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软件安全性3M评价中评价因子修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性苛求系统需要防范意外事件造成对人体,环境或大宗财产的损害,为此,对软件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测试,并对软件防范意外事件的能力进行评价,然而,完全依靠试验统计或事故累积数据进行安全性评价。会由于测试开销过大或等待累积时间过长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需要利用软件开发过程中涉及的诸多要素和在各个阶段来自多个方面所提供的信息参与安全性评价,但是,在这些信息中包含了某些主观的成分有待验证,在多元,多模型,多阶段(3M)安全性软件评价方法的框架中,有可能利用后续测试得到的信息不断对评价因子进行修正,提高评价的准确性,讨论了后续测试对3M模型中的复杂性,技术支持和开发水平因子的修正方法,着重论述对开 水平因子的修正,提出了后续测试信息和先期测试信息进行比较和处理的过程和一些规则。  相似文献   

2.
现有作者影响力评价方法多为静态评价法,为实现作者影响力的动态评估,基于个人影响因子(Author Impact Factor,简称AIF)提出一种考虑作者学术成果在不同阶段影响力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结合期刊影响因子和作者贡献度对AIF进行修正,得到修正个人影响因子CA-AIF指标,并以图书情报领域发文量前38位的作者为例计算其CA-AIF值,并与已有指标h指数和AIF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研究发现,相较于其他评价指标,CA-AIF指标不仅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区分度,而且利于识别"睡美人"文献及预测作者未来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并保持机床的加工精度,提出了自适应分段建模与动态修正相结合的误差补偿方法.根据误差曲线形状与建模精度需求,自适应地确定分段区间与函数最佳拟合阶次,以实现在线自动建模.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并非一个固定的算法,能够实时监测机床温度场、外界环境温度及冷却液工作状态的变化情况,不断更新数学补偿模型的几何调整因子与热增益系数,并动态修正补偿模型.同时,在VM850型立式加工中心进行了误差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工况下,基于自适应分段建模与动态修正相结合的误差建模及补偿方法能够满足数控机床的实时补偿需求,其补偿精度高、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4.
深部岩体工程围岩质量评价的IRMR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采用连续性细化方法,考虑高压地下水和高地温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分别引入地下水和地温弱化系数,对传统RMR法中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质量指标和节理间距这3个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进行修正,获得3个评价指标和其对应分值之间的非线性连续回归方程;根据深部岩体工程中地应力与岩石强度特征值之间的关系,定义岩体损伤破坏危险度系数,且建立该系数和岩体质量评分修正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由此获得适用于深部岩体工程围岩质量评价实际的IRMR法,并用实例验证了该法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筛选指标建立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标准离差、熵权法等赋权方法进行赋权,并以秦皇岛市的低碳经济为例进行评价,确定秦皇岛低碳经济评价结果排序.根据循环修正思路对不同赋权方法的评价结果排序进行修正,确定一致性排序,得到秦皇岛市低碳经济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秦皇岛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影响秦皇岛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有污水处理率,GDP,人均GDP,人均GDP增长速度,危险废物,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万元GDP能耗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下深部工程岩体特性的RMR系统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深部工程岩体具有典型的高地应力、高温、高地下水压场特性,地下水、岩石流变、地温和地应力的存在会造成岩体质量下降,因而在对深部工程岩体质量进行评价时,需要根据其特性对传统的浅部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即岩体等级(RMR)系统进行修正。通过引入岩体的水弱化修正系数Rw、热弱化修正系数Rθ和岩石流变弱化修正系数Rt对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σc进行修正,同时增加地应力修正项P7,并对分类指标P1,P2,P3和P7进行连续性修正,获得符合深部岩体工程围岩质量评价实际状况的修正RMR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岩石含水率、温度、荷载历时和地应力的增加,采用修正的RMR系统得到的岩体质量评分值比传统的RMR系统岩体质量评分值低,岩体质量等级略下降,所得结果与深部地下工程岩体状况更吻合。  相似文献   

7.
综合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企业财务业绩评价的层次性和多指标性,根据“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确定综合财务评价指标中基础指标加权因子的计算方法,并对该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动态授权策略生成时存在误差的问题,提出利用信用卡规则引入修正因子参数,对授权策略进行修正,并给出了修正因子表达式.在将顺序、循环、并发、选择4种基本服务关系序列化后,可建立有序服务队列,进而基于有序服务队列给出授权策略修正表达式,提高动态授权策略准确性.通过实验对策略修正表达式进行验证,表明修正因子可以根据历史信用记录调整授权策略.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的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而不同,因此评价路面强度时,必须首先掌握沥青路面的强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大量的系统观测数据,分析研究了沥青路面的温度状况及其规律性,对实用中的主要问题,即代表温度的确定及推算方法,强度的温度修正系数等,提出了新的可行方法。本文方法已为有关“规范”采用。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体积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种目前常用的天然气压缩因子计算方法和相应的体积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指出我国目前所实施的计量标准与国际上认可的ISO标准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同时,也讨论了“计量标准状态”的不同定义对体积修正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长江经济带上三生空间的单空间适宜性评价为基础,探索优化“三生空间”布局与实现“三生功能”协同发展的理论机制和实现途径.借助德尔菲法和GIS的空间分析法,由分类到综合,在多空间评价的基础上,遵循最适宜原则和生态-生活-生产优先递减原则,划定长江经济带上的“三生空间”功能分区.从单宜空间评价结果来看,生产、生活空间适宜度分布的空间相似性较强,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的空间异质性显著;比选后的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分别占总面积的45.72%、46.98%、7.30%.生产空间所占比重最大,整体呈现出“东多西少,中心外围”空间分布特征;生态空间则主要集中分布在胡焕庸线以西的区域;生活空间所占比重最小,整体上呈现出“东密西疏、小集聚、大分散”的分布特征;从省域尺度来看,苏、皖、赣、鄂、湘、渝、黔7省的生产空间所占比重超过总面积的50%;川、滇两省生态空间占比超过总面积的70%;上海市则以生活空间为主,各省份主导空间优势突出,辅助空间的开发潜力大.  相似文献   

12.
以新设计的输电线巡检机器人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D-H法推导出机器人的雅可比矩阵;然后建立输电线巡检机器人的Lagrange动力学模型,进而依据机器人动力学模型求得输电线巡检机器人的操作臂惯性矩阵,提出了基于操作臂惯性矩阵所建立的机器人动力学评价指标:动态可操作性椭球(DME:dynamic operability ellipsoid)评价指标;最后结合逆运动学的反解,建立了不同空间轨迹坐标下的动态可操作性衡量指标,获得机器人动力学性能最佳的越障轨迹.通过机器人跨越绝缘子障碍的实验证明了所提动力学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对一般目标函数极小化问题,本文提出一类新的修正阻尼牛顿法,此算法能保证目标函数Hessian矩阵的正定性,并证明了对一般的非凸目标函数,该算法是全局收敛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废弃陶瓷在混凝土中的利用率,将废弃陶瓷破碎、筛分加工成人工细骨料,按不同比例(10%,20%,30%,40%及50%),且分别采用“C”替代法(即传统替代方式,要求陶瓷细骨料细度模数与天然河砂细度模数相近即可,等质量取代)、“P”替代法(陶瓷细骨料一对一平均替代对应的不同粒径的天然河砂)、“D”替代法(陶瓷细骨料一对一且仅替代粒径为1.18,2.36和4.75mm粒径相对较大的天然河砂)及“X”替代法(陶瓷细骨料一对一且仅替代粒径为0.15,0.3和0.6mm粒径相对较小的天然河砂)取代天然河砂,制备陶瓷细骨料混凝土.共设计21组混凝土,包括基准混凝土1组,“C”,“P”,“D”及“X”替代法各5组.水胶比均为0.49,进行混凝土28d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水胶比为0.49的条件下,陶瓷细骨料掺量不大于50%时,陶瓷细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基准混凝土为同一强度等级,均到达C30强度等级要求;不同的替代方式,对应的陶瓷细骨料最佳掺量不同;不同的陶瓷细骨料掺量,对应的最优替代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生产环境下订单随机和产品种类多,工时确定困难等特点,为了能够准确高效地获得产品加工时间,研究了加工时间与加工难度系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零件加工难度系数的一种工时估算方法.通过分析影响零件加工时间的关键因素,建立零件加工难度评价指标,运用熵值法和群决策理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构建零件加工难度系数模型.根据已有零件工时信息,运用MATLAB曲线拟合工具箱确定零件加工难度系数和工时之间函数关系.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6.
巡检机器人进行越障时,受负载时变影响,会出现控制超调、振动等现象.在考虑负载惯量时变特性的情况下,研究了一种用于分析巡检机器人越障状态下动态性能的方法.对双臂线路巡检机器人的回转机构建立了基于双惯量模型的动力学方程,使用改进D-H法与拉格朗日法对机器人建模,具体包括分配坐标系,求解拉格朗日方程,利用惯性矩阵计算负载转动惯量等.通过选择合适的阻尼系数设计了控制器参数,利用阻尼系数与固有角频率的变化分析了机器人的动态性能变化.研究成果有助于对双臂巡检机器人越障时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并可用于机器人的伺服控制参数调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定义法构建生态福利绩效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2007—2017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测算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并对决定其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生态福利绩效在时间趋势上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三个阶段,整体以19.3%的幅度上升.区域特征上则呈现出“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的地域格局.经济规模促进了我国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的提高,而政府监管、城镇化、产业结构对生态福利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形式主义和信息不对称使得公众参与无法对生态福利绩效产生有效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面向移动云计算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技术,依托BLS短签名算法和Merkle哈希树,提出了一种适合在移动云计算环境中部署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案.该方案针对移动云计算环境中的移动设备计算能力较低和通信传输能力较弱的情况进行设计,能以相对较少的计算量和较低的数据通信量完成可信度较高的数据完整性验证.该方案还具有支持验证外包、无需源文件块直接参与验证、验证中无状态信息保存、以及支持对云端数据的动态操作等特性,适合于移动云计算环境中面向数据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多处理机的性能,从计算进程数与进程间通信时间开销对系统速度的影响、多处理机系统的加速系数、多处理机系统开销对提高加速比的影响、顺序问题的并行化获取最大加速比等因素出发,给出了加速系数和实现过程的算法描述,为优化多处理机系统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淤泥类软土的压缩模量随深度变化的事实,在理论和实例两方面,探讨分析了现行沉降分层总和法修正系数偏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