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当代小说叙事话语范式初探》借鉴西方叙事学理论,比较、分析了它们的优劣,并提炼出“叙事话语范式”的理论框架,对整个中国当代小说的历史流变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开创性地将当代小说进行叙事学的概括与分析,对当代小说乃至文学史的重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首先界定外语法律课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的概念和内涵及技能构成,然后明确大学外语法律课程与法学双语课程的区别,从创新型人才导向、外语本位、多模态教学、构建教师队伍等方面提出关于外语法律课程设置的若干思考和建议,旨在通过大学外语课堂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实现法律意识、法制观念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3.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范式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理论、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和途径.中国计量学院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型质检工程技术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4.
随着学生外语学习能力的普遍提高和对素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倡导,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越来越受重视。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在语言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扩宽了教师、学习者的视野和课程建设的途径。因此,构建网络语境下的新型语言学习课程范式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这种范式在不断的实践和改革中逐步完善,将促进学习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保障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欧洲"奥斯维辛"以来,当代西方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促成了西方文论中富于学术价值的理论范式转向,包括哲学思维方式转向、认识论转向、语言论转向、文化转向、批评范式转向、人类学转向等,探讨这些发展与变化的因由,梳理其增殖、交叠与对话关系,论析其重要范畴的生成和理论话语的学术价值,进而选择其中国化的一些重要维度进行跨语境研究,对于理解西方文论的特质和建构当代文艺理论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该文首先指出“定性”和“定量”是现代学科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接着对艺术设计研究和教学中运用“定量”范式的现象提出建议。文章认为“定性”范式在艺术设计研究和教学中更为重要,在艺术设计研究和教学中不应忽视“定性”范式。  相似文献   

7.
语言与文化、政治的关系密切。语言不仅体现文化、政治,同时也被二者塑造,因此文化和政治通常是语言修辞编码的动因。中国是尊“礼”的“礼仪之邦”,行“礼”必要言“礼”,汉语中包含有许多“礼”字的修辞话语和众多的“礼X”的词语。以佛教词汇中的“礼X”词语和政治话语场中的“礼”字修辞编码行为为例分析它们背后的文化和政治修辞动因。  相似文献   

8.
“制度与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古典文学研究的热点.其研究范式的形成,源于西方文学社会学理论与“知人论世”的中国学术传统的交互作用.“制度与文学”范式推动了古典文学研究,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本文提出突破当前研究困境的两种方法,一是坚持文学本位,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开掘新论题;一是加强“制度—文化—文学”与“制度—文人—文学”双线交错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邢龙昌  牟云菲 《科技资讯》2014,(34):248-249
口译能力是外语专业学生很重要的技能。对于口译译者来说,影响他们口译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种。我们把这些因素分成两大类:来自语言本身的因素和来自语言外的影响因素。该文通过以波赫哈克为首的一批西方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者创建的话语互动模式理论,来分析影响口译活动特别是交替传译的非语言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帮助口译者达到理想的口译与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结合比彻的“修辞形势”理论中“缺失”这一概念,从外宣翻译“清楚传递事实”的本质出发,通过实例分析,阐明在外宣翻译这种特殊修辞话语中也要紧记“缺失”、恰当填补“缺失”,从而充分发挥译文的修辞力量,在西方受众中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从正式提出到现在已历经十年时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市场经济多元化为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问题,从理论层面阐释了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人才改革的意义,并针对目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实践探究。提出了强化语言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和夯实实践教学等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2.
注重培养多学科、跨领域又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乃是当今外语人才培养的发展形势。通过了解外语类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提出培养机制的创新的必要性,并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理念方法、师资质量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提高外语类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外语非通用语人才跨国培养模式存在着刚性过强、学生话语权缺失等不足;应以高等教育新价值观为指导,更新教师教育思想观念,增强学生的话语权,设计更为柔性的培养模式、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制度,以促进外语非通用语专业学生更具个性、更有创造力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日新月异的涉外经济文化交流使外语人才需求变化不断,而高校外语专业布局调整相对滞后,致使外语人才结构性过剩和短缺现象严重。通过对温州市外语人才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温州高校外语专业设置情况的综合分析,探讨外语人才需求与专业布局间存在的问题,从语种分布、专业方向、办学层次、招生规模等方面提出调整专业设置的参考建议,以期高校外语专业布局适时合理对接当地外语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5.
国际化背景下土木工程(国际班)培养方案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培养国际化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借鉴国外相关学校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整合专业的课程体系,通过科学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全英文教学的国际班)人才培养方案,以探索在国际化背景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课题的研究情况,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高职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总结了杭州旅游业外语类人才素质要求的现状以及西湖申遗成功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影响.发现业界更看重外语类人才的非智力因素。申遗成功后杭州旅游业对外语类人才的数量需求变化不大,但质量要求有所提高,小语种复合型人才广受欢迎。对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外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外语素质不仅包括良好的外语知识,而且还包括外语知识的运用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创新能力。浙江科技学院执行中德联合培养项目,其德语教学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在国外的继续学习能力为目标,在10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外语素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市场为导向——探讨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如何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是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的问题。高职院校只有结合学院特色和地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切入点,制定与市场变化发展相一致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训安排,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的成功,得到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20.
根据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调研并分析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对汽车材料类课程进行改革,提出了创新性的"立足特色、覆盖全面、靠近前沿"的课程体系、逐级递进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和全新的考核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教学实践检验,该改革实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