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7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西方测量学开始传入中日两国,通过对当时两国的测量学典籍的深入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在中日两国引入西方测量学内容上的不同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历史、社会环境来探究引起这些不同特点的社会原因,并从中窥视出近代科学技术在中日两国发展不同结果的前奏。  相似文献   

2.
中法两国分别是东西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国,两国互办文化年对加强中法文化交流、推动中西文化的融合和共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2003年10月6日在巴黎拉开帷幕的中法文化年,是中法两国领导人2001年倡导的两国互办文化年计划的具体实施,也是中国文化首次系统走向西方国家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3.
中日两国在16世纪的国际形势的背景下,大致在同一时期接触了西方文化。这是稍微有点世界史知识的人周知的事实。对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文化,日本几乎停留在不关心的状态,但必须承认中国却多少有一些交流。 不过,如果我们把目前的问题限制在与现在的日本和中国的现代化有关联的系统中进行考察,那么就可以把古代的中国与西欧的交流暂且不考虑。也就是说,本文想以16世纪以后作为考察对象(就如标题所示),特别是以日本的江户时代后期(18世纪初期~19世纪中叶)为中心展开论述。 围绕引进西方文化的诸多问题,在日本主要是在称为“洋学(史)”的学部领域中进行总的研究的。(在这里我们可以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处于先进文化圈的中国,在其媒介者的意义上对日本  相似文献   

4.
17世纪中期,中国学者黄道周提出了一种地动的宇宙模型,其中地球围绕宇宙中心以23376年为周期进行“公转”。同时,他又从《崇祯历书》中了解到哥白尼的地球自转说,并在自己的学生中对之进行过宣传。近一个世纪后,朝鲜学者金锡文也建立起了一种类似的宇宙模型,并把地球的自转也包括在同一模型之中。最后,另一位朝鲜学者洪大容又在地动说的基础上对地球中心说提出了挑战。这三位学者恰好构成了17、18世纪东亚地动说发展的一幅完整的画面。通过比较当时地动说在中朝两国的发展,可以发现两国天文学思想发展的若干有趣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17世纪法国著名的沙龙中聚集了当时社会中各方面最为优秀的人,以讨论能彰显个人价值的思想为宗旨。虽然这些沙龙的举办人中有对科学抱有浓厚兴趣者,参与者中也会有如Pascal等著名的科学家,但科学知识在17世纪的法国沙龙中并不是重要的话题。从沙龙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组织形式,简略地考察17世纪法国沙龙历史,并结合近代科学自身的特点,分析科学知识之所以难以成为沙龙重要话题的原因,有助于认识近代法国沙龙与科学乃至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纵观19世纪金星凌日天象奇观的发生史,在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和阶层人们的视域中都有其不同的意义。文章从郭嵩焘使英日记中三段关于金星凌日的记述切入,从金星凌日与郭嵩焘,天体观测与社会大众,阐释自然与国家利益三个维度逐层深入,剖析同一天文现象在西方世界与晚清中国两种文化和社会中产生的不同反响。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他给中国带来的不只是基督教,还有西方的科学,如地理学、天文学等。他创制了不少名词,如“经线(子午线)”“纬线”“经度”“纬度”等,这些名词一直沿用至今,而且成为中日两国相关学科中的标准术语。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火车票“一票难求”的景象,再次说明了铁路在现代运输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其实,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是1825年在当时最发达的大英帝国开始投入营运。铁路出现不久,关于铁路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便随着西方商人、传教士在19世纪30年代末传入中国。然而,铁路真正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却经历了十分复杂的过程,甚至是颇为激烈的政治斗争,铁路的修建可以说是西方近代文明对传统中国社会冲击的一个典型缩影。  相似文献   

9.
家训不但能说明家族观念、家族形式,更能折射商家理念、企业文化,甚至一个社会的追求和目标。日本从中国学到了很多,家训便是其中之一,但是日本人的家训又与中国的不同。正是这些差异导致了两国家训近代命运的不同,甚至可以就此推测两国文化和发展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指南针产生以后,中国学者对指南针之所以能够指南,从理论上做过探讨.这些探讨大都是从阴阳五行学说出发,结合当时人们对大地形状的认识而展开的.万历年间,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的指南针理论、地球学说以及相关的科技知识,在这些知识的影响下,中国学者开始从新的视角探讨指南针理论问题.在这些探讨中,阴阳五行的作用淡化了,而从力学角度做的分析却增加了,这是前所未有的.在传教士中,南怀仁的指南针理论最为系统,但他的理论仍然局限在古代科学的范围,并非吉尔伯特的磁学理论.南怀仁的理论在中国影响深远,直到19世纪中叶,仍有中国学者用南怀仁理论解释指南针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诸多行为和表现与性有关,这些行为的成因固然有社会环境和个体差异的影响,但也可以从科学角度解释其产生的物质基础。人类与性相关的社会行为的物质基础研究呈现出激素、神经递质、基因、脑功能和神经机制四个进路。四个研究进路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空白期与重叠期。研究过程呈现出如下特征:阶段性和波动性交替出现;存在"回采现象";存在范式与异例现象;新方法和新手段、新理论和新的实验结果会对研究领域的扩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谬误研究是论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论证理论的评价体系是否能对谬误作出合理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该理论的价值。我们将在回顾近年来主流谬误研究的基础上,呈现论证理论的评价体系从理论转向实践、从规范性转向描述性的动态进展,并说明这种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It is shown that the method of operationaldefinition of theoretical terms applied inphysics may well support constructivist ideasin cognitive sciences when extended toobservational terms. This leads to unexpectedresults for the notion of reality, inductionand for the problem why mathematics is sosuccessful in physics.A theory of cognitive operators is proposedwhich are implemented somewhere in our brainand which transform certain states of oursensory apparatus into what we call perceptionsin the same sense as measurement devicestransform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object intomeasurement results. Then, perceivedregularities, as well as the laws of nature wewould derive from them can be seen asinvariants of the cognitive operators concernedand are by this human specific constructsrather than ontologically independent elements.(e.g., the law of energy conservation can bederived from the homogeneity of time and bythis depends on our mental time metricgenerator). So, reality in so far it isrepresented by the laws of nature has no longeran independent ontological status. This isopposed to Campbell's `natural selectionepistemology'. From this it is shown that thereholds an incompleteness theorem for physicallaws similar to Gödels incompletenesstheorem for mathematical axioms, i.e., there isno definitive or object `theory of everything'.This constructivist approaches to cognitionwill allow a coherent and consistent model ofboth cognitive and organic evolution. Whereasthe classical view sees the two evolutionrather dichotomously (for ex.: most scientistssee cognitive evolution converging towards adefinitive world picture, whereas organicevolution obviously has no specific focus (the`pride of creation').  相似文献   

14.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代表们、同志们:值此全国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之际,我代表全国名词委,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欣逢新千年的来临,欣逢我们国家经济繁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今天,各方专家、各界朋友和同志们相会在京西宾馆,共商科技名词统一大业,作为一名老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名词工作者,我感到由衷的高兴。科技名词统一工作是贯彻落实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科技现代化的一项支撑性的系统工程。历史将表明,做好这项工作将对中华民族的进步起到奠基性的推动作用。全国名词委成立15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部以及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协、国家基金委、新闻出版署、国家广电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语委等单位的共同领导、积极配合、大力支持下,组织广大专家、学者,经过艰苦努力,使我国的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科技名词规范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国的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的工作是光荣的,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自豪的。这里,我衷心地向你们和所有为名词统一工作作出贡献的人们表示诚挚的感谢!这次大会是全国名词委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这标志着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和兴旺。尤其令人高兴的是全国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中增加了7名港澳地区委员。他们的参与,必将对港澳地区的名词统一和推广工作,以及海峡两岸的名词统一和科技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到会,但我的心和大家在一起。祝大家身体健康,祝大会圆满成功!卢嘉锡2000年6月14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比较分析了分子生物学“革命论”和“非革命论”的观点的基础上,考察了1953年前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艾夫里的研究工作,根据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提出了分子生物学革命发生于1944年及分子生物学革命可分为形成期、高潮期、收获期三个阶段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走向工程范式的创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创新不局限于技术的内容,而具有超技术性。创新的核心是效果实现。它注重整体提升,强调一种平台性,同时着眼组合与搭配,讲究人文关怀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因而是一个工程范畴,必须从工程范式出发来考察和推进创新。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能力提高的途径:企业家学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应用认知科学的原理对企业家获取、保持并使用必要的企业家知识去发展他们事业的活动过程与认知过程进行了阐述,指出企业家只有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管理不断发展的事业,企业家通过认知活动所取得的知识或技巧只有上升到企业家专长,他们的经营活动才能更为高效。  相似文献   

18.
从信息的哲学问题到信息哲学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刘钢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1):45-49,74
“信息”的哲学问题由来已久,但一直未引起哲学界真正重视。最近西方哲学界提出“信息哲学”(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简称PI)研究纲领,把“信息”作为哲学基本概念列入研究范畴,认为它和存在、知识、意义具有同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哲学面临着信息转向。本文将着重介绍信息哲学这门新兴的、具有交叉科学性质的哲学学科是如何成为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元素周期表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介绍了元素周期表族的序数的标法在国际上曾经出现的混乱现象以及目前的状况,针对中国元素周期表族的序数的标法在教学、科研、出版中仍然不统一的局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有关“语”的指称范围和分类标准以及“语汇”的研究对象和定义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通过从叙述特征和结构类型两个层面对“语”和“语汇”相关内容进行的重新界定,发现:“语”在语言学中的指称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语汇”之“语”应该取其狭义,“语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语”的总汇,也即一种语言里所有相对固定词组和短语的总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