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已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定位算法研究中,针对信标节点的研究较少,而如何选择信标节点,以及信标节点如何摆放,都对定位精度有比较大的影响.为了定量地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证明了信标节点摆放方法与节点是否能被定位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定理,然后给出三维空间中信标节点的摆放方法,最后提出一种基于线性方程组的条件数的信标节点选择算法,以便尽可能地提高基于测距的未知节点自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测距误差影响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距离的节点自定位新算法.对混沌搜索与粒子群优化进行算法融合,给出一种改进型粒子群优化算法,将其应用于节点自定位.新算法利用未知节点与信标节点之间的距离信息,通过改进型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取未知节点的位置.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两种标准测试函数的搜索结果优于一般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测距误差和信标节点数量相同的条件下,相对于最小二乘估计法,新算法在各个测距误差级上的定位精度更高,其定位误差随测距误差增大而上升的趋势更缓慢.新算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适用于测距误差较大、信标节点数量较少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中,定位精度和算法收敛速度是节点定位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WCBD(Weighted Centroid Based on Distance)算法,该算法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结合加权质心定位算法,研究参考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距离,然后针对加权质心定位算法中的权重系数选择提出了新的思路,使之提高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与W-Centroid算法和WR-Centroid算法相比,WCBD算法通过误差调整和迭代,有效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圆环交汇与网格扫描算法在定位时要求信标节点数量满足一定规模的缺陷, 提出一种未知 信标迭代的基于圆环交汇与网格扫描改进算法. 该算法通过将已定位的未知节点视为已知条件使用, 引入信标节点迭代方法, 解决了少量信标节点定位精度低的问题, 增加了未知节点中已定位节点的循环利用. 实验结果表明, 改进算法提高了定位精度, 并降低了对信标节点规模的依赖.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中存在的定位过程需要大量锚节点参考定位、定位成本过大、采样效率过低及计算能耗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临时锚节点的改进蒙特卡罗节点定位算法。首先基于一跳范围内的锚节点和选择的普通节点作为临时锚节点进行定位,构建了节点的初始采样区域,以提高定位精度和定位覆盖率,然后通过新的重采样方式节省了大量重采样过程中的计算消耗。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RSSI(接收信号指示强度)的蒙特卡罗节点定位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节点定位精度提高了约60%,在锚节点数量比较小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节点的定位精度和定位覆盖率。  相似文献   

6.
在众多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中,DV-Hop算法因其实现简单、无需增加额外硬件要求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DV-Hop算法采用节点间跳数与平均跳距值乘积作为节点间实际距离,忽略了节点分布的随机性与不确定性,使DV-Hop算法定位存在较大误差.针对上述DV-Hop定位算法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DV-Hop的改进定位算法,通过细分锚节点通信半径、补偿平均跳距值误差两方面来提高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定位精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DV-Hop定位算法在实际环境中的定位精度较低、通信量较大等问题,在DV-Hop定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簇内RSSI测距改进的DV-Hop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以信标节点为簇头的分簇策略后,信标节点只发送校正值给其邻居节点,无需泛洪广播,且未知节点只需被动接收,无需交互通信,从而降低网络通信总量;簇内节点利用RSSI测距方案计算其与最近信标节点的距离,相比DV-Hop定位算法以校正值代替一跳通信范围内的所有节点距离更加精确,从而提高节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微粒群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未知节点定位精度,将节点定位问题和微粒群算法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基于微粒群算法的节点定位算法。该算法是一种基于距离的定位算法,根据未知节点到锚节点的距离直接搜索出未知节点的坐标。实验结果表明,和一般的固定节点定位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并适用于移动节点的追踪定位。  相似文献   

9.
目前室内定位方法往往精度不高,价格也较为昂贵.文章介绍一种传统的质心定位算法,并且提出一种基于参考点计算质心的改进室内移动节点质心定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节点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感器节点定位误差大、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修正最小二乘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误差方法.该方法采用全局搜索能力强的粒子群算法对最小二乘法定位误差进行修正,提高了节点的定位精度.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改进后的节点定位算法的误差低于其他传感器节点定位算法,定位结果的稳定性更高;随着信标节点数的增加,平均定位误差明显减少,有效地提高了传感器节点的平均定位精度和定位速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未知节点定位精度,以微粒群算法为理论基础,加入传感器网络的特征,提出微粒群定位算法。该算法依据未知节点接收到的到锚节点的距离信息,直接搜索出未知节点的位置。实验结果表明微粒群定位算法拥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并且抗测距误差更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光突发交换网络中“逐跳检验”监测模式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最短长度m2圈算法的光突发交换网络故障监测机制.该机制根据最短长度m2圈算法寻找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圈覆盖放置故障探测模块,从而形成基于圈覆盖的光突发交换网络故障监测模式.同时,在最短长度m2圈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相应的故障定位算法,利用异或关系衡量告警编码与链路相关编码是否吻合,从而进行快速故障定位.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最短长度m2圈算法的故障监测机制具备网络开销小、故障定位率高和故障定位快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The underwat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UWSN) has the features of mobility by drifting,less beacon nodes,longer time for localization and more energy consumption than the terrestrial sensor networks,which makes it more difficult to locate the nodes in marine environment.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WSN,a kind of cooperative range-free localization method based on weighted centroid localization(WCL) algorithm for three-dimensional UWSN is proposed.The algorithm assigns the cooperative weights for the beacon nodes according to the received acoustic signal strength,and uses the located unknown nodes as the new beacon nodes to locate the other unknown nodes,so a fast localization can be achieved for the whole sensor networks.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is method has higher localization accuracy than the centroid localization algorithm,and it needs less beacon nodes and achieves higher rate of effective localization.  相似文献   

14.
动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许多应用中定位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种网络中部署区域内的全部节点不断运动.针对动态传感器网络中的定位问题,在蒙特卡洛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位算法-距离相关蒙特卡洛(DRMCL).该算法通过利用节点的RSSI测距性能减小预测时未知节点可能存在的交叠区域,提高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对比蒙特卡洛和凸规划等现有的移动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提出的DRMCL可以明显提高定位精度,在运动的过程中,定位精度能够达到20%以下.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DV-Hop定位算法中信标节点与未知节点之间的平均跳距估算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DV-Hop算法并进行仿真检验。改进后的算法对传统算法中节点每跳距离选取进行了调整,还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节点平均每跳距离。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DV-Hop算法显著提高未知节点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室内非视距传播会降低定位精度的情况,提出基于假设检验的NLOS确定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最小残差定位算法.通过联合信号接收强度模型和到达时间模型,利用假设检验的方法确定当前信号是否受到非视距污染.仿真结果表明,与标准差分析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计算量小、不需要太多的传播模型参数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正确率.在确定信号传播环境后,在非视距干扰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最小残差定位算法,定位精度优于加权最小二乘法和Fang氏算法.  相似文献   

17.
首先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假设下给出了模型、相关概念和定位过程的介绍,然后利用Semidefine Programming定位算法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方法进行了研究。经过仿真实验证明,Semidefine Programming算法可以有效降低网络的成本,而且对定位精度的改进效果也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研究多机器人协作式任务执行具有现实意义。针对目前机器人声源定位算法不能满足多机器人协作式搜寻声源的场合,提出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环境下的多机器人窄带声源定位方法。该方法根据接收信号强度对多个机器人的全局坐标进行测距定位,利用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定位方法估计机器人与声源的相对距离,并结合全相位傅里叶变换(all-phase FFT,apFFT)算法提高相对距离的估计精度,最后通过测距定位算法得到声源的全局坐标值。在4个WSN节点和3个机器人组成的系统中进行方法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三机器人协作式的声源定位任务,定位准确率较高,可满足搜救场合中声源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已有的虹膜检测与定位算法的局限性, 设计了一组具有局部互联结构的神经网络, 结合AdaBoost算法用于虹膜的检测与定位. 算法主要有以下特征: 根据虹膜图像的特点设计了一组具有不同感受野和不同复杂程度的局部互联神经网络虹膜分类器; 应用AdaBoost算法整合神经网络分类器, 产生一个具有很强虹膜检测能力的总分类器; 采用级联结构提高系统的检测速度.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极高的检测精度与速度, 有效地解决了包含大量脸部区域的虹膜检测与定位问题, 以及以往方法很难解决的白内障患者的虹膜检测和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