普通排水沥青路面,表明其提高了排水沥青路面抵抗飞散病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钢渣集料表面多孔、吸水率高、表面陈化裹附粉尘的问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和荧光显微镜分别分析钢渣集料表面形貌和钢渣集料与沥青黏结界面结构,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定量分析钢渣集料表面开口孔隙与沥青渗透深度的关系,研究钢渣集料与沥青拌和浸渍后钢渣集料有效密度和沥青吸收率变化规律,并用滚瓶法试验来评价沥青与钢渣集料的黏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渣集料表面存在独特的多孔结构和陈化产物层,而陈化产物层阻碍沥青与钢渣集料直接黏结,在界面处形成夹层结构,在动水摩擦作用下易导致沥青膜剥落。钢渣集料表面多孔结构对沥青只是部分吸收与填充,且与开口孔隙形状和大小存在较强依赖性,沥青渗透深度约为开口孔径的0.6倍。钢渣集料的吸水率和沥青吸收率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线性斜率约为0.39。与沥青拌和后,长期静置吸收沥青导致钢渣集料有效密度增加幅度小于0.5%。上述钢渣集料表面形貌特性可显著影响钢渣沥青混合料体积性能和抗水损害能力。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冷再生工艺在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沥青路面冷再生的概念及工作原理,指出了沥青路面冷再生利用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阐述了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流程及要点。  相似文献   

18.
借鏊长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经验,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对沥青路面存在的各种病害,提出了若干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结合状态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真实反映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层间黏结状态,评价不同处治措施对基面层间结合状态的改进情况,建立了基于逐渐损伤理论的脱层分析数值模型,从细观角度对道路基面层间接触状态进行分析.以脱层分析模型为基础对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胶粉改性沥青和精铣刨处治后的层间黏结强度进行预估,并利用JHY-A剪切仪进行层间直剪试验,对数值分析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逐渐损伤的脱层分析模型能更本质地反映不同处治措施对基面层间黏结强度的影响;采用精铣刨处治半刚性基层表面可有效提高基面层间黏结强度,与传统撒布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胶粉改性沥青相比,其层间黏结强度可分别提高54.3%、20.0%和12.5%.  相似文献   

20.
从沥青路面的结构及特性研究着手,系统地介绍了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各种形式及其原因,探讨了微波加热新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作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