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历史课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历来被束之高阁,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在几十年的历史教学中,笔者有着深切的体会.在一些学校,课程安排中所开设历史课往往是走过场的形式,又或是历史课的教学课时大量缩减.平时一遇课程紧张,历史课可以随意被停或是占用,这种现象极为普遍.而更让历史教师更无奈的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课是可有可无;学生家长一听是历史老师反映学生情况,态度也不够热情.在教师的业绩考勤中也让历史教师感到无限失落.究其缘由,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喜龙 《科技信息》2012,(3):424-424
长期以来,由于教学导向上的偏激.学校历史教育不能像数学、语文、外语那样受到人们的重视。历史教学在学校中出现“萎缩”现象是不争的事实.无论从学科本身的地位.课程环境及教学时数等方面都让位于其他学科.甚至有的农村初中学校直接删去了历史课。从家庭到社会,从小学到中学,对历史教学的重视度就可想而知了。今天的学生普遍讨厌历史课.结果导致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面对上述现象。自己在长期的历史教学中.采取以下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主要有:  相似文献   

3.
浅谈如何冲破中学历史教学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芝 《科技信息》2009,(2):228-228
中学阶段的历史教学,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使从事其教学的教师也产生困惑、失落,更使得中学历史课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李敏  孙惠青 《科技信息》2011,(25):205-205
一直以来,中职学校的历史课由于学生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教材,加上学生综合素质偏低等原因,始终处于可有可无的附课的地位,因而得不到学校和学生的重视。随着近日中央十二五教育改革方案的公布,各类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样也被提到重要的高度,给中职学校历史课教学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本文中笔者根据近年中职学校历史课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实践证明对该课程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郑君 《奇闻怪事》2006,(1):17-17
2004年上半年,与我们同处宁波市的余姚市三七镇相岙村田螺山附近发现了一个距今约7000年的古人类遗址,被称为“田螺山遗址”。由于新闻媒体的报道、宣传,一时成了家喻户晓的新闻,同时也成了历史课上的热门话题。遵照“学习历史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知道具体的历史现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尝试探求现象背后的规律”。我以该遗址为对象,在历史课上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的尝试,使全体同学获得了一次亲自参与研究讨论的机会,学习历史的兴趣得到培养,积极性随之高涨。  相似文献   

6.
徐敏 《科技知识动漫》2007,(6X):35-35,37
历史活动课的设置,是历史学科课程适应时代发展的结果。但对于历史活动课教学,我们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我校组织了对历史活动课教学的专题研讨,在研讨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反思:历史活动课与常规历史课是一种什么关系?通过历史活动课的教学,学生会得到怎样的发展?历史活动课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怎样才能推动历史活动课的教学?我进行了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7.
初中历史课程由于没有被列入中考的科目,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对历史课学习一直没有产生足够的兴趣。本文将结合实践对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前年秋季开学,一位历史教师被抽调支援社区文化建设,我被学校安排接替他教初二历史课。第1课的教学内容是4个目题,其中有一个目题还是这一课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育中渗透德育就是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与历史学科优势,在历史课教与学的过程中尊重德育规律,发挥德育功能,让学生在历史课学习过程中学有所获,并能确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得到熏陶与升华,自我素质得到提高,学习历史兴趣提高。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广大青少年是教育的重点。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其中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要加强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在历史教学中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方可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初中历史课程由于没有被列入中考的科目,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对历史课学习一直没有产生足够的兴趣.本文将结合实践对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历史作为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基石,记载传承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随着教育发展,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推进,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及教师认识到了史料的重要性。除了大学专修历史课程的历史教学外,高中历史课程应该是学生接受史料最为丰富的的时期了。在这一时期,教师要认真贯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开创创新式教学探究。  相似文献   

13.
历史课总让学生感觉枯燥和没意思,总摆脱不了"二流学科"的尴尬境地,给了历史教学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但是,历史课却是德育的重要阵地,以及现实考试的压力,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激发活力,从而改变历史课中枯燥和沉闷的氛围。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目标,要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活力;历史教师着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灵动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活力;历史教师还要充分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喜欢历史课堂教学,才能增强学生对历史课的关注和信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侯晓敏 《科技信息》2013,(18):228-229
历史课孕育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起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高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历史教学的有效方法,以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在面对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任务和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时,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历史的兴趣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示出来。由于历史的专业性和广泛性,学生在学习中很大程度是依赖于对历史的兴趣。由于兴趣具有指向性、情感性、主动性,它能够引起学生对课程的高度注意和热情。  相似文献   

16.
中专历史课以其丰富的学科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同时,中专历史教育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乖专业课学习也有极大的帮助。然而,目前中专历史教学中,存在随意缩短学时,选用教材混乱、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这几方面分析来看,教学与教材的改革方面、应灵活调整、寻求更科学、合理的中专历史教材与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塑造学生的民族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文明演进史上闪耀着光辉,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以史育人,是中国历史课素质教育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中学历史课由于其自身特点及德育性质,在创新教育中发挥着其他课程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因此,历史课教学必须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9.
所谓“历史思维”是指人们在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历史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活动的过程。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面,因而也是值得历史课教师探讨的课题。试以中学历史课《近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一节的教学为例,具体谈谈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成才的门槛。”浓厚的兴趣,可以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佳的状态。要学好历史,首先必须使学生对学习历史课感兴趣。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