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色素及其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改善食品的感官性质,保持良好的色泽,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通常加入食用合成色素来提高食品的商品性。由于食用合成色素具有一定毒性,使用时应控制其使用量以保证加工制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食用色素按其来源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两大类。人工合成色素色泽鲜,稳定性好,着色力强,成本低。但其中不少品种有慢性毒性和致癌性。从植物或花果中提取的天然色素,没有毒性,且保留了植物体内的多种营养物质,不仅可作为食品着色剂,还具有保健功  相似文献   

3.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色素有两大类。化学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而合成色素中不少品种具有严重的慢性毒性和致癌性,现已逐渐淘汰。有些国家已完全禁止在食品中添加任何合成色素。人们又普遍恢复了对天然食用色素的兴趣,特别是以农作物和果蔬类作为原料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4.
利用火龙果果皮资源开发食用天然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燕 《厦门科技》2009,(1):56-57
食用天然色素的用途目前食用色素大体分为化学合成和天然色素两大类。天然色素来源于天然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动物、微生物等。食用色素虽然用量甚微.却赋予食品自然的色泽,并促进食欲。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某些合成色素具有慢性毒性和致病致癌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食品、饮料等行业广泛使用的添加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的,其中食用色素更是如此。由于这些合成色素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淘汰合成色素,我国也作了禁止或限量使用的规定。因此,用安全无毒的天然色  相似文献   

6.
食用天然色素开发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时期,人们都是用天然色素着色食品的.自从1856年英国人W·H·Perkins发明了第一个合成有机色素苯胺紫以后,食品着色开始进入使用合成色素的时代.由于合成色素色泽鲜艳,性质稳定,成本低廉,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取代了天然色素,在其全盛时期,食用合成色素的品种将近90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合成色素有致命的弱点:对人体有害,甚至有致癌、致畸作用.于是,食用合成色素的使用不断降温,现在世界各国在使用的仅有十来种,有的国家如丹麦、挪威则已完全禁止使用合成色素.为此,安全性好、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天然色素又重新获得发展,并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  相似文献   

7.
眼下,以天然物质为原料的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食用色素为例,在经历了“天然色素”、“合成色素”之后,又回到了“天然色素”。这一循环告诉我们,天然色素的安全性较高,符合大众对健康的追求心理。目前我国正式批准使用的天然色素有甜菜红、姜黄、红花黄、虫胶  相似文献   

8.
将改进矩阵法用于合成食用色素的多组分光度计算分析。确定了测定的最佳条件,本法可用于食品中含多种合成色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9.
当前,食品工业及药剂所用的食用色素多为合成色素,这类色素具有色泽鲜艳,着色力强,稳定性好,成本低廉等优点,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合成色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肖琴 《科技信息》2012,(14):434-434
本文介绍了食品中常用色素的分类和特点,剖析食用色素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正确选购有色食品,确保食用时的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11.
食用天然色素的应用与开发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国内外天然色素发展概况食用色素是食品添加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以改善食品的色泽,给予人们一种美的感受,而且还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化妆品.  相似文献   

12.
韩国防 《今日科技》1996,(11):10-10
色泽是构成食品良好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赋于食品良好的色泽,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往往要添加色素.常用的食品色素有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两大类.研究表明.人工合成的色素都有程度不同的毒性,有的还有致癌性.而天然色素具有无毒无副作用且色泽丰富的优异特点,叶绿素便是其中之一,但叶绿素不溶于水.是一种脂溶性化合物,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性较差,且对光也很敏感,只有在弱碱性条件下稳定,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叶绿素的开发和应用;为此,特介绍一种在弱碱性条件下提取好绿素并能获得较高收率的最佳工艺条件.再进而将叶绿素转化为水溶性极好且性能稳定的食用色素叶绿素铜钠盐.  相似文献   

13.
在食用色素的红、黄、绿三元色中,红色素尤为贫乏。随着近代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急需要求研究和开发红色素。大家知道绿色素可以取材于资源丰富和叶绿素,黄色素则可借重于胡萝卜素。唯独红色素以往所用的合成色素大部分已不受欢迎,例如酸性猩红由于毒性高已禁  相似文献   

14.
海藻色素     
由于合成色素具有一定的毒性,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正在受到限制,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天然色素。海藻中都含有色素,既有原生色素,又有次生色素,利用海藻能够生产多种天然色素。由藻类生产的色素有荧光色素和非荧光色素两类。从溶解性能来分,一类是水溶性藻胆蛋白,另一类是油溶性类胡萝卜素。藻胆蛋白的颜色有红的、粉红的和蓝色的,它  相似文献   

15.
清华大学化学系研制成功的“桅子黄色素”于1986年9月5日由轻工部主持通过技术鉴定。这项从桅子果实中提取天然食用色素的成果,经卫生防疫部门毒性试验后,北京地区已应用于雪糕、饮料、面包和糕点等,色泽艳丽,深受欢迎。来自轻工、卫生等部和科学院的专家给予较高评价:工艺路线属国内首创,产品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对我国发展食用色素工业有重要意义。 以天然食用色素取代人工合成色素是当代食用色素工业的发展趋势。本课题研制中通过小试、中试以及各种理化性能试验比较,最后选用的提取及精制工艺投资少、成本低,生产过程中不使用…  相似文献   

16.
红豆皮提取天然色素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由红豆皮提取食用红色素的技术,每百公斤红豆可获得含固形物3.5%的色素浸膏54-57kg,浸膏可进行烘干、研磨,制成色素粉是的色素可加入酒类、饮料中,还可加入食品中,起着色作用,且效果明显,可取代合成色素。  相似文献   

17.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食品添加剂被用于改善食品的质、色、香、味以及防腐等。但近年来的毒理学研究显示,原来认为无害的食品添加剂也存在慢性毒性和致畸、致癌、致突变的危害。在食品添加剂中使用较多的是色素、糖精钠和防腐剂。色素已在国内引起关注,而糖精钠和防腐剂的使用情况鲜有报道。为此,我们于1998-1999年对市售食品进行监测,并结合现有毒理学与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来源县内各批发部、商场、生产企业等抽检及送检的各类食品样品共120份。2检验方法糖精钠按照国标GB…  相似文献   

18.
食品的色泽是构成感官质量的重要因素,赋予及保持食品以良好的色泽是食品科学技术中的重要课题。由于合成色素有程度不等的毒性,有的甚至有致癌性,因此人们愈来愈重视对天然色素的研究应用,其中以卟吩环为结构的吡咯类色素最受重视。天然吡咯类色素有两大类,即动物组织中的血红素和植物组织中的叶绿素。鲜肉呈红色主要是肉中含有肌红蛋白(Mb)和血红蛋白(Hb)所致,肌红蛋白由一分子亚铁血红素和珠蛋白结合而成,血红蛋白则由四分子亚铁血红素和珠蛋白结合  相似文献   

19.
食用色素是一种重要而且特殊的食品成分,虽然其用量甚微,但在食品总的质量评价中色泽评分约占45%。  相似文献   

20.
食用天然色素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丁家兴 《甘肃科技》2003,19(5):48-49
随着世界各国相继制订法规、淘汰大部分有毒的化学合成色素,那些不仅广有染色功能,而互还有营养和保健功效,并能赋予食品许多新功能的天然色素将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相关企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文章从食用天然色素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常用食用天然色素和它们的性状等方面对食用天然色素的应用及发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