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曝气生物滤池法处理工业用微污染水源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加混凝沉淀的联合工艺和直接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受污染水源水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微污染水源水CODCr为20~28mg/L、氨氮浓度为5.2~6、7mg/L、浊度为8~18NTU、藻类数量为150~350万个/L时,联合工艺处理的出水CODCr、氨氮浓度、浊度可分别稳定在10mg/L、0,6mg/L和2NTU以下,藻类去除率达90%以上.与直接混凝沉淀处理相比,采用联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对污染物尤其是藻类的去除效果大为提高,而且可节省45%的混凝剂.  相似文献   

2.
珠江微污染源水脱氮除氨生物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有生物接触氧化法对珠江微污染源水进行脱氮除氨中试验研究,在不同气水比(1.2:1和1:1)的条件下对PWT型立体网状填料和YDT型弹性立体填料的氨氮,COD,SS去除率,生物量及挂膜情况作了对比分析与探讨,试验结果表明PWT型立体网状填料具有比YDT型弹性立体填料更高的去除氨氮的能力,氨氮的平均去除率高出YDT型弹性立体填料的6%-7%左右。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18日至11月8日,从广西海洋研究所竹林海水增养殖试验基地的5口中间培育方格星虫苗种的池塘采集水样,监测和分析中培过程中水温、盐度、溶解氧、pH值、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及溶解性磷酸盐等水环境因子。结果发现,5口池塘水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温21.133-33.170℃、盐度23‰-31‰、溶解氧4.926-8.873mg/L、pH值7.910~9.487、化学需氧量1.067~3.999mg/L、生化需氧量1.6865.247mg/L、氨氮0.004-0.160mg/L、亚硝酸盐氮0.001~O.012mg/L、硝酸盐氮0.014-0.103mg/L、溶解性磷酸盐0.012-0.145mg/L,除了最大pH值超过渔业水质标准的规定外,其它环境因子基本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4.
刘英红  马卫兴  沙鸥  杨运琼 《甘肃科技》2010,26(17):77-78,98
总结了沉淀反应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X射线荧光分析法、极谱伏安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等几种常见的环境监测技术中的应用。在各种方法中,沉淀反应主要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消除干扰物质的影响;二是将被测物转化为固态,从而直接或间接测定被测物。  相似文献   

5.
在中性条件下,银同1,10—菲罗啉络合,用溴酚兰形成离子对配合物沉淀,研究了缔合比和溶度积。离子对配合物沉淀易吸滤在滤纸上而且稳定,碱水可洗掉过量的试剂,采用双波长吸光度差值法在600nm及720nm处进行测定,对于ppm级的含银水,相对标准偏差为4%。  相似文献   

6.
曝气生物流化床处理炼油厂含硫和高氨氮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炼油厂含硫污水因含高浓度的油、COD、硫化物及挥发酚而难于生化降解,催化剂生产中排放的污水因含高浓度的氨氮、盐类、悬浮物质以及低浓度的有机物而成为水处理的难题.本文采用一种曝气生物流化床(ABFT)工艺,对含硫污水和催化剂高氨氮污水的混合污水进行了现场连续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合污水COD为2090mg/L、氨氮为600mg/L、挥发酚为27mg/L和硫化物为154mg/L的情况下,ABFT系统出水COD为95mg/L、氨氮为4.0mg/L、挥发酚为0.30mg/L和硫化物为0.0067mg/L,出水达到了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在处理工艺中,动态氧化和混凝沉淀作为预处理,ABFT反应器采用了合成高分子载体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该载体具有大孔网状以及优良的机械强度和化学性能,高效微生物B350通过化学键固定在载体上.克氏定氮法表明,ABFT中生物负载量为32mg/L.试验结果显示:在处理高氨氮污水方面,ABFT工艺比SBR工艺具有更强的优势,同时,ABFT系统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耐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7.
九龙江流域降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取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内5个典型小流域作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野外监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2003年5~6月两场降雨事件全过程实测的水文数据、营养盐氮、磷负荷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小流域降雨径流污染特征与规律:降雨径流中污染物浓度高于非降雨期,且总氮、总磷的流失负荷主要受降雨强度、径流量大小影响,浓度变化过程与流量变化呈大致相同的趋势.溶解性污染物如氨氮.在降雨径流过程中浓度变化幅度较小.表明其溶解性所受到的水环境条件的限制可能大于流量变化对它的影响.施肥水平对污染负荷也有较大的影响.径流流失的氮素以可溶态氮为主.磷素主要以颗粒态磷为主.但以林地为主的小流域.因植被覆盖好.几乎不发生土壤侵蚀.磷素的径流流失以可溶态磷为主.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T型氧化沟工艺对猪场粪水厌氧出水处理。当HRT平均为18h,反硝化、硝化运行时间比tDN/tN为0.40时,处理出水的COD、BOD5、NH4^ -N和Ss均能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在tDN/tN为0.17、0.27、0.40、0.47、0.56时,分别比较T型氧化沟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DN/tN为0.40时,T型氧化沟对高氨氮的猪场粪水有较好的脱氮效果,此时系统达到硝化能力和反硝化潜能的最佳组合。但在试验中T型氧化沟对磷的去除效果不高。  相似文献   

9.
猪场稳定塘废水的IBAF脱氮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低碳氮比高氨氮是猪场稳定塘废水生物脱氮时遇到的主要问题.采用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IBAF)工艺处理猪场稳定塘废水,重点对碱度、DO、碳源等影响脱氮过程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补充1.5g/L的Na2CO3可维持废水碱度使硝化反应进行完全,载体外部DO浓度为3.0mg/L时脱氮效率最高,反硝化阶段补充新鲜废水做碳源时总氮去除率为93%,可大幅度降低运行成本.本实验为解决养猪废水的脱氮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模拟了氨氮与铁钢熔体之间的界面反应,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的铁钢液吸氮的热力学、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当铁钢液中氧质量分数为0.007 % ~0.020 % 时,铁钢液吸氮速度的控制性环节是氮在铁钢液相边界层内的传质;铁钢种类及实验温度对表观反应速度常数k1 有很大影响,而氨氮分压对k1 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合理的砂率值主要应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粘聚性及保水性等特征来确定,因本试验所拌制的混凝土,其拌合物和易性均良好,故只有通过硬化混凝土的质量来判断、确定合理的砂率。通过CF40混凝土在水灰比为0.41时的试验数据,分别对钢纤维掺入量为0.2%、0.4%、0.6%、0.8%时的抗压和砂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在不同钢纤维掺入量情况下的合理砂率。  相似文献   

12.
固定化藻细胞去除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氮是水体中重要的污染源,大量含氮废水排入受纳水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同时影响水的应用价值,藻类植物为自养植物,在阳光下,可以利用水中的氮,磷等简单物质合成光合产物,去除水体中的氮类。本文用海藻酸钠包埋藻细胞对含氮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证明经24小时的处理后,NH3-N浓度可降低45.0-85%,系统可连续运行30天,并且小球藻的净化效果要好于绿色独球藻。  相似文献   

13.
以盐生植物二色补血草为试验材料,在温室盆栽砂基培养条件下,在不同浓度(0%、1%、2%)的盐胁迫下加入不同浓度(0.5、5、15 mmol·L -1)的含氮营养液,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以下指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Evap)、净光合速率(Pn)、叶肉细胞间隙 CO2浓度(Ci)、PSII 潜在的光化学效率(Fv/Fm)、PSII 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得到较低浓度的 NaCl 促进二色补血草的生长,随着 NaCl 浓度的提高,抑制其生长.添加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二色补血草的生长.在本试验条件下,在盐胁迫下施用氮,氮浓度并非越高越好.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添加量为5 mmol·L -1时二色补血草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ΦPSⅡ和蒸腾速率(Evap)等数值为最高或接近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为避免油田水中大量的氯离子对甲酸和乙酸测定的干扰,采用减压蒸馏的新方法来处理待测试样,不仅消除了氯离子的干扰,而且回收率较高,在95.0%-97.5%之间,用低压离子色谱法(LPIC)分析试样并进行了线性、精密度、回收率和干扰试验,结果表明方法的回收率在96.0%-100%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和0.9989,变异系数小于1.8%,检测限小于0.1μg/mL。  相似文献   

15.
好氧颗粒污泥实现同步除磷脱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厌氧反应1h,好氧反应4h,缺氧反应2h的运行条件下,研究了序批式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同步除磷脱氮的情况,并对好氧颗粒污泥除磷脱氮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氮、磷和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对氨氮、总无机氮、磷、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9.2%~98.9%,81.3%~89.4%,86.8%~90.0%和82.7%~96.6%。  相似文献   

16.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催化剂中的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催化剂中铂含量的方法。在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中加入铜离子,可以消除其他离子的干扰,并且提高测定铂的灵敏度。实验表明,高浓度的铝对测定结果有影响,而酸度的影响很小。在一定的浓度下,Fe^3 ,Ni^2 等7种干扰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很小。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44mg/L,加标回收率为99%~105%,相对标准偏差在0.73%左右。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采用氟铝酸钾法快速测定铝合金及铝盐中的含铝量。试样溶解并消除干扰后,先在pH(7~8)时,用稀NaOH溶液将Al^3+沉淀为Al(OH)3,再加入KF,生成K3AlF6,并释放出游离碱。反应中析出的游离KOH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测定结果的RSD=0.33%,加标回收率为R=97.10%~101.06%。结果表明,改进后简单、快速、准确、干扰小,是一种既可满足于生产要求,又便于学生实验的准确而快捷的测铝方法。  相似文献   

18.
SBR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硝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BR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考察了反应器内氨氮的去除、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的变化情况,并对反应器的工艺运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4h,pH为7.5,溶解氧浓度为3mg/L时,氨氮的去除效率可以达到99%,反应器内的硝态氮生成量稳定,达到85%以上,亚硝态氮很少。污泥特性研究表明,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SV在35—40,粒径分布在183μm左右。  相似文献   

19.
李华北 《甘肃科技》2009,25(6):39-41
为加强高铁酸盐氧化能力,研究了高铁与纳米二氧化钛在紫外光下联用对难降解有机物苯酚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分别研究了单独高铁,单独纳米TiO2以及高铁酸盐与纳米TiO2光催化联用对水中苯酚和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单独高铁在高铁与苯酚质量比是30:1,溶液pH值是4.0,反应时间为30min时,对浓度为10mg/L的苯酚溶液去除率高达96.73%。单独高铁在高铁与氨氮质量比为14:1时,溶液pH=9.0,反应时间为90rain时,对浓度为50mg/L的氨氮溶液去除率最高可达75%;单独纳米二氧化钛在紫外光催化下处理50mg/L氨氮溶液时,在最佳条件为:pH=9.0,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30rain,纳米二氧化钛为40mg时,氨氮的去除率为82.8%;在单独纳米二氧化钛的条件下,当体系中加入2mg高铁时,即实施纳米二氧化钛与高铁联用,氨氮的去除率为97.5%,比单独高铁和单独二氧化钛分别提高了7.8%和22.5%。结果说明,高铁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体系存在协同氧化效应。  相似文献   

20.
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和碘量法测定硫化物过程中,高浓度的亚硝酸盐氮(NO2--N)会对分析测定产生明显干扰,在CNO2--N=150mg/L左右、S2-加标量为100mg/L时,两种测定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68.27%和58.21%。实验证明,在用碘量法测定硫化物时,若将无CO2水重复冲洗滤纸3次,其加标回收率可达103.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