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桑叶多糖,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桑叶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滤纸片法进行抑菌试验评价桑叶多糖体外抑菌作用。实验考察提取时间、液固比、提取温度等因素对桑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观察桑叶醇提物和桑叶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证明:超声波提取时间50 min,液固比40:1(m L.g~(-1)),提取温度为70℃,其桑叶浸提液中的多糖得率达到5.50%,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桑叶醇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桑叶多糖对这两种菌则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微波联合浸提方式提取海藻多酚,通过正交实验确立了多酚提取工艺条件,并以平板打孔抑制法测定了海藻多酚粗提物对7种细菌和4种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采用料液比(匀浆:乙醇,g/mL)1:7,乙醇浓度85%,浸提温度70℃,浸提次数2次,浸提时间4 h,提取效果最佳,海带多酚提取率为2.08%。海藻多酚对供试的2种革兰氏阳性菌和5种革兰氏阴性菌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活性,量效关系均呈剂量依赖型,最小抑菌浓度为10~40μg/mL。其中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抑制效果较明显,对青霉、白色念珠菌亦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不同地区蜂胶的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胶具有显著的抑菌性,常被做成药品或保健品.为了解中国蜂胶的抑菌性,本实验以采自中国23个省的29种蜂胶(根据采集地气候区域分为5类)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获得蜂胶醇提物(EEP),并测定了EEP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毛霉、青霉、曲霉、根霉的抑菌圈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比较不同气候区域蜂胶的抑菌性差异.结果表明,EEP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性,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88mm±1.47 mm、8.75 mm±1.56 mm和10.01 mm±0.65 mm,EEP对真菌的抑菌性最强,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最弱为革兰氏阴性菌;9个菌种中,EEP对变形杆菌的抑菌性最差,对根霉的抑菌性最好;不同气候区域蜂胶的EEP抑菌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长木蜂蜂粮粗提液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溶剂提取长木蜂蜂粮粗提液,并用杯碟法测定所得粗提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的浸提方法提取粗提液得率有明显差别,沸水提取的得率最高,为80.14%;乙醚提取得率最低,为22.96%。不同溶剂的粗提液抑菌活性以70%(质量分数)乙醇粗提液的抑菌活性最强,水提液的次之,沸水提取液的最低。70%乙醇粗提液对细菌的抑菌活性明显大于对真菌的抑菌活性,对不同指示菌的抑菌活性有显著差异,表现为抑菌活性随粗提液浓度梯度增加而增强。粗提液对各种细菌的抑菌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枯草杆菌、鳗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耶尔森菌。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最大抑菌圈直径为(23.61±0.89)mm。  相似文献   

5.
微波法提取茶多酚及茶多酚镧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波法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Tea polyphenols,简称TP),探讨溶剂、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浸提级数对提取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溶剂为体积分数40%的乙醇,料液比为1:9(g/mL),微波功率280 W,加热时间30 s,浸提2次.直接在茶多酚浸提液的浓缩液中加入氯化镧合成茶多酚镧配合物TP-La,与茶多酚对照样品合成的TP-La比较,通过IR、TEM、紫外吸收等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合成的纳米茶多酚镧配合物结构基本相似,粒径均在30 nm以内,紫外吸收峰一致.  相似文献   

6.
莴笋叶叶绿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浸提溶剂种类、料液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用85%乙醇提取莴笋叶叶绿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7、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2.0 h.影响莴笋叶叶绿素提取效率的主次因素顺序是: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浸提法的比较,得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具有速率快、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王慧  崔秀娜  沈芳  费阳春  刘莹 《科技信息》2010,(3):I0023-I0024
目的:研究羊蹄浸提物对农田常见致箱真菌(如苹果腐烂病菌、葡萄黑豆病菌、葡萄白腐病菌等)的抑制作用。方法:本试验采用醇提法来提取羊蹄中的抗真菌成分,采用85%乙醇作为漫出剂进行试验;采用滤纸片法来测定羊蹄浸提物对农田常见致病菌(如苹果腐烂病菌、葡萄黑豆病菌、葡萄白腐病菌等)的抑菌活性,并用共孢作对照试验,把抑圈直径作为羊蹄浸提物抑菌活性指标,直径越大抗菌活性越强。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无花果(Ficus carica L.)的叶为材料,采用酸碱法对其酚类物质进行了提取、分离,以苹果腐烂病菌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种,对该酚类物质的农用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酚类物质对苹果腐烂病菌等4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EC50均低于100μg/ml,对桔炭疽病菌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活性与无花果叶的粗提液相比,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以苦苣为主要原料进行苦苣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采用水提法,以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为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对苦苣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料液比对苦苣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最佳工艺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浸提时间3 h、浸提温度80℃.  相似文献   

10.
微波技术应用于银杏黄酮浸提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银杏叶为原料,研究了微波技术在银杏黄酮浸提中的应用.实验通过改变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条件对产品提取得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比较了传统浸提法、微波法、微波结合浸提法三种方法的提取,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银杏黄酮是一种快速、高效、节能的新型提取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薤白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薤白抑菌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每g鲜草1ml纯水浸提液对5ml培养液的供试菌株均有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稀释倍数的增加其抑菌能力减弱,32倍稀释液仅对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部分抑制能力;抑菌能力强弱存在菌间差异,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此外,薤白浸提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抑菌因子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实验以桔皮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加热提取桔皮色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选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浸提温度、乙醇浓度、浸提时间这4个单因素的影响顺序为料液比浸提温度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最优提取条件:温度45℃,料液比1∶7,乙醇浓度70%,时间3.5h。通过对此实验的研究,为开发利用以桔皮为原料来提取天然色素,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干燥方法是影响精油组成成分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研究干燥方法对欧薄荷精油产率、组成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影响,以阴干、晒干、40℃烘干3种不同方法对采自新疆阿克苏地区的生长期野生欧薄荷地上部分进行干燥处理。以新鲜未经干燥处理的欧薄荷为对照,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欧薄荷精油,研究了干燥方法对精油产率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分析了精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分析了精油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研究了干燥方法对欧薄荷精油组成成分及其含量的影响。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及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了干燥方法对欧薄荷精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用纸片扩散法研究了干燥方法对精油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方法对欧薄荷精油产率、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有显著影响。其中阴干欧薄荷精油产率最高(0.49%±0.01%),其次是40℃烘干(0.42%±0.03%)、晒干(0.19%±0.02%)和新鲜(0.12%±0.03%)。精油中主要成分均为香芹酮(46.58%~50.75%)和柠檬烯(24.01%~29.71%),但含量上有显著区别。抗氧化及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从3种经干燥处理过的欧薄荷植物中提取出的精油,其抗氧化活性彼此之间无显著差异,但都远远高于新鲜欧薄荷精油,抑菌效果也较新鲜欧薄荷精油有不同程度增强,综合精油产率及生物活性,阴干可作为欧薄荷较佳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4.
4种忍冬科植物浸提液对空气中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园林绿化植物对微生物生长的作用,以金银木、天目琼花、接骨木和锦带花为材料,采用室外自然沉降法研究了该4种植物茎叶浸提液对空气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等三类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植物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对细菌、放线菌、真菌的生长均有影响,1g·L^-1的茎叶浸提液对细菌、放线菌、真菌菌落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或作用不明显;2g·L^-1的茎叶浸提液对细菌、真菌菌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对放线菌菌落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4g·L^-1的茎叶浸提液除锦带花和接骨木对放线菌菌落的生长分别具有促进作用和作用不明显之外,其余对细菌、放线菌、真菌菌落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金银木和天目琼花茎叶浸提液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达到了99.7%。  相似文献   

15.
四种植物不同溶剂浸提液对黄芪根腐病致病菌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黄芩、苦豆子、苦参和洋葱四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分别用蒸馏水、70%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四种不同溶剂进行提取。通过对菌落生长实验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的测定,筛选出对黄芪根腐病两种主要致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四种植物不同溶剂提取液。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抑菌效果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溶剂提取液抑菌效果也不同。在所选择的四种植物中,苦参的丙酮浸提液对根腐病两种主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比较显著,在质量浓度为200 g/L时的抑菌率分别为61.2%,31.2%,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均为6.25 g/L,且它对腐皮镰孢菌抑制的EC50仅为99.3 g/L。苦参的70%乙醇浸提液对尖镰孢菌的抑制效果也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印楝细胞培养物控制害虫的效果,本文通过诱导幼叶、继代培养获得印楝的松散型愈伤组织,再经振荡培养获得悬浮细胞培养物;然后采用二氯甲烷溶剂浸提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物及悬浮培养细胞,制备相应的浸提液;用二氯甲烷分别将这些浸提液稀释成含0.003%印楝素A的控虫工作液,用其分别处理黄粉虫幼虫,在12d内,考察其控虫效果.结果表明:3种浸提液的致死效应明显高于阴性对照,其中,第9天的最大致死率达到20%,但它们要明显低于0.003%印楝素乳油农药的处理;3种浸提液对幼虫的虫体质量、拒食和趋避作用等方面效果较好,均达到印楝乳油杀虫剂的控虫水平.印楝细胞培养物经一步浸提后,直接用于控虫制剂的生产,可以节约分离、提纯印楝素等生产性成本.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试验对伊犁红星苹果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并探讨该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伊犁红苹果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30,乙醇浓度为90%,浸提时间3h,提取温40℃条件下色素产率最高;该色素耐高温性、耐光性好,在常用食品添加剂等条件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作为天然植物色素在食品、饮料等行业中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为丰富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四川大学实验教学中心就如何增设"鱼腥草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这一实验进行了探索。分别通过直接研磨法、水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来提取鱼腥草中的有效成分;然后采用麦氏比浊法设置一系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菌液浓度;采用滤纸片法观察统计鱼腥草在各种处理下对两种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提取法对鱼腥草抑菌成分的提取效果最好,鱼腥草浸提液对两种细菌均具备显著的抑制效果,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强于大肠杆菌。因此,为优化教学内容及节约教学资源,在实际教学中可采取有机溶剂提取法研究鱼腥草对两种细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热水浸提法从鱼废料中制备牛磺酸的最适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几种影响因素(浸提pH、水浴温度、水浴时间和液料比)对牛磺酸提取率的影响,分析探讨并确定了牛磺酸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0 min、液料比6∶1、提取液pH值5.2的提取条件,从鱼废料中可以制备得到提取率高达27.93mg/g的牛磺酸,该结果明显高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20.
蚂蚁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铺道蚁(Tetramorium caespitum)为实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蚂蚁蛋白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分别采用碱提蛋白法、盐提蛋白法、Tris-HCl缓冲液提蛋白法等3种提取方法.对其主要条件:不同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固液比以及Tris-HCl液的pH值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提蛋白法的最佳条件为:碱液浓度为1%,固液比为1∶15,浸提时间为60 min,浸提温度为80℃;盐提蛋白法的最佳条件为:盐液浓度为1.5%,固液比为1∶15,浸提时间为60 min,浸提温度为50℃;Tris-HCl缓冲液提蛋白法的最佳条件为:pH值为8.3,固液比为1∶15,浸提时间为90 min,浸提温度为20℃.在这3种方法中,碱提蛋白法的蛋白质得率最高,其次为盐提蛋白法,而Tris-HCl缓冲液提蛋白法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