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葡萄籽浸提液、脱脂乳粉为原料,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功能酸奶——葡萄多酚酸奶。从葡萄籽浸提液的添加方法和添加量对发酵速度和品质的影响,葡萄多酚酸奶配方的确定,葡萄多酚在酸奶加工中的变化等方面研究了葡萄多酚酸奶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葡萄多酚酸奶的工艺为葡萄籽浸提液在灭菌前添加;适宜添加量为占葡萄多酚酸奶体积分数0.07;最佳配方为乳酸菌接种量为占葡萄多酚酸奶体积分数0.05,糖的质量浓度为100 g/L,环糊精的质量浓度为10 g/L,发酵时间4 h;葡萄多酚除在杀菌工艺中有所损失外,在发酵过程中非常稳定;葡萄籽浸提液对酸奶后酸化过程有轻微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鲜牛乳和红芪为主要原料,探讨新型红芪保健型酸奶制作的工艺条件。以持水力为考察指标,选取红芪汁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和发酵时间作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红芪保健型酸奶制作工艺。结果显示,红芪保健型酸奶最佳工艺参数发酵时间为4.5 h、红芪汁添加量为25%、白砂糖添加量为6%、发酵剂接种量为4.5%。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红芪保健型酸奶呈乳白色、酸甜可口、凝乳均匀、细腻,具有清淡的红芪味和浓郁的奶香味。  相似文献   

3.
实验以麸皮膳食纤维和优质复原牛乳为主要原料,经过乳酸发酵来制备一种新型保健酸奶。研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产品感官质量和稳定性为评价指标,确定麸皮膳食纤维酸奶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膳食纤维添加量为2%,糖添加量为6%,玉米粉添加量为0.6%,奶粉添加量12%,其中奶粉添加量的影响最显著;最优的发酵工艺参数为:接种量为4%,发酵温度为42℃,发酵时间为4小时,其中发酵温度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红枣、南瓜、纯牛奶为主要原料,研制既营养又保健的红枣南瓜凝固型酸奶。以感官评价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红枣南瓜凝固型酸奶的发酵工艺。确定出红枣南瓜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红枣汁6%、南瓜汁17.5%、木糖醇添加量3%,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03%,发酵剂接种量0.112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8 h。在此条件下,发酵制成的红枣南瓜凝固型酸奶色泽均匀,呈淡黄色,酸甜适口,口感细腻,凝结状态良好,有红枣和南瓜的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5.
以鲜奶、玉米为主要原料,以白砂糖和脱脂乳粉为辅料,经巴氏杀菌后加入发酵剂发酵制作玉米乳酸奶。研究中以玉米汁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为单因素变量,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参数选择范围;再进行正交试验,以感官品质为指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玉米汁添加量为35%、发酵剂接种量为5%、白砂糖添加量为8%、发酵时间为6 h时,制得的玉米乳酸奶口感最佳;与普通酸奶的风味进行对比,玉米乳酸奶具有独特的玉米清香,口感细腻,符合大众口味。  相似文献   

6.
根据营养学原理和乳酸菌发酵工艺对以土豆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牛乳(或乳粉)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酸奶。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配方及加工工艺研制的酸奶营养价值高,口感良好、价格低廉,是优质的乳酸菌饮料。  相似文献   

7.
用碱性蛋白酶对白玉蜗牛肉进行水解,探讨了水解温度、pH值、加酶量及固液比对蜗牛肉水解液水解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蜗牛肉水解的较佳条件,并以水解液为原料进行乳酸菌发酵,获得较佳的饮料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以碱性蛋白酶为水解酶,水解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 10.5,料液比1:5,加酶量6 000 U/g,水解3 h后加1%风味蛋白酶水解1 h时水解度为7.13%.水解液乳酸菌发酵的较佳工艺条件为:115℃高温灭菌15 min,蔗糖添加量5%,乳糖添加量2%,乳酸菌接种量3%~4%,时间6 h.  相似文献   

8.
陈文明  石翠芳  刘标 《科技资讯》2007,(22):212-213
对米糠花生保健型酸奶的加工工艺和最佳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工艺为接种量为3%,培养温度为42℃-43℃,发酵时间为4h;最佳配方为花生∶脱脂奶粉=1∶1,蔗糖添加量6%,米糠膳食纤维添加量为10%.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复原乳为原料,利用富硒青春双歧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发酵制备一种新型的富硒酸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试验优化得到富硒酸奶的最优发酵条件如下:奶粉添加量为12%,蔗糖添加量为5%,低聚异麦芽糖添加量为1%,亚硒酸钠添加量为61.8μg/kg ,酪蛋白酸钠添加量为1.4%,接种量为4.5%,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7 h。该富硒酸奶呈乳白色,凝乳完全,无乳清析出,组织细腻均匀,奶香纯正,酸甜适中,其有机硒的质量比为29.2μg/kg。在25 d (4℃)冷藏期间,pH值、乳酸菌数、蛋白质、脂肪和非脂乳固体质量分数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但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有机硒的质量比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以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荸荠,经乳酸菌发酵研制荸荠酸乳。通过感官综合评定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荸荠添加量为20%;均质压力为20 MPa;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42℃,加糖量3%,接种量4%(均为质量分数),发酵时间5 h;稳定剂组合为:黄原胶0.08%,琼脂0.09%,羧甲基纤维素钠0.04%(均为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酸奶的保健功能,以西瓜汁、紫米浆和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研制复合酸奶。探讨了混合果浆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并对该产品的感官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混合果浆添加量对感官评定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木糖醇添加量、接种量和发酵时间。西瓜和紫米复合酸奶的最佳配方为:西瓜汁与紫米浆比例为3∶1,混合果浆的质量分数为40%,木糖醇的质量分数为8%,发酵剂质量分数为5%,发酵时间为4h。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新鲜的野生红树莓果实为发酵原料,考察发酵温度、加糖量、活性酵母接种量、SO2添加量等因素对野生红树莓果酒酿造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发酵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加糖量20%,温度24℃,SO2添加量15mg/L,接种量0.4g/L.在此条件下进行实验,能得到较为理想的红树莓果酒.  相似文献   

13.
选择玉米汁添加比例、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剂添加量这四个影响玉米酸奶品质的主要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优化,获得最佳玉米酸奶生产工艺:玉米汁添加量45%、白砂糖添加量2.8%、发酵剂添加量0.25%、发酵时间7 h,恒温培养箱在42℃下培养后4℃下进行后熟.开发出的酸奶口感风味较好,同时融入...  相似文献   

14.
以大豆为原料,添加草霉汁,经乳酸菌发酵制作发酵草霉汁豆奶,研究了草莓汁的添加量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确定最适配方及工艺。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魔芋精粉和鲜牛奶为原料制备功能性酸奶的工艺优化,采用磷酸法提纯魔芋精粉并以直投式发酵剂进行发酵。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nhnken响应面法得出功能性魔芋酸乳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糖添加量6.14%,发酵剂添加量6.71%,魔芋精粉添加量0.43%,发酵时间4h。直投式发酵剂具有类型多、活力强的优点,采用此发酵剂制备魔芋酸乳的过程简单,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16.
兰州冬果梨果酒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兰州冬果梨为原料,研究冬果梨果酒的发酵工艺条件。对影响冬果梨果酒发酵的主要因素发酵温度、酵母添加量、发酵时间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酒精度为指标,通过L9(33)正交试验研究得知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pH值4.0,酵母添加量为6%,发酵温度为26℃,发酵时间为10d,此条件下产品的酒精度为9.8%vol。  相似文献   

17.
以脱脂乳粉为主要原料,辅以红枣,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作为发酵剂,再以山楂进行调味,生产凝固型红枣山楂酸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通过感官评价,确定凝固型红枣山楂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红枣汁添加量24%,蔗糖添加量8%,接种量0.10%,在40℃下发酵6 h后添加山楂汁8%.成品风味独特,酸甜可口,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8.
利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评价发酵复合果蔬汁饮料的品质,研究了发酵时间、发酵 温度、果汁添加量、接种量等参数对感官综合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发酵复 合果蔬汁饮料工艺条件。通过回归模型预测得到乳酸菌发酵复合果蔬汁的最佳工艺为发酵温度 31 ℃,发酵时间24 h,接菌量3%,果汁添加量50%,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复合果蔬汁感官得分为 80.33分,样品中的菌落数达到2.56×1010 CFU/mL。响应面优化法和模糊数学品质评价用于植物 乳杆菌发酵复合果蔬汁的制备评价真实可靠,本研究可为植物乳杆菌发酵复合果蔬汁的制备及工 业化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9.
瓜蒌子山药酸奶是以脱脂纯牛奶、瓜蒌子、山药为原料,利用含有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的酸奶发酵剂进行发酵,制成的新型发酵乳.在感官评价基础上,以瓜蒌子和山药质量比、糖添加量、酸奶发酵剂添加量和发酵温度等因素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表明,瓜蒌子山药酸奶最优制作条件为:在50g脱脂纯牛奶中,添加30g质量比为1:7的瓜蒌子与山药混合物,制成匀浆,再添加15g白砂糖、200mg酸奶发酵剂,于40℃下进行发酵8h.该条件下获得的瓜蒌子山药酸奶组织状态最稳定,口感细腻,品质优良,具有瓜蒌子和山药风味,且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制营养全面、具有保健作用的新型营养复合保健酸奶,以玉米、花生和牛乳为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花生玉米复合保健酸奶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花生玉米酸奶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玉米浆添加量43%,花生浆添加量19%,接种量1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5h;工艺条件下产品质量最佳、稳定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