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按事件发生时间顺序。一、我国首颗中继卫星成功发射 4月25日,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继卫星可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它的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卫星领域的又一空白。  相似文献   

2.
2003年5月25日,就在我国第一颗中容量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三号”在轨运行投入使用6年后,我国又成功发射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  相似文献   

3.
小玲玲:最近,我国成功地将两颗科学试验小卫星送入太空。请问这次发射有什么重要意义? 老博士:这次将“试验卫星一号”和搭载的“纳星一号”小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小卫星研制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小玲玲:发射这两颗小卫星的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有关科学家预言,90年代世界将会兴起一股雷达卫星热潮。这股热潮是以苏联于3月31日用质子号火箭发射了第一颗准实用“钻石”雷达卫星拉开序幕的。今年7月,欧洲空间局发射了载有雷达的第一颗“欧洲地球资源卫星”;日本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也将于明年发射入轨,卫星上的主要观测仪器是  相似文献   

5.
每天翻开报纸,经常看到我国工农业以及科学文化战线上大放“卫星”的消息:小麦总产量超过美国啦、钢铁生产翻一番啦、原子堆和加速器移交生产啦……一连串的成就都是前人所不敢梦想实现的,我国人民自豪地把它们称之为一颗颗的“卫星”。为什么要用“卫星”这名称呢?提起“卫星”,自然使人联想到一年前那件震动全世界开辟新纪元的大事:1957年10月4日,苏联破天荒地发射了第一颗卫星,说得确切一些,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紧接着又是第二颗、第三颗卫星上天。直到今天,第三颗卫星还绕地球旋转着。三颗上了天的卫星,使世界各国人民都亲眼看到了苏联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卫星”这个科学术语,就被用来称誉一切破纪录的光辉成就了。  相似文献   

6.
“地球观测系统”中的两颗重要卫星——“云卫星”(CloudSat)和“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探测者观测卫星”(CALIPSO),经过多次推迟,终于在2006年4月28日由一枚德尔他2号火箭发射升空,加强了日益庞大的“地球观测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太空里程碑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人类史上第1颗人造卫星“卫星-1”号;11月3日,“卫星-2”号将一只名为“莱卡”的小狗载入太空,它在失重状态下生活了7天,证明动物可在太空生存。1958年 1月31日美第一颗人造卫星“发现者1”号升空。  相似文献   

8.
1997年发射升空飞向土星及其卫星土卫六的“卡西尼”号探测器正在逐渐接近另一颗巨大卫星——土卫九,2004年6月11日,“卡西尼”号从比较近的距离上对土星卫星系统进行首次研究。  相似文献   

9.
“北京数字工程”的重大项目、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的重大专项之一,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和863计划联合支持的高性能对地观测小卫星“北京一号”近日在俄罗斯普列谢斯克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经20天左右的在轨测试和调整,设在北京西三旗的北京宇视蓝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卫星地面接收站将会收到“北京一号”发回的遥感图像。这意味着北京拥有了一颗有控制权,能定期提  相似文献   

10.
《创新科技》2005,(6):57
北京的哪些建设工地还在“扬沙”式地野蛮施工;北京周边的哪些道路,在未来几年内会有堵车“嫌疑”;绿色的新北京,哪些地方还存在裸露的黄土……这些由不同部门需要综合协调才能发现的“北京问题”,如今只要一颗小小的卫星就能探测出来。一颗可以监控北京环境问题的“高性能对地观测微小卫星”于8月发射升空,正式执行为期5年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1.
《太原科技》2011,(8):81-81
7月2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四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该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按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2012年年底前,中国还将陆续发射多颗组网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长四乙”一箭双星、第二颗“资源二号”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神三、神四、神五飞船的发射、升空和入轨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前美国和苏联在空间总共部署了大约200颗军用卫星,其中美国75-80颗,苏联约125颗。这些军事卫星技术先进,用途广泛。有的用于侦察地面设施、部队实力或搜索各类无线电波,有的用于监视核爆炸和导弹发射活动,还有的用于绘制地球表面图形。不久前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施放的价值5亿美元的“长曲棍球”卫星是一颗监视卫星,载有高性能雷达,能透过云层观测地面发生的重大情况,也可为隐形轰炸机提供地面攻击目标,或搜寻远  相似文献   

14.
“麻雀”卫星美国于20世纪末发明了“麻雀”卫星。这种卫星比麻雀大不了多少,用纳米材料制造,采用最先进的微机电一体化集成技术整合,具有可重组性和再生性,成本低,质量好,可靠性强。一枚小型火箭一次就可以发射数百颗“麻雀”卫星。如果在太阳同步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介绍了试验卫星、“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第6颗及第7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升空和入轨情况。  相似文献   

16.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报道,2004年9月20日,随着印度一颗专用于远程教育卫星的成功发射,那些地处偏远乡村的数百万印度文盲不久将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称,这颗卫星是世界上首颗专用于教育的卫星。该卫星重2吨,耗资2000万美元,是由位于孟加拉湾印度一个小岛上的Satish Dhawan卫星发射中心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发射了51颗不同类型的国产卫星,其中科学技术实验卫星9颗,返回式遥感卫星17颗,通信广播卫星9颗,气象卫星2颗,资源遥感卫星2颗,导航定位卫星3颗,测量大气密度的气球卫星2颗,另外还有其他类型的卫星7颗,成功率达90%以上。此外,我国还承揽国际卫星发射业务,替国外发射了27颗卫星。这些卫星的成功升空,不仅体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使我国跨入了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而且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提高国际地位等方面,都…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我国“长四乙”一箭双星、第18至22颗返回式卫星、中星20号通信卫星、探测一号卫星、香港亚太六号通信卫星、实践七号卫星等的发射、升空和入轨情况。  相似文献   

19.
科技短讯     
今年下半年我国将发射世界上第一颗育种卫星,预计250公斤粮食、蔬菜、水果和苗木等作物的种子将随卫星遨游太空。育种卫星将是一颗返回式卫星,预计7至10天完成任务后返回地球。回到地球的“太空种子”经过筛选后,那些产量高、防病抗旱的“太空种子”将在农村推广。我将发射世界  相似文献   

20.
1996年4月1日清晨,在美国东海岸的一个火箭发射基地上、一枚“雷神—艾布尔”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把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成功地送上了轨道,从而揭开了观测全球大气的序幕,把先进的空间技术,引入了气象科学领域。三十六年过去了,世界各国已先后发射了170颗气象卫星,并相应建立了22O多个地面卫星资料接收站,每天从世界气象组织卫星观测网接收卫星云图和各类卫星观测资料。 1988年9月7日和199O年9月3日,我国分别成功地发射了两颗“风云1号”极轨气象卫星,1994年又发射了“风云2号”静止气象卫星。除利用卫星云图和卫垦资料监视和预报灾害性天气外,还逐步扩展到旱涝、病虫害、林火、海水滥测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