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IETF移动IP工作组在移动IP协议中建议了支持主机移动的两种基本的组播机制:双向隧道MIP-BT和远程加入MIP-RS,它们具有互补的优缺点.文中汲取了IETF两种基本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动态组播代理的移动组播协议,该协议寻求最短转发路径和减少重建组播树频率之间的平衡点,从而达到最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是一种新的IPv6环境下高效的移动组播算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组合层次移动管理协议CHMMP(CombinedHierarchicalMobilityManagementProtocol),设计并仿真实现了一种移动无线Internet中的组播机制·由于在CHMMP下移动,主机在同一外地域内切换时毋需向家乡代理注册,因此所提出的组播机制与IETF的双向隧道和远程加入相比,不仅降低了因切换而致的组播树维护开销,而且显著减小了切换注册延迟·仿真结果表明,该组播机制可以有效地支持移动无线Internet中的组播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移动IP(MIP)中一些重要的路径更新协议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提出了改进的级联MIP(NHMIP).通过调整移动终端向网关代理的注册方式,将网络分成若干个边界相对固定的子域,有效减少了移动终端注册和外地代理级联等因素导致的数据包传输开销,提高了网络整体效率.针对新协议提出了量化分析模型,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与标准移动IP等路径更新协议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协议有效降低了网络开销,同时提高了网络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Softnet支持扩展移动IP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基于移动IP协议性能低、安全性限制和新协议新署难等问题在主动网络原型Softnet的可编程基础上,采用移动代理动态扩充主动节点功能,实现了一种扩展的移动IP协议,该协议采用重定向主动包协议维护移动IP自身的路由表,结合移动IP路由、节点路由和隧道技术,可以提高移动IP协议的性能,同时可以避免基本移动IP协议的安全性限制。  相似文献   

5.
针对移动IPv6路由最优化引入的安全威胁和传统保护机制缺乏认证的特点,基于IPv6的地址格式,提出了一种层次型的证书机制,解决了实体之间身份认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绑定更新协议。该协议通过把移动节点的开销交给家乡代理来处理,并运用一次绑定多个转交地址注册等机制降低了开销。与传统协议相比较,该协议的安全性和效率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心代理实现移动Ad-Hoc网络接入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实现移动Ad-Hoc网络(MANET)和Internet互联是目前移动接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已有接入方法所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以移动节点间相互竞争出现的中心节点作为移动代理,利用移动IP协议实现MANET接入Internet的新方法,并探讨了中心代理节点的选取、MANNET整体移动接入,代价等问题。该方法具有开销小、接入灵活、不需对移动IP做大的改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首先在移动IPV6协议中引入了寻呼功能,并定义了用户的两种状态--活动状态和空闲状态,其次针对不同的用户移动模式,提出了基于时间、用户历史和用户个体属性的移动模式,利用该模式以及用户的状态对移动IPV6的位置管理策略进行改进,在移动IPV6中提出了基于用户移动模式的位置管理策略(P-MIP-PBS),模拟结果表明该位置管理策略显著地减少了位置注册信令开销,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临时性、少量信息群发业务模型,提出一种多目标组播路由协议,利用已有的单播路由信息实现组播发送功能。中间节点根据组播分组中目的节点的地址和路由信息,结合本节点路由表或转发表,对相关目的节点执行转发。协议无需维护组播树和组播成员状态,可在任意提供路由表或转发表的单播路由协议基础上工作。在该应用模型下,协议的分组递交率性能与单播路由协议相当,发送开销比单播和其他组播路由协议大大减少,控制比特开销也较低。  相似文献   

9.
一种移动IPv6中端到端的QoS上下文转移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层次移动IPv6协议的QoS上下文转移框架,弥补了上下文转移协议中上下文仅在移动节点切换前的接入路由器和切换后的接入路由器间转移不能满足端到端的QoS机制需求的不足.采用端到端的QoS上下文转移方法,减少了移动节点切换后重新发起信令建立QoS转发处理所带来的延时,使移动节点会话的QoS服务中断最小.采用基于快速-层次移动IPv6框架,能提供无缝的切换并能减少移动节点切换期间的信令开销和切换延时.通过在网络模拟器ns2中的仿真实验比较了本方法与重新发起RSVP信令建立QoS状态的方法的性能,试验结果显示本方法具有更小的延时和更少的丢包.  相似文献   

10.
魏功 《河南科学》2007,25(3):480-483
无线宽带的接入需要目前计算环境提供对固定IP网络主机移动性的支持.一方面,互联网工程专门小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在现有IP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支持主机漫游的网络层协议—Mobile IP;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高效的多点通信方式,IP组播在固定IP网络中提供了支持分布式多媒体应用和海量数据传送的机制.以移动IP作为路由协议面向移动主机提供组播机制是一个极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与现有移动IP组播机制仿真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在相同环境下具有较小的资源开销和较高的效率,从而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质量(QoS Quality of Service)保证.  相似文献   

11.
Securing Multicast Route Discovery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Introduction Securing ad hoc routing presents challenges be- cause the constrains in ad hoc networks usually arise due to low computational and bandwidth capacity of nodes, mobility of intermediate nodes in an estab- lished path and absence of routing i…  相似文献   

12.
一种用于MPRN的多播路由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采用按需路由发现策略的移动分组无线网多播路由协议.协议采用了基于网格的方案.在协议中不需要维护全局的路由信息,通过按需路由发现过程,动态更新路由信息和建立多播转发组.多播数据包在转发组成员间进行有限泛洪,使协议能够降低带宽的占用及减少路由更新信息的传播.仿真实验说明,协议在带宽较窄、多播组成员数量变化较大的移动分组无线网环境中,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IP multicast which includes poor inter-domain many-to-many group support,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and dependency to specific multicast infrastructure, a mobile accessible closed multi-part group (MACMPG)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n IPv6 network is proposed. By extending the single source multicast protocol,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multi-part group communication across domain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lPv6 CGA, the secure closed group communication scheme is designed. The access to the multicast traffic only confined to the authorized senders and receivers and only trusted routers are allowed to be the branch points of MACMPG tree. By tunneling mechanism, the MACMPG traffic can be transmitted across non-MACMPG routing area, and the mobile nodes can join the group remotely and roam freely between domains, which eliminates the dependency on specific IP multicast routing.  相似文献   

14.
多层移动IPv6的动态管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多层移动IPv6结构中存在移动锚点潜在负载压力大及通信开销高的弊端.为了改善移动管理的性能,借鉴了多种现有的移动IPv6管理方案,针对多层移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量预测和驻留时间预测,融合3种层次移动管理策略的多层移动IPv6的动态管理方案.该方案从MAP负载和整体开销2方面综合权衡利弊,依据预测结果选择合适的转交地址和移动锚点.对该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缓解、均衡MAP的负载压力,降低整体的通信开销.  相似文献   

15.
详细分析了地理位置和路由信息对于密钥分发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利用K-means算法构造逻辑密钥树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路由分支法的节能组播密钥分发方案.实验表明该方案大大减少了组播密钥更新的能耗.  相似文献   

16.
一种移动IPv6与多协议标签交换融合的新方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现有的移动IP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融合方案存在建立标签交换路径(LSP)所需时延大、信令冗余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融合方案.该方案定义了一种新的IPv6逐跳可选报头——MPLS报头,来携带LSP的建立或维护信息,通过将MPLS报头包含在MIPv6的绑定更新消息中,使收到消息的网络节点可根据MPLS报头来建立或维护LSP,实现了绑定更新过程与LSP的建立或维护过程同时进行.此外,所提方案还能与微移动协议自然地融合,使LSP在主机发生域内切换后能快速地重建.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案的切换时延小于现有方案,其LSP建立时延随着通信双方距离的增大而增加的幅度也小于现有方案.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移动无线网及现有几个组播协议的特点 ,分析了在特定军事领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重点讨论了对于洪泛协议的一个改进方案 ,该方案可以加强flooding组播协议的网络负载的均衡 ,并且对改进方案与其他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 .这些结论对于移动无线网组播协议的研究和应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移动IP中的多播技术分析及改进的新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移动IP作为网络层路由支持向移动主机提供多播技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对基于IP网络模型的移动IP和IP多播技术做概括论述,分析了IP多播的算法和多播路由协议。然后侧重研究在目前的移动IP中如何有效提供多播技术的支持,分析了在现有的IP网络中集成多播和移动性时出现的问题,阐明了几种可能的机制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移动IP的移动主机多播技术支持,并和其他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