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Cd^2+(aq)与FeO^2-4(aq)的平衡浓度,计算出CdFeO4在298K时的K^osp常数和热力学函数△H^of,△G^of,S^0分别为9.16*10^-10,-596.81kJ.mol^-1,451.31kJ.mol^-1,15.62J.mol^-1.K^-1。  相似文献   

2.
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人发及粮食中的痕量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pH4.0 的弱酸性介质中Fe(Ⅲ)对过氧化氢氧化日落黄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提出一种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研究了该方法的适宜反应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9.1×10- 7g/LFe(Ⅲ),线性范围为0~1.25μg/25m lFe(Ⅲ),方法用于人发及粮食中痕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Sr^2+与FeO^2-4(aq)的平衡浓度,计算出SrFeO4在298K时的K^ ○SP常数和热力学函数ΔH^○f,ΔG^○f,S^○分别为2.02×10^-10,-1067.78kJmol^-1,-936.48kJmol^-51,51.90Jmol^-1.K^-1用SrSO4作参比,对所用方法的可靠性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氮三乙酸根合铁(Ⅲ)络合物(Fe^ⅢNTA)(在20.0℃、I为0.5mol·kg^-1(NaClO4)及pH值1 ̄2的条件下)对光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体系酸度的增加或激发光频率的增大,Fe^ⅢNTA的光稳定性下降;游离的Fe(Ⅲ)存在会使Fe^ⅢNTA的光稳定性增强;混配络合物的生成亦会使较低频率单色光照射下的Fe^ⅢNTA稳定性下降。还讨论了本体系中Fe^ⅢNTA的光致分子内氧化  相似文献   

5.
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氨水介质中,痕量铁(Ⅲ)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罗丹明B褪色的新指示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铁(Ⅲ)的新方法。方法的灵敏度为1.82×10 ̄(-10)gFe(Ⅲ)/ml,测定范围为0—0.8μgFe(Ⅲ)/25ml。用于测定人发及水中痕量铁(Ⅲ),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硅基取代环戊二烯基二羰基铁负离子[η^5-RC5H4Fe(CO)2]^-(R=SiMe3,I;Si2Me5,Ⅱ)与铁碘化合物(η^5-C5H5)Fe(CO)2I反应,除得到新的Fe-Fe化合物外,还分离到另两种母体Fe-Fe化合物;桥连化合物(η^5,η^5-C5H4SiM32OSiMe2C5H4)[Fe(CO)2I]2(6)与铁负离子[η^5-C5H5Fe(CO)2]^-(Ⅲ)的反应,仅分离到各  相似文献   

7.
该文研究了烷左膦酸单-2-乙基己酯从稀硫酸溶液中萃取铁伯机理和萃取平衡时间,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推断了萃合物可能的分子结构,研究表明,萃取机理与溶液中铁离子的存在形式有关,Fe^3+、Fe(SO4)2^-和Fe2(OH)4^2+皆可参与萃取。当pH值小于1.5,铁离子浓度不大于0.01mol/L时,主要为Fe^3+,Fe(SO4)2^-参与的2种萃取机理,萃取平衡时间分别约为10mi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用N-苯基-3-羟基-2-乙基-4-吡啶酮(HL)为配体合成了Fe(Ⅲ)型配合物,并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6767(5)nm,b=1.219(3)nm,c=1.730(1)nm;β=93.31°;V=3.530(8)nm^3,Z=4,Dc=1.382g/cm^3。结构分析表明Fe处于三个N-苯基-3-羟基-2-乙基-4-吡啶酮的6个氧原子的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  相似文献   

9.
采用比色法,荧光和吸收光谱法研究了N-2,4-二羟基苯甲醛氨基葡萄糖希夫碱(DG)的铜(Ⅱ)锌(Ⅱ),钴(Ⅲ),铁(Ⅲ)配合物(MDG)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NA的作用,结果表明,CuDG,FeDG和CoDG能显抑制超氧离子自由基的生成,抑制能力CuDG〉FeDG〉CoDG〉ZnDG此外,配合物CuDG和CoDG可与DNA有效结合,结合常数(K。)值分别为3.03×10^4mol^-1.L和1.  相似文献   

10.
研究5-Br-PADN与铁(Ⅲ)的显色反应,在pH9.0 ̄9.4范围内,当有10%SDS存在时,铁(Ⅲ)与5-Br-PADN形成1:4的稳定配合物。λmax为534nm,ε为5.13×10^4L·mol^-1·cm^-1,铁(Ⅲ)浓度在0 ̄12.5×10^-4g/L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用双峰双波长法测定茶叶中痕量铁(Ⅲ),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在0.05mol/LNH4Cl溶液中,环丙氟哌酸与Cr(Ⅲ)发生络合反应,产生一个灵敏的还原波,峰电位为-1.640V(vs.Ag/AgCl)还原峰导数峰高与Cr(Ⅲ)在1×10^-7~1×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文还用多种电化学方法和技术详细研究了Cr-CPFX的极谱伏安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波为络合吸附波,本文还测定了络合物的络合比和稳定常数,提出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了在新两性表面活性剂N-[N'-(羧乙基)-N'-(2-羟乙基)氨乙基]月桂酰胺钠盐(CEHEAELA)和十二醇氧乙醇聚氧乙烯23醚(Brij-35)存在下,铁(Ⅲ)与邻硝基苯基荧光酮(O-NPF)的显色反应。在pH6.0~9.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Fe(Ⅲ)与O-NPF形成1:3的桔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8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80达1.40×10^L.mol^-  相似文献   

13.
四甲基环戊二烯与五羰基铁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6h,即生成标题化合物1,1与碘在氯仿中反应生成Fe-Fe键断裂的铁碘化物(C5HMe4)Fe(CO)2I2,1与氯化汞反应生成Fe-Fe键断裂的铁氯汞化物(C5HMe4)Fe(CO)2HgCl3和铁氯化物(C4HMe4)Fe(CO)2Cl4.1与氯化亚锡反应仅分离到铁氯化物4.以元素分析,IR和1HNMR谱表征了化合物1~4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Fe(Ⅲ)-磺基水扬酸-间硝基苯基荧光酮-吐温-80 体系的显色反应条件,在pH8.8~10.8 的氨性介质中,络合物的λm ax = 605 nm ,ε= 1.40×105 L·m ol- 1 ·cm - 1 ,稳定时间为2 h,络合比为Fe(Ⅲ)∶Sal∶m -NPF= 1∶1∶2,Fe(Ⅲ)在0~7.0 μg/25 m 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10- 6 ,方法简便,再现性好,灵敏度高,在掩蔽剂存在下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牛肝粉和大米标样中的微量铁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硫酸介质中,草酸存在下,痕量铁(Ⅲ)催化氯酸钾氧化番红花红T褪色的新指示反应及动力学条件,建立了动力学直接测定痕量Fe3+的方法.方法的灵敏度为3.3×10-10Fe3+/ml,测定范围0~0.4μg/ml,操作简便、快速.用于测定人发中的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将还原型辅酶Ⅰ(NADH)还原Fe3+生成Fe2+的化学反应与Fe2+催化溶解氧氧化Luminol的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同时采用试剂固定化技术将体系中的分析试剂Fe3+及Luminol全部电价固定在离子交换柱中,建立了一种测定还原型辅酶Ⅰ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法对于NADH响应的线性范围为1.0×10-7~1.0×10-4mol/L,检出限为5.5×10-8mol/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1.0×10-7mol/L,n=7).  相似文献   

17.
用FT-IR、UV-Vis和XPS等分子光谱和电子能谱方法研究了铜在Fe(CN)^3-6溶液中的腐蚀过程,表面膜的形成及其改性。结果表明,腐蚀膜主要由Cu^1+4Fe^Ⅱ(CN)6(大量)和Cu^2+2Fe^Ⅱ(CN)6(少量)组成,并夹杂有K4Fe(CN)6和K3Fe(CN)6;  相似文献   

18.
四甲基环戊二烯与五羰湛铁在二甲苯中加热回流6h,即生成标题化合物1,1与碘在氯仿中反应生成Fe-Fe键断裂在铁碘化物(C5HMe4)Fe(CO)2I,2,1与氯化汞反应生成Fe-Fe键断裂的铁氯汞化物(C5HMe4)Fe(CO)2HgCl3和铁氯化物(C5HMe4)Fe(CO)2Cl4.1与氯化亚锡反应仅分离到铁氯化物4.以元素分析,IR和HNMR谱表征化合物1~4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剂中的Fe(I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剂中的Fe(Ⅱ)含量,结果表明,该法干扰困难比较少,在Fe(Ⅱ)浓度1×10^-6 ̄6×10^-5mol/L的范围内,符合Lambert-Beer定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以苯为溶剂,在醋酸酐存在下,采用乙酰基四氟硼酸盐CH3COBF4为催化剂进行四氢呋喃(THF)聚合及链转移的反应,经测定,在15℃和21℃下的表观聚合速度常数Kp分别为7.03×10^-3和10.18×10^-3L/mol.s表现链转移速度常数的Ktr分别为7.39×10^-4和12.01×10^-4L/m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