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向东 《科技咨询导报》2010,(18):237-237,239
铁路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我国铁路应高度重视大宗货物的重载运输,并积极采取技术措施,解决目前重载运输中的问题,努力提高铁路的总体运输效益。  相似文献   

2.
龙腾子 《科技资讯》2024,(3):104-106
随着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列车牵引质量逐渐增大,这将对重载铁路车站的通过能力产生重大影响。重载运输背景下的道岔选型,对重载铁路场站设计、加强重载列车组织、提高重载运输经济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浩吉铁路车站万吨改造项目,根据重载铁路的运输特点,研究了既有车站万吨改造的道岔选型,并从车站改扩建条件、运输组织、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研究,为以后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重载线路列车重量与速度和密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载运输是中国铁路货运未来的发展方向,列车重量、速度和密度的合理匹配是解决铁路重载运输的关键问题之一,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需求及线路基本情况等确定三者间的匹配关系.本文从运输管理理论的角度,论述了我国重载线路列车重量、速度、密度合理匹配的基本准则应是"技术可行,经济有利,社会有益".这一准则对于推进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田爱民 《科技信息》2008,(32):70-70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铁路正在向重载与高速飞速发展。重载运输技术已被国际公认是铁路货运发展的方向,矿区铁路必须加快步伐与国铁的发展保持一致。因此.矿区铁路的技术改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世界范围内的货物列车重载运输技术迅速发展,重载运输的国家已经遍及五大洲和几乎所有的铁路大国。重载运输技术已被国际公认是铁路货运发展的方向,重载运输取得的效益已由各国的实际运输业绩所证实。我国货车车型在不断的更新换代,该文主要对现有车型C64K,改进车型C64K,新型车型C80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顺应国内外重载运输的发展趋势,铁道部按照铁路技术政策,结合国民经济对铁路运输的实际需求,在总结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有线采用25~27t轴重设计。既有线货运重载化是大势所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由于货物的产出地和消费地的不统一性,大量物资需要通过铁路进行运输。在分工明确的全球化经济下,铁路的货运面临诸多考验。20世纪80年代后,为了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运输压力问题,我国把发展重载铁路运输作为解决这一尴尬问题的战略措施。在重载铁路技术和运载能力研究中,大秦线重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论据。研究如何提高大秦线的运输能力同样适用于整个重载运输业。  相似文献   

8.
与干线交接的铁路专用线运输是干支线铁路运输畅通的重要保障,随着干线铁路重载列车运输组织模式的改进,对专用线运输提出更高要求,专用线重载列车的开行方式的选择,要结合实际兼顾干线铁路和运输终端客户的条件,而且要保障综合最佳运输效果,文章据此选择托电铁路运输公司万吨重载列车开行方式,以期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重载铁路运输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广受重视,因其为铁路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重载铁路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和缓慢。在各方的高度关注和努力下,利用新技术对重载铁路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为我国重载铁路事业发展开创新的局面。该文分析了重载铁路技术创新原理,罗列了几项重载铁路关键技术,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张雪娟 《科技信息》2013,(6):422-423
铁路重载运输的不断发展在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铁路桥梁带来越来越多的不利影响,如冲击振动加大、梁体开裂加重等。本文以重载运输下的32m简支T梁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对桥梁在不同列车速度和轴重下的动力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铁路重载列车运输组织的装运作业环节,从产运总体角度出发,研究适应和配合干线的重载运输。为提高重载列车装运作业效率运用系统观点及技术经济分析等理论,并通过计算模拟分析,对有关重载列车装车地货物集运及其装车方式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一些初步分析和探讨,提出有关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秦铁路是中国第1条双线电气化、重载单元现代化铁路,是增强晋煤外运能力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秦铁路建设分一期、二期建设工程和三期配套工程,1985年正式开工,1998年配套工程竣工。采用一级重载路基,铺设重型钢轨,采用了先进的桥梁架设和隧道施工技术。引进和攻关研制了具有20世纪80年代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际合作为辅”的方针,依靠多单位联合攻关和技贸结合,以最终实现国产化为目标。大秦铁路重载运输能力的发展标志着中国铁路重载运输的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大秦线基本概况以及大秦线列车编组结构和编组方式,分析了大秦线重载运输方式的可能性,探讨了大秦线重载运输组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简单论述了发展重载运输的必要性。介绍了开行重载列车运输的两种形式。针对组合式重载列车的特点提出了通过站场设计提高重载列车解编效率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小云 《甘肃科技》2010,26(21):103-106
对国内外铁道制动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探讨了铸铁制动材料、合成制动材料、粉末冶金制动材料和碳基制动材料的性能及其摩擦磨损机理,提出随着铁路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只有强化制动材料基础理论研究,建立科学的标准体系,采用新工艺、新配方研制高性能制动材料才能满足铁路快速、重载、安全的运输需要。  相似文献   

16.
孙国祥 《科技信息》2012,(21):377-378
为了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大秦、朔黄等铁路干线开行了长大重载列车。随着列车重量大幅度增加,行车密度也在进一步提高,因此,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时,也相应地加剧了对铁路线路的破坏。较传统运输条件下的轨道,其基本的工作特征和破坏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存在的运能与运量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重载运输的必要性。介绍了开行重载列车运输的两种形式。阐述了在开行重载列车的线路上如何改造站场,以适应大机牵引的需要。最后通过站场示意图的形式进行解释,来说明站场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重载铁路轨道受力分析与养护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重载铁路的轨道受力情况,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重载铁路的养护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重载铁路隧道仰拱具有施工深度大、填筑层混凝土材料用量大且强度低、排水设施密集等特点。探地雷达检测难度远远大于其他铁路隧道。如何保证在重载铁路隧道仰拱质量检测中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一直困扰着铁路检测工作者们。本文以重载铁路隧道仰拱质量检测为例,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雷达法检测重载铁路隧道仰拱的方法、后期数据的分析与解释以及检测中常见干扰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浅谈重载铁路的养护维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重载铁路运量大和轴重大的特点,对重载线路的病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病害整治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