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彦家 《科技信息》2008,(29):306-306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服务与支持。我们要正确面对制约二者和谐发展的因素,采取有力措施遏制县域资金外流,扩大信贷支农,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强县域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创造县域经济与金融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
金融在推动县域经济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萍乡市上栗县在打造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区方面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宋明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1):73-73,40
县域金融是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县域经济的核心,但随着经济、金融的深化改革,县域金融弱化现象严重,支持县域经济乏力,自身的发展壮大也遭遇困境。本文拟对县域金融作一探讨,探索县域金融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沙玮 《科技咨询导报》2007,(17):148-14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县域经济有较快的发展,而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县域金融供求矛盾突出,资本供给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促进县域金融发展,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5.
谷良俊 《科技信息》2010,(23):30-30,419
大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要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以霍邱县为背景,首先分析了县域经济与金融供给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了霍邱县金融供给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分析了影响霍邱县金融供给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霍邱县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供给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一直深受研究者的密切关注。近年来相对于县域经济的资金需求,金融支持弱化与县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趋突出。县域经济缺少一个能够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难点。本文在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弱化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支持弱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低碳化发展需要金融支持,衡阳县在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加强政府和企业合作,多措并举,共同推动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绿色产业是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具有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的效益。洋县生态环境良好,生物资源丰富,发展绿色产业具有较好的自然优势。大力培植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必然选择,现就培植和发展绿色产业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如何实现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使之呈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即金融深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作为区域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县域经济,更需要与县域金融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但两者之间的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快金融、经济改革的步伐,不断改善我国的经济金融环境,以实现两者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促进宏观经济发展、保障地方就业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县域经济主要以小微企业和"三农"经济为主,内生动力不强,发展后劲乏力。而县域金融服务由于政策限制、金融产品设计缺陷,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不够。就目前县域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化解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重庆直辖10年县域经济发展出现出的特征出发,从金融也对县域经济的全面支持角度,探讨重庆市农村金融的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人才开发,并针对40个区市县设计了与其相适应的县域发展模式和金融制度,提出几点发展重庆农村金融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徐东  胡苏 《河南科学》2014,(3):436-441
在分析我国县域经济重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县域民生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设定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县域民生金融发展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县域金融发展情况良好,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并在2011年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拐点,这与江苏省政府的政策推动和支持有较大的关联,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出台的相关方案也推动了整个辖内民生金融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县域民生金融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利于促进县域民生金融又好又快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山东省不同县域金融发展的情况,选取了山东省79个县及县级市,并按照地理位置分为东部、中部和南部三个区域。根据山东省2008~2012年的县域经济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因子、产业结构因子、城镇化因子、城乡收入差距因子。同时分析了三个区域所提取的主成份因子的异同,研究各因素在山东省县域金融发展中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山东省县域金融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而产业结构对山东省县域金融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东部和南部地区,城镇化的影响体现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体现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
近十余年来,我国县域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产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城乡一体化进程迅速推进,同时其生态环境质量也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以浙江义乌为例,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对义乌市生态环境质最演化的过程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了其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化过程及特征,进而提出实现县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前,对于民营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二是民营企业的诚信与道德经营问题;三是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问题。金融生态是指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也就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金融生态环境是影响资金流向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到民营经济的竞争力。许多经验表明,一个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会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商机和融资便利。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能规范和调整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保护金融机构客户的合法权益、促使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从金融生态环境的角度研究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当前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显著的,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如加快加深县域经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等等。  相似文献   

17.
《河南科学》2016,(1):820-823
基于辽宁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从经济基础环境、金融发展环境、政策制度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4个方面,构建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辽宁14个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辽宁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发展不够均衡,沈阳与大连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优于其他地区.辽宁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需要加快地区经济建设,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完善政府服务,强化地区信用体系与司法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8.
湖泊是县域经济的重要资源,对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安徽省枞阳县湖泊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推进退田还湖、调整湖区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该县湖泊生态环境整治及利用对策,对于促进县域湖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现阶段农村的正规金融供给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农村正规金融称为县域资金外流主渠道,为农村中小企业服务的正规金融企业缺位,县域经济融资渠道单一,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垄断且低效率。此外,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农村金融供给存在缺陷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统地评价芜湖县域自然条件、资源优势、交通建设等城镇发展的区域条件,阐明了生态环境因素与城镇发展的紧密关系。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对城镇建设的要求,分析城镇体系的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提出芜湖县域城镇体系结构与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