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土豆皮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各种浓度的土豆皮浸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青霉四种菌种的抑制作用.100%、75%浓度的土豆皮汁液抑菌圈直径较大,抑菌效果非常明显,而50%浓度的土豆皮汁液的抑菌效果则不明显.鉴于土豆皮的抑菌效果.可将其粗制品作为天然防腐剂.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苯甲酸和不同浓度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的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对以上五种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抑菌效果好于苯甲酸.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苏云金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25%,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5%,对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苏云金杆菌对壳聚糖较敏感,黑曲霉对壳聚糖不太敏感.  相似文献   

3.
沙棘米醋对大肠杆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配置浓度为4%、2%、1%沙棘米醋,采用管碟法测定不同浓度沙棘米醋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同时与四环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浓度为4%沙棘米醋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要比浓度为2%、1%沙棘米醋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好,并且与30ug/ml四环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半日花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极性的高低用6种溶剂对鄂尔多斯半日花进行活性物质提取,以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半日花6种提取物对棉花黄萎病菌V43-1、扩展青霉病菌、梨黑斑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差异很大,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综合抑菌效果最好,对棉花黄萎病菌V43-1和棉花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高达100%,对梨黑斑病菌最低也达74%;其次,水煮膏的抑菌率也较高,其他几种有机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明显低于上述两种.不同浓度乙酸乙酯提取物对4种菌的抑菌效果表明,对棉花黄萎病菌V43-1的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抑菌浓鹰约为5g/L.  相似文献   

5.
用盐酸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的复方制剂-福斯停对66株家禽病原菌药敏试验,对55株致病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及禽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传染性浆膜炎和葡萄球菌病的临床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其体外抑菌效果、抑菌浓度、临床治疗效果(治愈率分别为97.7%、92.6%、96%和94%)明显优于氯霉素、氧氟沙星、氨苄青霉素、磺胺制剂.实为目前“高效、速效、广谱、低毒”兽药新产品.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以酒泉枸杞为研究对象,对枸杞多糖进行水解衍生,通过圆滤纸片法和牛津杯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枸杞多糖对4种常见肠道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枸杞多糖对这几种常见肠道致病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菌抑制效果较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抑制效果较弱,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抑菌效果越明显。对于抑制效果强的菌株,枸杞多糖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加入量越多抑菌效果越好;对于抑制效果弱的菌株,枸杞多糖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加入量越多抑菌效果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7.
用Eoehringer Mannheim Biochemica的pAV401探针,以分子杂交的方法鉴定了马铃薯和番茄中的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试验表明当用探针浓度为200ng/ml, β-半乳糖苷酶为100 mU/ml,即酶结合物稀释至1:100时,可以测定出提纯PSTV—RNA最低浓度为390pg/斑点,感染PSTV的马铃薯和番茄叶片汁液最高稀释浓度为1:128。样品提取方法试验表明,以酚法教果为最佳。健康马铃薯汁液对提纯PSTV—RNA鉴定效果无明显影响。样品汁液在稀释前予先变性对提高杂交效果无明显作用。本文对Boehringer pAV401探针检测PSTV的灵敏度,所用探针浓度以及显色系统进行了讨论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利用超声回流法获取不同溶剂(水、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丙酮、环己烷)的黄皮叶提取物,选用滤纸片扩散法进行抑菌试验、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研究黄皮叶提取物对十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丙酮提取物对供试的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四联微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有明显抑菌效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2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3 mg/mL;对四联微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是12.5 mg/mL.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性受温度、pH影响较大,受光照影响不明显.各种溶剂的超声提取物对供试真菌(黑曲霉、青霉、根霉、白色念珠菌)均无抑菌效果.该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黄皮叶的防腐、抑菌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选择苦参碱、槐啶碱、槐果碱、对羟基苯甲酸和阿魏酸5种物质,研究各物质水和丙酮溶液以及不同物质丙酮混合溶液对黄芪根腐病2种主要致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结果表明:不同物质对2种致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不同,同种物质丙酮溶液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水溶液的抑菌效果.3种生物碱对2种致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比较显著,其中槐啶碱丙酮溶液的抑菌活性最强,在质量浓度为1.00 g/L时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43.63%,27.10%,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均为0.062 5 g/L.2种酚酸类物质对2种致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物质丙酮混合溶液对2种致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与单个物质丙酮溶液无明显差异,抑制效果最好的槐啶碱和苦参碱混合液对2种致病菌抑制的EC50为31.62,10.00 g/L,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均为0.062 5 g/L.不同物质的水和丙酮溶液对2种致病菌活性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浓度效应,抑制作用随溶液浓度降低而减弱.  相似文献   

10.
炒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琼脂扩散法测得60℃下浸泡0.5小时的炒青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地抑制效果最佳,炒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制浓度是0.1%,并测得当年炒青的抑菌了好、隔年次之、三年后抑菌作用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姜黄( Curcumae longae rhizoma)乙醇提取液对实验动物皮肤的毒性反应,探讨用姜黄染色标认啮齿类实验动物的可行性。 方法 姜黄粉加入适量 75%乙醇,蘸取上清液标认白化豚鼠,记录随时间而变化的颜色,并用上清液进行多次皮肤刺激性实验、皮肤光毒实验及皮肤变态反应实验。 结果 经姜黄提取液染色标认后第 21 天,动物着色仍清晰可见;皮肤反应评分表明姜黄无明显皮肤刺激性、光毒性及变态反应。 结论 姜黄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其黄色食用染料,适用于染色标认啮齿类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木醋液的综合利用技术,采用GC-MS法分析了小兴安岭松木醋液的有机成分,有机相中有机酸类占42.90%,酚类占26.68%。通过化学法分离木醋液分别得到活性组分有机酸类和[有机酸类+酚类],采用牛津杯法研究木醋液及分离活性组分对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较高浓度下对革兰氏性状不同的细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活性组分[有机酸类+酚类]的抑菌效果普遍高于有机酸类,木醋液的抑菌活性组分是[有机酸类+酚类],以有机酸为主,酚类为辅,木醋液的抑菌效果优于市售化学品类消毒液,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植物基抑菌剂。  相似文献   

13.
6—BA对平菇菌丝体生长及新陈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平菇在马铃薯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一BA,探讨6—BA对平菇菌丝体生长及新陈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6—BA对平菇菌丝体生长具促进作用,而且使蛋白质和核酸含量增加;高浓度6—BA则逐渐显示抑制作用,其最适作用浓度为1.5ppm,而6—BA对平菇菌丝体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药剂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在凉山州冕宁县马铃薯主产区开展了687.5g/L银法利SE、70%安泰生WP、58%甲霜灵.锰锌WP、25%甲霜灵WP四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表明,四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中687.5g/L银法利SE防病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测定土豆中-茄碱的含量,研究烹饪加工对土豆龙葵素含量的变化.通过研究发现,随着土豆皮色逐渐变深,龙葵素含量逐渐增大.表皮含量最高,内层龙葵素含量低.通过削皮能够去掉大部分龙葵素,烹饪热加工前可通过浸泡土豆去掉一部分龙葵素,浸泡的料水比为1∶2,浸泡10 min效果最好.炒制对土豆的龙葵素变化受烹调因素影响不稳定.烤制会使龙葵素含量相对增加,蒸制使龙葵素含量下降约20%.  相似文献   

16.
以五味子甲素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选取大肠杆菌和灰霉菌为实验对象对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果实的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南五味子最佳提取工艺为4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h,提取1次;北五味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5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北五味子总体抑菌效果好于南五味子.五味子果实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灰霉菌有明显抑菌效果,可用于消化吸收系统杀菌消炎药物、食品防腐剂和作物灰霉病防治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大黄抗柯萨奇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大黄1~4#有效提取部位进行了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CVB3)的研究.通过观察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CPE)、MTT法检测细胞活性,作为考核药物抗病毒作用.结果表明:大黄1~4#有效提取部位对CVB3无直接灭活作用,也不能阻止CVB3的吸附,而能抑制CVB3在Hep-2细胞内的的生物合成,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4.7、33.0、33.9、34.3 mg/L,治疗指数(TI)分别为7.2、7.6、7.6、7.2.与病毒唑(IC50=30.6 mg/L,TI=6.6,P>0.01)相当,优于大黄提取液(IC50=48.5 mg/L,TI=4.7,P<0.01).在2.5~120 mg/L范围内1~4#部位与CVB3抑制率呈明显的量效关系(P<0.01),120 mg/L时能完全抑制CVB3在Hep-2细胞内的增殖.所以大黄1~4#有效提取部位安全高效地抑制CVB3在Hep-2细胞中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灭菌的淡水细砂和琼脂平板为基质,研究了不同真菌对松材线虫移行的影响,并从灰葡萄孢发酵液中逐级分离提取各种组分,以滤纸片法分析其中对松材线虫移行起作用的物质。结果表明:病木对松材线虫的诱引力较强,经高压灭菌后诱引能力虽有所下降,但下降不大,说明在病木中对松材线虫起诱引作用的物质并没有因高压灭菌而完全丧失,这与 “吸引物质为挥发性物质”的推测相矛盾;但松树皮对松材线虫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吸引作用,而灰葡萄孢对松材线虫的诱引力一直比较稳定。松材线虫对不同真菌的选择性强弱依次为:灰葡萄孢、盘多毛、酵母、空白(CK),证明灰葡萄孢是其中对松材线虫最具吸引力的真菌。灰葡萄孢菌液经葡萄糖凝胶LH-20柱层析分离后的生测结果说明,灰葡萄孢菌液的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胞外有机相(乙酸乙酯相)中,可能是醇溶性化合物。但随着混合物的逐步分离,对松材线虫的吸引力和稳定性逐渐降低,证明对松材线虫的吸引活性是灰葡萄孢菌液的胞外有机相中几种物质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龙爪果提取物在烟草中的加香应用罕有文献报道,因此比较了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的龙爪果提取物在卷烟中的加香效果,结果表明,70%醇(体积分数)提取物的加香效果最理想。为了解其在卷烟燃吸时对烟气的贡献,将龙爪果70%醇提物在模拟燃吸条件下进行热裂解,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裂解产物。结果表明,龙爪果70%醇提物的裂解产物主要包括:有机酸类化合物26.68%、呋喃类化合物15.79%、吡喃类化合物7.75%、醇类化合物12.33%、酮类化合物9.56%、吡咯类化合物4.78%。这些化合物可降低烟气刺激性,使烟气柔和细腻,丰富和增浓烟气,提升香气质和香气量,对卷烟产品的品质提升有明显作用。因此,龙爪果70%醇提物可用于烟草产品的开发中。  相似文献   

20.
以时间、温度和料液比3个单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确定葛根中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条件为:m(料)∶V(液)=(1∶40)g/mL,60℃浸提3h,葛根粗提率为82%,黄酮提取率最高为18.04%.以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线虫)为模型,考察质量浓度分别为1,2,5 mg/mL黄酮提取物对线虫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在35℃培养12h,1mg/mL黄酮提取物喂食线虫的存活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即黄酮提取物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