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钧窑瓷器是我国宋元时期北方地区的重要瓷器品种,其瓷器生产的工艺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宋代钧窑铜红釉与铜红彩的创制、分相釉的大量烧制、厚釉的施用等几项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创新,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意义,且对当时社会和后世影响巨大而又深远。  相似文献   

2.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失传已有800年之久,为了重新恢复这一技艺,该文以从古窑址搜集来的各种艺术效果的兔毫纹古瓷残片作为标本,用显微镜观察了各种兔毫艺术釉的结构,对比分析了它们的呈色状况,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差异,通过实验不断改进烧成工艺和配方,确定了窑内的烧成气氛,总结出了烧成规律,揭示了多种色彩兔毫纹是由于釉中的氧化铁在高温氧化还原中变价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系统回顾了目前对中国西周到春秋时期釉砂、玻砂和玻璃的科技研究状况.结合最近时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出土西周到春秋早期和淅川下寺出土春秋中期到晚期的釉砂制品的研究结果,讨论了我国釉砂的化学成分演变和工艺特点.比较研究了湖北江陵九店出土的战国K2O-Cao-SiO2、PbO-BaO-SiO2系统玻璃、玻砂与西周、春秋时期釉砂制品在助熔剂的使用、制品的成型、烧制等方面的异同,认为我国战国时期的玻璃制作是釉砂技术的继承和发展.概要讨论了外来玻璃制品和制作技术对我国古代玻璃发展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钧釉最好的传承方式是创新,但钧釉的创新有三个前提:必须以铜、铁为主要着色剂;必须是高温还原烧成;必须是自然窑变。新钧釉的特点是:釉中除加有铁、铜等着色剂外,还加有其他的着色元素;窑变色彩、纹理、斑点、意境等变化更加丰富;适当地突出了缺陷美;具有时代气息和现代艺术美感。钧釉创新的方法,一是调整烧成方法,二是不断调整釉的配方。只要不断地试验、摸索、研究、总结,钧釉品种定能不断推陈出新。钧瓷的窑变永无止境,钧釉的创新亦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5.
闪光釉的特征是对入射光有金属镜面般的反射,研究表明,这种反射是由釉中以(200)晶面平行于釉面的CeO  相似文献   

6.
一种多次分相乳浊釉及其乳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制了一种具有相当遮盖力和白度的新型分相乳浊釉,其主要成分为SiO2,B2O3,Al2O3,CaO,MgO,ZnO,K2O和Na2O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证实这种釉是分相乳浊釉,引用玻璃分相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其产生分相现象的原因和其光学乳浊原理。  相似文献   

7.
选择CaO-MgO-Al2O3-SiO2系统作为微晶玻璃釉的基本组成,研究微晶玻璃釉的制备工艺,并考察施釉方法、坯釉结合、添加少量粘土对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施釉应考虑制品对釉面平滑度和光泽度的要求,当湿法施釉工艺可以达到釉面细腻光滑时,可以得到具有亚光效果的微晶釉;以烧结坯作为微晶釉的基体时,坯釉结合良好,机械敲击无法使坯釉分离.外加少量高岭土可影响玻璃体起始析晶温度和晶化温度、微晶釉的显微结构和性能,对机械性能如硬度等会造成不利影响,并可能不利于其热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琉璃构件作为中国古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故宫南薰殿多处琉璃构件发生病变,已起不到应有的装饰效果和有效的防水功能,其主要病害为釉面剥落,故对釉面剥落的原因进行探究。采用体视显微镜、X射线荧光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分析方法,对南薰殿琉璃瓦表观形貌、胎釉的元素组成及热膨胀系数等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琉璃瓦烧制工艺、胎釉热膨胀系数的匹配关系、胎体烧结程度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对琉璃瓦釉面剥落的影响,揭示出南薰殿琉璃瓦的脱釉原因。研究发现釉层出现釉裂的根本原因在于釉层热膨胀系数大于胎体,使釉层处于张应力状态。同时釉层与胎体的吸水率不同也有一定影响。为生产古代琉璃建筑所需的琉璃构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古陶瓷研究中的模糊聚类分析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一种具体的模糊聚类分析数学模型和程序设计方法,对古钧瓷胎和釉的36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古钧瓷胎和釉的原料产地和分类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成果简介 结晶釉的一种,因釉料中含有能够结晶出晶花的物质成分,在冷却过程中能生产出晶体而得名。结晶釉按晶花大小分为巨晶结晶釉和微晶结晶釉,其晶花色彩绚丽,形态各异,显得富丽华贵。  相似文献   

11.
广钧釉的组成与呈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佛山石湾清代的两个广钧器皿,通过化学全分析和EDAX、DTEM、OM、穆斯鲍尔谱、DTA、XRD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它们的组成、显微结构及呈色机理。证实广钧釉是一种石灰釉,而且属低温釉;坯体中含大量的游离石英;其是色是CU2+和釉中存在液-液分相的结果,分相液滴对白光散射符合瑞利散射条件,使釉显出带乳光性的蓝绿色调。  相似文献   

12.
初步研究了锡、锆乳浊釉在珐琅生产中的应用可行性 ,并确定了最佳配方。讨论了釉的膨胀系数和坯釉适应性 ,表面张力和釉层表面收缩性的关系 ;分析了乳浊程序与铜绿现象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锡、锆乳浊釉可以代替传统的砷、铅乳浊釉 ,且产品釉面无裂纹 ,针孔少 ,平整度好。  相似文献   

13.
高温颜色釉作为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运用,本文结合自己在陶瓷绘画中的创作实践,对高温颜色釉的特点、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巧妙地运用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4.
以深黑色花岗石粉为主要原料,碎玻璃和红土作为辅助原料,研制铁系釉,并分析釉成分、烧成制度因素对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深黑色花岗石粉的用量以65%~100%为宜,玻璃粉和红土加入量均以5%~10%为宜.此外,烧成制度影响釉的性状,烧成制度的变化改变铁的相变状态,高温有利于铁的分相和铁质富集析出.配合少量红土和碎玻璃粉,可以制得饴釉、铁红釉、光泽黑釉、花釉,甚至"油滴"釉等铁系釉.  相似文献   

15.
丧葬制度是我国古代五礼之一"凶礼"的最主要内容,而"厚丧"则是古代丧礼的主要特征之一。南宋景献太子的丧礼就充分体现出古代"厚丧"这一特征。丧礼虽是为逝者送行的仪式,却也是活着的文明,因此古代丧礼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杂字是中国古代社会流行于民间的与"三百千"并行的一种非正规的识字教材。杂字起源较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而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影响深远。文章介绍了一部新近发现的民间识字教材,该书是探讨古代杂字特点以及洞口山门方言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7.
以水玻璃的改性、加温脱水自固化以及两者综合应用的方法为基础,通过水玻璃固化处理的试验,对水玻璃应用于墙体饰面砖及仿低温釉制品进行研究,提出了墙体饰面砖及仿低温釉制品的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金光釉产生金黄色金属光泽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通过多次试验找出了金光釉的最佳配方,并制备出了金光釉。采用XRD,XRFS,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釉中的物质组成、晶相、表面形貌,提出了仿金金属光泽釉产生金黄色光泽是釉中含有Ti黄色剂及金红石晶格内吸附有发金黄色光泽的发色离子(Fe2 ,Cu2 ,Zn2 )。揭示了产生金属光泽是由于金红石周围发生钛酸盐重结晶富集于表面,并整齐规则地定向排列,对光线产生镜面反射而出现金属光泽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激光斑纹图样,是一种无规的强度涨落,它具有非常特殊的性质和显著的精细结构。在许多物理现象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信息光学、全息术等方面都极为重要。本文着重从统计性研究这激光斑纹图样的几率密度函数,并由这几率密度函数求出斑纹图样辐照度的涨落,即辐照度标准偏差σ_I,进而求出辐照度标准偏差对平均辐照度的比值一衬比,用它来表示斑纹图样的情况。从而论述了激光斑纹图样的抑制技术和利用激光斑纹图样测定物体微小位移的散斑干涉计量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黄釉和绿釉琉璃瓦腐蚀行为的差异并探究其腐蚀过程,采用不同pH的模拟酸雨溶液分别对黄釉和绿釉琉璃瓦进行了腐蚀实验,对腐蚀后黄釉和绿釉琉璃瓦釉面的形貌、色差值、光泽度和粗糙度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并对腐蚀产物的成分、微观形貌、腐蚀溶液中Pb及着色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绿釉比黄釉更容易受到腐蚀,原因是绿釉中Cu与Pb的协同作用促进了酸性条件下Cu和Pb的浸出;绿釉琉璃瓦经腐蚀后釉面的色差值升高、光泽度降低、粗糙度升高,并且其变化程度明显高于黄釉琉璃瓦;在pH=1的腐蚀溶液中黄釉表面的裂缝处生成了不规则柱型硫酸铅,但整体上腐蚀现象不明显,绿釉表面生成了疏松的层片状、颗粒状及规则多面体型硫酸铅并且覆盖在釉层表面及裂纹处;在pH=3的腐蚀溶液中,黄釉表面未发现明显的腐蚀现象,绿釉表面生成黏附性较强的层片状、颗粒状腐蚀产物层;绿釉腐蚀后存在外层的腐蚀产物覆盖层、Pb和Cu元素流失后形成的褪色富硅层及未腐蚀的釉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