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控制系统在网络通信上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基于MDCS系统提出CAN总线的冗余设计.研究了MDCS2001系统的技术原理及冗余CAN总线的硬件设计方案,包括总线结构图和控制接线图.经过兀X组态软件的组态.实现了冗余CAN总线的监控、自动换线、检测等功能,将其应用到各种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中,可以提高信息传送的可靠性和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铁路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及其电磁兼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目前国内各种高速列车动车组及其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介绍了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遵循的电磁兼容性标准;针对某一网络控制系统,分析了其主控电路、电源和接地、电缆等方面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最后,解决了某一实际高速列车车载电磁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3.
飞行控制器的冗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器是航天飞行器的控制中枢,必须确保其高可靠性设计。冗余设计是提高飞行控制系统安全性与任务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手段。比较了双机和三机热冗余的优缺点,给出了控制器的冗余设计结构、设计思想、实现方法、可靠性分析等。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整机性能稳定、可靠,达到了系统的可靠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Vxworks的DP 3动力定位 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对动力定位系统可靠性的需求,根据船级社对附加标志为DP 3动力定位系统的规范要求,在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下设计了三模冗余的动力定位控制系统.基于PC104总线设计了冗余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的硬件体系结构. 采用软件实现了三模冗余实时控制计算机组的控制解算与容错管理.应用马尔可夫过程对所设计的DP 3级动力定位控制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分析,预测了不同的硬件故障参数对DP 3动力定位控制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DP 3动力定位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网络在线考试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为解决在线网络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网络或硬件设备故障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级缓存机制的分布式网络考试系统,通过考生电脑本地一级缓存、考区服务器二级缓存及中心服务器三级缓存冗余架构及存储与传输加密机制,确保了考试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该系统已在省级大型网络统考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
论述一种分布式三模冗余控制系统的实现 ,包括系统CPU的选择、系统通信网络的实现、系统的同步策略以及三模冗余输出表决器的设计等 .实际表明这种系统设计方案能保证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可用性和较快的开发速度 .  相似文献   

7.
李海虹 《甘肃科技》2016,(11):68-70
高速动车组不同于以往的普通客车,对车体及各附件各方面性能都有很高的要求。此裙板满足了高速动车组轻量化、密封性、安全性、美观性的要求。裙板采用铝合金材料点焊而成,满足强度的同时保证了轻重量及美观性。裙板周圈采用密封条保证了设备舱的密封性。裙板上的滑动小门内滑道门结构,避免列车运行过程中脱落。  相似文献   

8.
刘永富 《科技信息》2012,(22):218-219
随着现场总线技术的不断发展,CAN总线广泛应用于分布式检测和控制系统中。虽然CAN的基本协议在可靠性方面提供了一些策略和保证,但在工作环境恶劣、要求高可靠性的场合,为了工程实际应用的需要,有必要进行高可靠性CAN网络的设计。本文从电路的硬件设计、电磁兼容、总线长度、通讯协议等几方面分析了其对网络可靠性的影响,并加以改进,设计了基于单片机和独立CAN总线控制器的双冗余多功能节点,进行了硬件及程序的开发,实现了冗余CAN通信功能。  相似文献   

9.
飞行器控制系统双CAN网络混合调度策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飞行器控制系统中需要共享的数据量急剧增加且系统控制周期越来越快,导致数据传输总线的网络负载率越来越高,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而变差.为此,综合总线任务调度算法、冗余设计方法和网络管理策略,提出一种多功能双CAN网络混合调度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不但可以实现数据传输通道的冗余备份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还保证了关键指令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非实时状态信息传输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0.
陈玉龙 《科技资讯》2023,(18):94-97
为了解决机组旁路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电厂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该文提出了基于EDPF NT+系统的SULZER旁路控制系统改造措施。首先对电厂旁路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接着从控制算法、控制器、被控对象及冗余配置这4个方面分别来提出改造措施。结果表明:新旁路控制系统接入主机DCS系统,使逻辑更加完善;同时,通过冗余级联网线进行连接DEH网络交换机与DCS网络交换机,保证通信稳定;控制回路和电磁阀回路采用不同的电源进行供电。通过对改造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整个旁路系统更加安全,进而保障整个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北车获得孟加拉国的内燃动车组项目牵引及网络控制系统的配套合同。作为动车组的核心关键技术,上述两部分被昵称为动车组的心脏和大脑。这是我国自主牵引及网络控制系统的首次海外出行,意味着动车组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引进、消化、吸收,并自主创新后,我国掌握了最核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多功能车辆总线MVB、轨道交通车载ATP安全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VME总线接口、2乘3取2冗余结构的MVB网络通信控制板,可靠地实现车载ATP安全计算机系统中MVB接口通信功能.在对比了几种冗余结构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详述了VME总线Slave接口的设计及在3取2表决中的同步和容错技术,最后对通信板卡进行了安全测试,在满足IEC61375-1标准的同时,也实现了冗余容错机制,为车载安全计算机控制网络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载设备安全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安全性、可靠性关系基础上,讨论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载设备的安全性设计及电磁兼容性设计.  相似文献   

14.
采用CAN总线构建的轿车信息集中控制系统是集中控制轿车上各种电子控制单元的一种控制模式,是目前轿车电子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对轿车信息集中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轿车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关键信息,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正在研制350 km/h高速货运动车组,但大轴重高速货运动车组与多状态多属性的货物耦合作用下列车及货物的安全性未知.本文基于LS-DYNA软件,利用ALE任意拉格朗日-欧拉算法,构建列车—线路—集装器货物流固耦合大系统有限元模型,研究货运动车组在不同货物装载工况下高速通过最小半径曲线的动力学安全性能及集装器货物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装载工况会影响列车及货物安全性,不同装载位置的集装器的动力学行为响应差异明显,货运动车组高速通过最小半径曲线时无脱轨风险,同时集装器固定爪不会断裂失效,货物安全;为保证列车安全服役,应提高集装器的装载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功能车辆总线网络系统的可靠性问题,采用二模热冗余方法进行多功能车辆总线(MVB)网络冗余环型设计,并提出相应的介质冗余协议;对多功能车辆总线冗余环型网络的可靠性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OMNeT++仿真平台建立多功能车辆总线冗余环型模型,对介质冗余协议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多功能车辆总线网络系统出现故障时,介质冗余协议能实时可靠地进行总线替换,有效提高了多功能车辆总线网络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郭慧洁  王鑫  郭林杰 《科技资讯》2012,(15):35-35,37
以船舶阀门遥控及液位遥测采用电液分散型控制系统为例,针对现有船舶上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系统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软件冗余设计来提高阀门遥控及液位遥测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分析结论对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充分利用系统资源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LIN总线的车身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针对总线式车身系统设计,对CAN/LIN混合网络进行深入研究,给出车身混合网络结构及主控节点的设计与实现。在车身控制系统中,将CAN总线连入高速驱动系统,LIN总线连入低速车身系统中,通过主控节点将二者构建成混合控制网络,使其控制系统兼具可靠性、高性能和低成本优点。在器件选型上采用FREESCALE典型汽车电子芯片和智能触点检测模块,既实现了可靠网络控制功能,同时也可降低车辆电子系统的开发、生产成本,具有较高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飞行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方案,通过采用冗余总线结构及优化的网络调度策略,保证了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根据实际数据传输需求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应用层通信协议.通过搭建仿真平台验证该协议满足飞行器通信网络在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实时性等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循环冗余校验码的差错控制分析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速数字通信网络中,由于噪声干扰、瞬时中断等原因,导致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为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差错控制策略来检查和纠正差错.循环冗余校验码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错误校验编码,分析了基于循环冗余检验码的反馈重发式差错控制策略,给出了采用硬件和软件分别实现循环冗余校验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