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后全国分为十九州,宁州居其一。此后300年间,国家陷于分裂,朝代更替频繁,政区变化无常;宁州郡县在中原王朝的军事监护与地方大姓的武力割据之间反复震荡;两汉及蜀国400年苦心经营建立的郡县制,终因豪强坐大而崩溃,郡县名号虽载于版籍,而行政制度无所施行。曾是经济繁荣、文化先进,号称"宁州冠冕"的朱提地区,社会发展也因此跌入低谷,历经了千年之久的停滞,直至明清时期才逐渐复苏。  相似文献   

2.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这是我国古代郡县命名的主要根据之一.但也有不少郡县,虽以阴阳命名而却和阴阳古训不符.关于这种情况的产生,归纳起来有三种原因:一是原来命名与本义相符,后因河流改道、更名或郡县迁徙而名称不易;二是命名当初,由于盲目沿袭古名,失于核实而致误;三是命名之时根本就不遵阴阳之训(包括避讳在内),这种情况为数较多,发生的时代一般也较晚.因此,研究以阴阳命名的地名,必须详加考定,绝不能一概而论,汉阳的命名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握手》这部小说,因其写作时间跨越三个时段——十七年、"文革"和"文革"结束,使得小说在"新/旧"之间摇摆不定,其一方面表现出"反抗"的姿态,而实际上"文革"在小说中又是一种的"缺席的存在",小说的"反抗"性其实十分有限。小说在爱情叙述上更是"混杂",其延续的仍旧是十七年文学中爱情的政治化以及知识分子自我改造的传统。如此种种,都使得小说在表现出文本的"未完成性"的同时,也表明其种种可能实际上十分有限;其在八十年代很快被边缘化,并不仅仅是其本身的原因,而实在是八十年代的风云变幻所致。  相似文献   

4.
"人文精神教育"是"做人教育",重在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精神教育;掌握科学(自然科学)知识不等于具有人文精神,掌握人文知识也不等于具有人文精神;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知识教育"和"精神教育",这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校教育既要教书也要育人"。"知识教育"包括"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和"人文社会知识教育",精神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施过程是人生实践的体验和感悟过程,是广博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滋养过程,是传统优秀文化的陶冶过程,是多元高雅文化的熏染过程;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而不是行而不知或者知而不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赵怡然 《科技信息》2012,(8):321-322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长期处于尴尬局面,要想突破教学"瓶颈",就应该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创造"动静"结合的高效课堂。一、课堂导入需要"动静"结合;二、课堂朗读需要"动静"结合;三、课堂讲解需要"动静"结合;四、课堂总结需要"动静"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出课堂"朴实而精彩"的美。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使高职教育在服务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上,适应性与引领性并重而引领功能提升;在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并重而创业教育功能提升;在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担当上,义务担当与责任担当并重而责任担当功能提升。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创新办学理念,实现"技术教育——教育技术"、"就业导向——职业导向"和"服务社会——社会服务"的"三大转变"。  相似文献   

7.
涉足宋学、汉学、今文经学的魏源,由"老经师"一变为注重经世实用之学,是他思想的第一次飞跃;由经世而积极参与盐漕改革和水利建设,是他思想的第二次飞跃;由"无双国士"而放眼全球,提倡师夷制夷,是他思想的第三次飞跃;晚年却由积极入世变为消极尘世,精神由昂扬而渐趋沉寂。  相似文献   

8.
汉武开边     
从史料看,云南自公元前3世纪就与内地有了较为密切的联系。战国有楚将庄蹻率众王滇;秦时有五尺道之开凿;至西汉武帝,中原王朝对云南的开发更是进入了高潮。经过前后三十年的经营,西汉王朝于公元前109年在云南设立郡县,大理地区则属益州郡管辖。郡县制在云南的推行,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根据目前所见资料,"古琴"一词最早见于北周庾信的诗《幽居值春》,而到了唐代"古琴"已是常见之词,后沿至明清而不绝。"古琴"一词蕴含着诸多文化因素:有社会变迁的缘故;有文学与语言的发展变化;有古琴自身历史发展的原因;更有其它中外乐器不断交流冲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对我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作了艰辛而又曲折的探索。《矛盾论》、《实践论》是毛泽东发展观的理论基石;从"一化"到"四化"揭示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则是毛泽东发展观的核心;总路线描绘了毛泽东发展观的总纲。  相似文献   

11.
明代江西广信府的造纸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广信府的造纸业有着悠入的历史。到明中期,广信府的造纸业发展处于鼎盛时期,其中,该府的玉山,铅山,永丰(今广丰),上饶四县所产纸张尤为著名,因此,从明中叶起,皇家及宫廷用纸基本上由这四县的槽户承造。随着造纸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扩大,广信府的造纸业中开始有了一些资本主义的因素,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在开始出现时是稀疏的,脆弱的,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相似文献   

12.
大宛都督府与原属贺鲁种落的千泉、俱兰、颉利三都督府及碎叶州,同置于显庆三年,但前者归安西都护府统辖,后四者属濛池都护府统辖;唐朝在石国置都督府,反映了石国在唐朝的西域统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自隋大业年间以来,突厥人长期控制了石国;莫贺咄吐屯因功被册封为石王之事,应发生在开元二十八年;唐朝册封一个突厥吐屯为石国王,一方面说明唐朝长期利用突厥人控制塔什干地区;另一方面也说明突厥人长期控制着塔什干地区;石国至长安里程,《新唐书·石国传》少记1985~2005(唐)里;石国至周邻国家里程,《新唐书》之记也有错误。  相似文献   

13.
两汉、唐朝都曾对云南进行了长期治理,但两汉的治理力度明显强于唐朝。设郡县、派驻大批官吏和军队、强化对地方首领的控制,使两汉在云南的统治不断深入,东汉永昌郡的设立,使云南全境完全纳入了中央王朝版图。到东汉结束时,已经有效管理云南330年,并使后来的蜀汉、西晋仍能有效管理云南。而唐朝更多地依靠和扶持地方势力管理云南,导致地方势力坐大,中央政府难以有效应对,南诏的崛起最终结束了唐朝对云南的控制,历时130余年的治理最终以失败收场。  相似文献   

14.
从颁布诏令,制造舆论;巡行州郡,察举不法;校阅财产,颁禄酬廉;定期考核,擢廉黜贪等四个方面,对北魏王朝的廉政爱民措施进行论述,旨在说明,北魏王朝在统一和统治中国北方的一百多年间,不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加强官员队伍的廉政爱民建设方面也作了积极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我们今天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关于秦汉时期郡尉与县尉的记述有严重漏缺,影响了人们对于当时我国地方行政制度性状的全面认识.由宋代洪适所著《隶释·隶续》一书中所收录的汉代碑刻以及当代所出土居延汉简与尹湾汉墓简牍中有关郡尉与县尉的一些内容来看,我国秦汉时期的地方行政设置中民政、民事与军事、治安的管辖已经有了系统的分立与条块的分割,地方上不是实行的一头政治;相对于后代,秦汉时期在各地的统治据点要多.亦即,当时它们每个郡之中几乎都多出了两个郡城(即两部或三部都尉),而每个县也是这样(即有的县县尉单独有自己的小城).  相似文献   

16.
秦代时江西地区只有县置,无郡府,西汉时始设豫章郡,下设18个县,至东汉末期又增设鄱阳郡。历秦汉,江西地区的诸越大都成为统一王朝的编户齐民,基本上融合为汉民。秦汉时期是江西地区诸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宋朝建立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面貌也焕然一新。宋代城市改变了汉唐以来居住区和商业区分隔的传统,实施了厢坊制度;此外,宋代还打破了行之已久的宵禁传统,开放夜市,使城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华程度。宋代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带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冲破了市民等级束缚,安置了剩余劳动力;但另一方面也使得社会风气日益奢靡,治安事件相应增多。  相似文献   

18.
明朝末年,已成为清朝藩属国的朝鲜仍派人与明朝进行秘密联络。于是,一些明军将领便产生了“联鲜图奴”的想法。崇祯十三至十五年,副总兵王武纬先后三次率船队由登州出海,与朝鲜方面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但明朝在明清战争中居于劣势,并不能提供强大武力支持朝鲜公开反清,朝鲜与明朝并未能达成正式的盟约,“联鲜图奴”之议最终只能流于空想。  相似文献   

19.
凉山州现行扶贫模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展开的,这种扶贫模式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情况下政府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同时,也为迅速、大幅度的降低贫困面和贫困深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扶贫工作向纵深的推进,如何让贫困人口自身具备脱贫致富的手段、能力等问题逐步浮出水面,为此,笔者对凉山州现行扶贫模式充分肯定的情况下,研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相关的研究和扶贫实践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