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了模拟企业员工行为,设计了一套定性模拟方法。从复杂管理领域的各种现象中归纳振荡-均衡规律,即员工工作行为的选择,是受社会场引力和代价引力的吸引,而出现了振荡,并逐渐达到均衡的过程。借鉴Q SIM和因果关系图方法,设计了变量、变量间作用关系和两种引力的表述方法。基于此设计了振荡-均衡定性模拟方法,包括状态转换规则、过滤原理和模拟引擎。M atlab6.10和VB6.0用来编程实现引力的表述、区间转换和模拟结果的显示。对该方法进行了确认,并用于一个员工管理策略选择的示例,通过确认和应用的反复实验,表明本文的定性模拟方法能够描述和预测员工工作行为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基于元胞自动机间距识别的员工行为模拟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实现复杂管理系统的模拟,根据组织和员工行为的特点,通过改进传统的元胞自动机(CELLULARAUTOMATA,简称CA)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CA间距识别的定性模拟方法,用于研究组织行为与员工行为的互动变化过程.由一定数量员工组成的企业被视作社会场,元胞之间的距离用于描述社会场中的各种引力,这种间距也用于描述企业的管理措施、评价员工行为的表现.基于这种间距识别方法,设计了元胞的移动规则和模拟引擎.最后给出一个企业车间例子,将文中所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措施的策略选择.确认和应用中的模拟结果说明,该方法可用于预测员工的两类行为(员工忠诚度和员工凝聚力)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管理者-人群心理归顺博弈定性模拟原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胡斌  董升平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12):2813-2816,2820
为实现复杂管理系统的定性模拟,研究了管理者-人群行为相互影响过程的定性模拟原理。从博奕角度分析该过程,提出心理归顺博弈和心理安全均衡的概念;利用BP神经网络表述心理安全均衡;基于模糊数学和QSIM算法,实现定性变量的表述;基于因果关系图,设计管理者与人群之间的作用关系的表述方法,以形成博弈策略空间;集成上述方法,设计博弈过程的定性模拟步骤;本文还用VB6.0和Madab6.10实现了部分方法,用于企业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甄选,模拟结果说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复杂管理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以最小化移动银行营销费用、最大化用户使用行为为优化目标,建立可描述一般性受当前影响因素状态约束的移动银行用户使用行为决策问题的优化模型,并提出实证关系驱动的定性模拟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移动银行使用意愿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问卷,使用SPSS的统计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得到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QSIM算法驱动因素间交互关系的动态演化,结合BP神经网络训练目标函数,从而寻找用户行为趋于稳定时的最佳决策变量组合,并利用波动-均衡现象,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算例分析表明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能为移动银行推广的实时优化决策提供支持,结果表明:商家声誉和感知风险对用户使用意愿影响显著,但感知风险影响程度已经降低.  相似文献   

5.
结合我国交通规划实际,研究基于活动的出行行为动态模拟方法,用一系列具有时间维和空间维的能调查得到的特征变量来描述出行行为 ,并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其进行模拟.重点研究模拟模型的建立和模拟的方法及过程,最后应用该方法模拟辽宁省某市城市居民的出行行为.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模拟模型误差较小,能准确反映出行行为.  相似文献   

6.
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行为在外部环境变化和成员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下,在整体层次上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确定性。用定性模拟的方法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行为规律进行了研究。结合QSIM算法和因果推理方法,对供应链成员企业行为进行了定性模拟,设计了环境变量和决策变量与成员企业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表达方法,给出了定性模拟的模拟规则和模拟机制,得出了不同类型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行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MGM(1,m)模型和GM(1,N)模型均未能反映多个系统行为变量在多个因素变量影响下的模拟预测问题,本文根据两个模型各自特点对传统MGM(1,m)模型和GM(1,N)模型进行拓展,构建了灰色MGM(1,m,N)模型.研究该模型的建模机理及过程,并解决在多个因素变量的影响下多个系统行为变量的模拟预测问题.最后,将三种模型应用于雾霾的模拟预测中,结果表明,MGM(1,m,N)模型预测精度高于传统的MGM(1,m)模型和GM(1,N)模型,这主要是由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和反映多个系统行为变量受多个因素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探讨三维体数据模型的快速真实感变形模拟和绘制方法。该方法用离散的质点-弹簧模型具有物理真实感地模拟变形过程;利用FFD从离散质点的运动信息插值求得体数据空间任意点的变形;而将重采样和绘制过程融为一体的光线虚拟弯曲技术和光线提前终止技术则避免了将大量无用计算,使变形和绘制速度明显提高;根据局部变形的连续线性特性提出了光照修正算法,算法实现简单,算出的光照浓淡变化具有高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9.
羊群行为是否加剧股票价格波动,已有研究甚至给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假定交易者买卖观点的转变主要受其对股票基础价值认知和其他交易者行为的影响,本文构建描述市场平均投资态度和股票价格变化的数学模型,利用离散动力系统的相关理论研究模型的稳定性,并根据金融市场稳定与否对羊群行为程度进行界定.研究结果表明,在轻度羊群效应区间内,股票价格相应地呈现微幅周期波动;在中度羊群效应区间内,股票价格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阻尼式波动后收敛至均衡价格,并且在此区间中存在最优的羊群行为,它促使股票价格以最快的速度逼近均衡价格;而在重度羊群效应区间,股票价格发生大幅的非理性波动,可以导致股市严重泡沫和金融危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向量FIGARCH过程的持续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协同持续是协整概念在时间序列二阶矩意义上的体现,主要讨论条件方差过程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基于脉冲响应分析给出分数维波动持续和协同持续的定义,并研究了一类范围更广的模型族——FIGARCH过程的持续性问题。最后,运用双变量FIGARCH模型对我国两大证券市场的波动持续性进行检验,实证表明其波动行为存在分数维协同持续现象,这为动态金融风险规避策略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韩震  朱园坤  徐萌 《系统管理学报》2021,30(5):1016-1023
随着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选择高铁还是民航出行,已经成为旅客出行行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对此类旅客出行决策进行仿真建模,能够更加系统、清晰地描述旅客特征以及高铁和民航间竞争态势的演变。首先,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引入时间敏感性和价格敏感性潜变量,构建了高铁和民航旅客出行意愿的多指标多因果模型;其次,将模型中的外生变量和潜变量加入出行决策效用函数中建立仿真模型。结果表明,在时间和价格的敏感性分析中价格敏感性对于旅客出行行为的影响开始于500 km,远早于时间敏感性。在选择高铁民航出行的决策情境下,依据时间敏感性和价格敏感性能够有效划分旅客群体。Ⅱ类旅客相对于其他旅客更愿意提高时间成本,降低经济成本,Ⅳ类旅客则相反。相比Ⅰ、Ⅱ类旅客,Ⅲ、Ⅳ类旅客对于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转换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反映物流方案选择过程中决策者期望和行为的特征,提出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和混合多属性决策理论的物流方案选择方法。该方法首先考虑决策者的心理行为因素,将决策者对物流方案中每一个属性的期望作为相应属性的参照点;其次,根据已设定的参照点,将具有清晰数、区间数和语言短语3种信息形式的决策矩阵转化为相对于参照点的益损决策矩阵;最后,考虑决策者对待收益和损失的不同风险态度,依据累积前景理论计算各个方案的综合前景值,进而根据各个物流方案的综合前景值确定其优先度。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多属性群决策的需求优先级排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应用到需求优先级排序中,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调整的需求评价方法.将基于价值的需求工程理论和自适应方法学集成到需求优先级排序过程中,选取需求的重要性、风险和实现成本作为评价属性,在各专家主观决策的基础上,以个体决策结果和群体决策结果的偏离程度作为调整的依据,对个体决策结果进行调整,进而得到新的群体决策结果.给出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设计人员在协同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行为以及过程管理中的典型问题,首先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和多主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理论建立了面向主体的协同产品开发过程动态仿真集成模型,该集成模型主要包括4大部分:设计主体,管理主体,环境对象(任务、资源和产品信息)以及动态仿真系统的功能模型.其次,介绍了动态仿真系统的 开发方法,并对仿真流程、类的封装及各主要函数的调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对某摩托车发动 机开发项目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面向主体的动态仿真能为协同产品过程管理提供科学 和量化的决策依据,同时,为该过程中人员的行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Traditional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theory assumes that decision variables are regarded as inputs or outputs, and no variable can play the roles of both an input and an output at the same time. In fact, there exist some variables that work as inputs and outputs simultaneously and are called dual-role variables. Traditional DEA models cannot be used to appraise the performance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 containing dual-role variabl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tion systems comprising dual-role variables, and proposes a DEA model integrating dual-role variables. Finally the proposed model is illustrated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university departments.    相似文献   

16.
基于证据理论的软件开发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将软件开发过程分解为分析、设计、实施阶段,根据决策者对每一阶段的技术风险、费用风险、进度风险的确信度,给出了一种基于Dempster-Shfer证据组合理论的风险评估方法.从而,将软件开发过程中影响风险的多种不确定性定性指标转化为确定的定量指标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企业激励的现有研究方法过于概念化,不能从理论上说明具体激励措施的运用过程及效果.在一般激励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激励可传递的特点,提出激励传播理论,考虑时间延迟、信息失真和行为突变等因素改进元胞自动机模型,对企业员工激励传播过程进行元胞自动机建模并开发模拟系统,就该过程及其对企业内部群体的影响进行模拟实验,模拟结果证明了企业员工群体激励传播效应的存在,并说明如何通过模拟实验来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以改善企业员工激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专家决策带有犹豫性和偏好性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概率犹豫-直觉模糊熵和证据推理的决策方法。在概率犹豫模糊集和犹豫直觉模糊集的基础上,考虑专家偏好,提出一种新的概率犹豫-直觉模糊集,对混合型属性的决策信息进行统一描述;基于犹豫熵和直觉模糊熵,提出概率犹豫-直觉模糊熵对决策信息的犹豫性和不确定性进行测度,并确定属性权重;采用证据推理算法进行属性信息的集结,并基于效用理论对方案进行排序。通过算例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得到的决策结果更为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