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长效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并左室肥厚对血浆脑钠素(BNP)的影响,为临床选择降压药提供更客观的依据.方法:①比较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无左室肥厚及健康对照组BNP浓度的差别;②选择左室肥厚组作为随访对象,予以长效钙拮抗剂治疗(6±3)月,比较BNP、左室质量指数(LVMI)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①高血压并左室肥厚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和健康对照组(P<0.001);②高血压患者血浆BNP与LVMI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551,P<0.001);③使用长效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6±3)个月,血浆BNP水平和LVMI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长效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能显著降低患者BNP水平,能够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采用平行随机单盲观察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别给予生脉注射液(20例)和硝酸制剂治疗(20例)20天,计算治疗前后QTd和QTcd(校正后QT间期离散度),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显著降低QTd和QTcd.  相似文献   

3.
天童植被演替过程中环境因子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童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中,凋落物质量的变化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的主要因子.凋落物层土壤动物群落总密度与凋落物C/N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681, P<0.001),与总磷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r=0.762, P<0.001), 但类群总数与各养分含量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0~15cm土层中土壤动物群落总密度与土壤有机质(r=0.457, P<0.05)、总氮(r=0.463, P<0.05)和总磷(r=0.564, P<0.01)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类群总数与总氮(r=0.528, P<0.01)和总磷(r=0.632, P<0.001)显著正相关.主要土壤动物类群密度与各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同:凋落物中螨和跳虫与凋落物总氮、总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而土层中的跳虫却与土壤各养分含量间表现出不明显的负相关,螨与土壤总氮、总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膜翅类与凋落物和土壤总磷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凋落物层综合类、土层线虫、线蚓和鞘翅类分别与凋落物和土壤各养分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苯那普利(洛汀新)是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为了研究其降压作用.我科观察了88例高血压病患者在苯那普利治疗4周前后的血压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对降低舒张压效果更佳.现将该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之疗效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冷冻致慢性肾衰模型比较苯那普利及氯沙坦的疗效.方法 用液氮冷冻大鼠肾建立慢性肾衰模型,采用临床诊断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水平,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采用G250法测定24h尿蛋白量(UP·d-1),并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比较假手术组、模型组、苯那普利治疗组及氯沙坦治疗组动物上述指标的差别.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1周出现肾功能损伤,并持续至造模后4周;血浆ANGⅡ水平在造模后1周升高,以后逐渐下降;造模后4周部分肾间质及少数肾小球出现病理改变.苯那普利及氯沙坦治疗组对BUN及Src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UP·d-1水平,其缓解尿蛋白作用,氯沙坦略好于苯那普利.苯那普利在造模后1至2周血浆ANGⅡ水平较模型组降低.病理检查结果表明,苯那普利组动物肾脏病变程度较模型组略轻.氯沙坦组动物肾组织基本病变同模型组.结论冷冻大鼠肾可引起肾功能损伤,在缓解尿蛋白方面,氯沙坦略好于苯那普利,对肾小球病理改变的影响,苯那普利略好于氯沙坦.  相似文献   

6.
以149只繁殖母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繁殖性能和胎盘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羊繁殖性能(窝产羔数、出生窝重)与子叶密度呈中度负相关(r=-0.541,r=-0.529),与胎盘重、子叶重、子叶均重呈中度或高度正相关(r=0.881,r=0.916;r=0.852,r=0.864;r=0.612,r=0.687).胎盘效率与子叶重呈中度正相关(r=0.587).经产母羊组在胎盘重、子叶重、子叶均重方面,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初产母羊组(p<0.05或p<0.01),但在子叶密度方面极显著的低于初产组(p<0.01).不同产羔类型组别间的胎盘子叶密度随窝产羔数的增加而降低,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表明山羊的繁殖性能与胎盘重、子叶重呈高度正相关,与子叶密度呈中度负相关;随着母羊窝产羔数的增加,胎盘效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子叶密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测定53例妊娠晚期妇女血清和胎儿脐血清叶酸,维生素B_(12)锌、铜和铁值。显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母体血清维生素B_(12)呈正相关(r=0.335,P<0.05),与其自身脐血清叶酸,锌和铁值均呈正相关(r=0.431,P<0.01;r=0.321,P<0.05;r=0.482,p<0.01)。说明本地区妇女妊娠期此类营养物质无明显缺乏,不必常规补克,而应制定合理的孕妇膳食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白介素1β基因5ll多态位点与血管紧张素1转化酶抑制剂-苯那普利疗效的相关性,对中国安徽省霍邱(n=594)和岳西(n=352)两地区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用苯那普利连续治疗15天,其间测量患者的血压和收集患者血样.用聚合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所有患者的白介素1β(-511)多态位点进行了基因型分析,并用线性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白介素1β(-511)基因型与苯那普利疗效的相关性分析.在线性回归模型中,将病人治疗15天前后血压差值当作一连续变量,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将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当作二分变量进行分析.在回归分析中,对一些混杂因素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两种模型研究结果均发现:白介素1β(-511)基因型与两地区患者服用苯那普利15天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压幅度没有相关性。该结果提示白介素1β(-511)多态性可能不会对苯那普利的疗效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6月龄雄性SHR和Wistar大鼠各10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小动物高频超声检测仪通过二尖瓣血流频谱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技术测定左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结果:血清脂联素水平SHR显著低于Wistar大鼠[(11.18±0.37)、(13.43±0.58);P0.01];E/A和E'/A'SHR显著低于Wistar大鼠[E/A:(2.21±0.23)、(2.77±0.24);P0.01和E'/A':(0.56±0.13)、(1.46±0.11);P0.01];E/E'SHR显著高于Wistar大鼠[(30.17±1.78)、(21.15±1.44);P0.01];DT和IVRT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SHR血清脂联素水平与E/A、E'/A'呈显著正相关(r=0.828,P=0.003;r=0.720,P=0.019),与E/E'呈显著负相关(r=-0.845,P=0.00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血清脂联素水平能分别进入以E/A、E'/A'和E/E'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中.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超声指标显著相关,其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普通小麦×黑麦杂种F_1~F_6代的减数分裂时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花粉育性和结实率进行了调查。对观察资料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1)杂种在F_1~F_5代间的减数分裂异常率的差异极显著(P<0.01);(2)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异常率有显著差异(P<0.05);(3)减数分裂异常率与自交代数、花粉育性之间呈强负相关(r=-0.9327;r=-0.9352),花粉育性与结实率之间呈强正相关(r=0.880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血压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的关系及阿替洛尔对其影响.方法 102例高血压病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划分为左室肥厚组68例,无左室肥厚组34例,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QTd,QTlcd测定.随机选出50例行常规降压治疗,另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替洛尔,血压降至理想水平4周后复测QTd,QTlcd.结果 1)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QTd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及健康者;2)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程度与QT离散度呈正相关;3)阿替洛尔治疗后QT离散度明显缩小;4)阿替洛尔治疗4周后心肌肥厚无明显逆转.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增加有关;阿替洛尔可明显缩短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QT离散度,而减少心脏病事件发生率,长期应用可能因逆转左室肥厚而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依那普利24周,观察服药前后血清瘦素水平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变化。结果与服药前相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清瘦水平及LVMI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依那普利患者可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改善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认知功能的变化以及与精神症状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37例,给予利培酮治疗3个月,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qu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及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ATRICS consesuscognitive battery,MCCB)分别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方法研究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认知功能的变化以及与精神症状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的处理速度(P 0. 01)、工作记忆(P 0. 01)及推理与解决问题能力(P 0. 01)均较治疗前显著性升高,言语学习和记忆、视觉学习和记忆及社会认知功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治疗后患者PANSS总分(P 0. 01)、阳性症状评分(P 0. 01)、阴性症状评分(P 0. 01)及一般病理症状评分(P 0. 01)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认知功能中处理速度(r=0. 55,P 0. 01)及工作记忆(r=0. 42,P 0. 05)的改善与阴性症状的缓解正相关,与总症状、阳性症状及一般病理症状的改善无相关性,推理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改善与总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病理症状的改善均无相关性。可见急性期药物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中的处理速度、工作记忆及推理与解决问题能力,处理速度及工作记忆的改善与阴性症状的缓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选择 8 6例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 ,按心脏超声心动图分为左室肥厚组 (A组 )和非左室肥厚组 (B组 )进行比较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并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洛汀新进行治疗观察 .结果表明 :A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B组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而治疗前与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及Lown’s分级危险性为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洛汀新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程度缩窄腹主动脉对Wistar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建立大鼠心衰模型。方法 将Wistar 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缩窄腹主动脉直径至0. 45 mm,C组缩窄腹主动脉直径至0. 7 mm,术后观察大鼠生存情况、精神状态等一般情况,在4周和8周分别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 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和射血分数(LVEF),并取 标本测量左心室质量指数LVWI、心/体比、肺/体比,评价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术后A组存活率为100%、B组存活率为55%、C组存活率为70%>;4周时B组IVSD、LVPWd、LVEDd、LVEDs、LVEF与A组和C组均有显著差异(P 0. 05)。8周时B、C两 组IVSD、LVPWd、LVEDd、LVEDs、LVEF与A组相比差异显著(P <0. 05) ;8周时LVWI、心/体比、肺/体比B组和C 组分别与A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C组与B组相比LVWI、心/体比有显著差异(P <0. 05),肺/体比差 异极显著(P<0.01)。结论 腹主动脉缩窄至直径0. 45 mm比缩窄至0. 7 mm心衰成模所需时间短,成模效率高, 是建立大鼠心衰模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大白兔左室肥厚模型左室舒张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40只大白兔分别给予假手术、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缩窄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干预,于术后4周和8周应用传统的超声心动图方法和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检测不同处理家兔的心脏,测量常用心功能参数,于心尖四腔切面记录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记录心尖四腔切面的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图像,脱机分析左室侧壁所对应的二尖瓣瓣环处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和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Va),并计算Ve/Va.结果左室肥厚组实验8周时,室壁增厚,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大,左室心肌重量增加,与假手术组同期和本组4周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伊贝沙坦组实验8周时左室心肌重量与左室肥厚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室肥厚组Ve/Va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伊贝沙坦组Ve/Va与左室肥厚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能够定量评价大白兔左室舒张功能,比传统方法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性别、孕周、出生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及胎盘重量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脐血瘦素水平,共测定了46份样本,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与新生儿性别、孕周、出生体重、身高、体重指数BMI(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单位为kg·m~(-2)及与胎盘重量等的关系。结果:脐血瘦素水平与出生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及胎盘的重量有着显著性相关,而男女性别间脐血瘦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孕周、出生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及胎盘重量有密切关系,临床测定脐血瘦素水平对预测胎儿出生体重和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变率评价大白兔左室肥厚模型左室局部舒张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40只大白兔分别给予假手术、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缩窄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干预,于4周和8周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常用心功能参数,于心尖四腔切面记录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记录心尖四腔切面的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图像,脱机分析后室间隔基底部舒张早期峰值应变(SRe)和左房收缩期峰值应变(SRa),并计算SRe/SRa.结果 左室肥厚组实验8周时,室壁增厚,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大,左室心肌重量增加,与假手术组同期和本组4周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伊贝沙坦组实验8周时左室心肌重量与左室肥厚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室肥厚组SRe/SRa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伊贝沙坦组Ve/Va小于1的大白兔数量明显少于左室肥厚组.结论 应变率曲线能够直观反映大白兔局部心肌舒张功能状况,是评价动物模型左室局部舒张功能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时,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以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后对血压的影响。方法:23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口服罗格列酮(文迪雅)4mg~8mg,1次/日。治疗前后测定BMI、血压、HbA_(1C)、FBG、PBG、FINS、PINS,并按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罗格列酮治疗12周后,BMI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压治疗后明显下降,降压幅度达(6.75±0.03)/(7.25±0.53)mmHg,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治疗后HbA_(1C)、FBG、PBG、FINS、PINS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治疗后HOMA-IR下降,IAI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INS/FBG无显著性差异。(4)我国老年患者使用罗格列酮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较好。结论:罗格列酮治疗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能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改善IR,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且其安全性、耐受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血清瘦素在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患者体内的变化及其意义,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了所有受试者的血清瘦素水平,选取OHS组23例、肥胖OSA组40例、非肥胖OSA组14例、单纯肥胖组6例和正常对照组10例。比较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血清瘦素水平和多导睡眠参数,分析肥胖各组的血气分析结果。对瘦素与其他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分析其对OHS的诊断预测。结果表明OHS组BMI、颈围明显高于其他组。OHS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其他各组,且各组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 0.05)。血清瘦素水平与BMI、颈围、腰围、臀围、Pa CO_2、动脉血HCO_3~-呈正相关,与Pa O_2呈负相关。BMI、颈围、腰围和血清瘦素水平对OHS具有诊断预测作用。可见OHS组血清瘦素水平较肥胖OSA组、单纯肥胖组明显升高,除了肥胖因素外,OHS本身也可成为血清瘦素水平升高的原因,血清瘦素水平的升高可以作为OHS的诊断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