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3 毫秒
1.
纳米银明胶复合膜的制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报道一种制备高浓度纳米银粒子的方法.通过化学溶胶法制备出纳米银溶胶粒子,再以热的明胶作基质,以明胶包覆纳米银粒子,加热浓缩,制备出高浓度纳米银粒子复合膜.电镜照片表明,纳米粒子并没有长大而聚沉,粒子尺度平均约为20nm.  相似文献   

2.
纳米银明胶复合膜的制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一种制备高浓度纳米银粒子的方法。通过化学溶胶法制备出纳出纳米银溶胶粒子,再以热的明胶作基质,以明胶包覆纳米银粒子,加热浓缩,制备出高浓度纳米银粒子复合膜。电镜照片表明,纳米粒子并没有长大而聚沉,粒子尺度平均约为20nm。  相似文献   

3.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保护剂,葡萄糖为还原剂,利用液相化学还原法成功的制备了纳米银和纳米铜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纳米银和纳米铜为纯银和纯铜.且硝酸银的浓度、反应时间对纳米银形貌及粒径有着很大的影响.当选择合适的硝酸银浓度及反应时间,能够制备平均粒径为10 nm、粒径均匀、单分散的纳米银粒子.另外,UV光谱也证实,所制的溶胶为粒径均匀的纳米银和纳米铜溶胶.  相似文献   

4.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保护剂,葡萄糖为还原剂,利用液相化学还原法成功的制备了纳米银和纳米铜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纳米银和纳米铜为纯银和纯铜.且硝酸银的浓度、反应时间对纳米银形貌及粒径有着很大的影响.当选择合适的硝酸银浓度及反应时间,能够制备平均粒径为10 nm、粒径均匀、单分散的纳米银粒子.另外,UV光谱也证实,所制的溶胶为粒径均匀的纳米银和纳米铜溶胶.  相似文献   

5.
规则球形纳米银粉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以聚乙二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以次磷酸钠直接还原硝酸银得到银溶胶;将银溶胶经过后续离心分离和真空干燥处理后制备分散性好的规则球形纳米银粉;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考察反应温度和溶液的pH值对制备的纳米银粉粒度分布的影响,利用粒度分析仪测试纳米银粉的粒径分布,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银粉的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纳米银粉的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18 K,pH值为10时,可制备规则球形、面心立方晶系纯相的纳米银粉,粒径为15~25 nm,放置30 d后仍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金属纳米银粒子复合膜吸收红移和展宽现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溶胶凝胶法(Sol-Geltechnique),从银胶中获得纳米银粒子,将金属纳米银粒子掺入明胶基质中,从而制备出金属纳米银粒子复合膜.电镜(TEM)测量结果表明,所掺入的银粒子确属纳米量级.与纳米银粒子溶胶相比,复合膜中银颗粒尺寸分布变宽,颗粒平均尺寸增大.实验测试了复合膜的紫外可见光范围的光吸收性质,发现其存在吸收谱展宽和吸收峰红移现象,并用量子阱理论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7.
以PEG10000和柠檬酸三钠做稳定剂,硼氢化钠作还原剂,制备稳定的纳米银溶胶.在pH6.6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和氯化钠的存在下,纳米银形成较稳定的聚集纳米银溶胶,2-巯基吡啶(MP)吸附在纳米银聚集体表面并在1 002 cm-1处有一个较强的表面增强共振拉曼散射(SERRS)峰.当加入Au3+时,可导致MP在1 002 cm-1处的SERRS峰强度线性降低.在选定条件下,Au3+在0.5~3.0 nmol/L与SERRS峰强度的降低值呈良好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Au3+的SERRS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P(AA-co-HEA)/Ag复合溶胶的制备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硝酸银为前驱体,聚合物P(AA-co-HEA)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分散性良好、尺寸可控、粒度分布均匀的纳米银。考察了聚合物的中和度、反应温度、P(AA-co-HEA)的化学组成及含量对纳米银粒子尺寸的影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对纳米银复合溶胶的形态和组成进行了分析表征。抗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溶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用巯基乙酸甲酯改性3.0~5.0代聚酰胺-胺(PAMAM)树形大分子,用红外、拉曼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借助巯基端基与银离子的配位作用,以巯基改性PAMAM为稳定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还原AgNO3制备了纳米银溶胶,并用紫外-可见光谱和透射电镜对其分散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银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生物还原法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生物还原法制备银溶胶时,由于受到生物质分子良好的保护作用,产物具有高分子溶液的性质,极为稳定,采用普通的离心方法无法将其分离回收.因此,采用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来回收银溶胶,真空干燥后制得水溶性纳米银粉,该法具有比盐析法更好的分辨能力,沉淀无需脱盐,简单易行.X射线粉末衍射和透射电镜的表征结果证明,该回收过程中银晶粒基本保持生物还原后的纳米尺度,颗粒水溶性、分散性好;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试所得纳米银粉中银的质量分数在60%~80%之间.  相似文献   

11.
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采用次磷酸钠液相还原方法制备了纳米银溶胶;再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制备的纳米银溶胶中的银颗粒表面原位生长二氧化硅球壳;然后利用溶剂萃取法去除有机模板剂,再经超临界干燥后制备出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银纳米颗粒(Ag@mSiO2)。对所得样品进行了TEM、SEM、XRD、FT-IR、N2吸附/脱附等表征,结果表明此纳米复合粒子的介孔结构有序性良好、比表面积大、呈连接的球状形貌。进一步以二倍稀释法测试了Ag@mSiO2纳米颗粒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均为156μg/mL)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312.5和625μg/mL),结果表明Ag@mSiO2纳米颗粒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增强壳聚糖的抗菌活性和拓展其应用领域,在其基体中引入了纳米银粒子,并对其进行了接枝改性。采用微波辐射法将香草醛与壳聚糖接枝,然后用香草醛还原硝酸银,得到均匀分散于壳聚糖香草醛接枝物(CS-g-VA)胶乳中的纳米银粒子,即Ag/CS-g-VA复合胶乳。探讨了制备Ag/CS-g-VA复合胶乳的影响因素,并采用SEM,TEM,FTIR,XRD,UV-vis和TG-DSC等对其进行了结构和热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合成Ag/CS-g-VA的较理想条件:香草醛的质量分数为6.0%,CS-g-VA的质量分数为4.0%,硝酸银的浓度为0.20 mol/L。通过抗菌测试研究了Ag/CS-g-VA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Ag/CS-g-VA复合胶乳具有比单一壳聚糖抗菌剂更高效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3.
自七十年代中期Fleischmann等发现表面增强喇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Raman Scattering,简称SERS)以来,SERS研究已成为光散射研究中一个很活跃的领域。Fleischmann最早发现吸附在银电极表面吡啶的SERS光谱,以后Creighton等得到了吡啶吸附在金和银溶胶颗粒上的SERS光谱,还发现了岛膜表面吸附分子(离子)的SERS光谱。目前,半导体表面的SERS现象研究进一步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首次观察到的异菸酸在银溶胶上的SERS光谱及异菸酸在银电极上的SERS光谱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银胶-分子体系的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作为 S E R S衬底的银胶体系在不同情况下的光吸收特性,结果表明检测分子及氯离子的加入均会引起银胶的凝聚,在三者共存情况下由于加入检测分子和氯离子的顺序不同,其吸收光谱存在明显的差异并解释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同时也证实了在银胶体系中存在“热粒子”和“活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氯离子对马尾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素(DpNPV)包涵体在Ag胶听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谱的影响,在Ag胶中加入Cl^-离子,可增强SERS效应,能改变包涵体膜蛋白的COO^_和NH2基团在Ag表面上的吸附状态,至使Phe残基侧链接近Ag表面,其低波数峰红移达26cm^-1,并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应用表面增强技术将薄层色谱(TLC)与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FT-Raman)联用,获得了中草药钩藤中的钩藤碱光谱研究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在薄层原位2.5ug多心藤总碱,即可很好的分离出多心藤碱等多种钩藤生物碱。应用薄层原位表面增强(TLC-FT-SERS)技术,获得钩藤碱分子的特征振动谱带,进而阐述了样品分子在表面增强基底银胶表面的吸附模式,钩藤碱以分子中甲氧基O原子的孤电子对吸附于银晶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偶氮苯分子的常规拉曼谱(NRS)及其在活性衬底银胶上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谱,对它的拉曼特征峰进行了指认。通过偶氮苯的常规拉曼光谱和SERS谱的对比表明,偶氮苯分子是通过苯环和近邻的氮原子吸附于金属表面,分子近于垂直站立在金属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