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二十多年来学术界关于《淮南万毕术》“夏造冰”问题的讨论颇具戏剧性.1983年洪震襄否定了这种可能性,十年之后李志超、赵虹君的相关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果.2004年厚宇德研究了李、赵肯定说实验方案,得到出乎意料的相反结论.本文根据原文提出一个新的技术思路,按此思路,则有可能实现“夏造冰”.实际操作中能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还有待于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
基于Matlab的“Gibbs现象”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Matlab语言针对“Gibbs现象”,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 ,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 ,从而在实验意义上证明了“Gibbs现象”.为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  相似文献   

3.
“低碳理念”下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改革的思路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理念”与新世纪有机化学实验改革密切相关.以“低碳理念”为指导,从实验规模、实验内容、实验原料、实验技术等角度探索了当前有机化学实验改革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现在要谈谈另外一篇题目也是《鲁迅与许羡苏》的文章(发表在92年《人物》杂志第五期上).此文(以下我就用“此文”代替“另一篇《鲁迅与许羡苏》”)作者的思路,正好与我上次提到的吴作桥的《鲁迅与许羡苏》相反.  相似文献   

5.
 “相反”药物配伍应用自古不乏其例,一味遵循“十八反”,是否制约着治疗用药,使一些疑难杂症无法治愈,使中医药“相反相激”的快捷疗效无法体现?而全盘否定,是否又会误用后引起中毒、甚至死亡而涂炭生灵?这些均是悬而未决的问题.鉴于临床应用中,“相反”药物配伍多用于特定的病理条件下,本文提出在临床应用的基础上,选择含有反药配伍的经方,针对其主治病证病理条件下“相反”药物配伍的不同条件进行研究,从而挖掘基于临床应用的中药“十八反”宜忌条件及配伍关系,对完善中药配伍理论和指导临床“相反”药物配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围绕工科类专业如何进行实验“金课”建设这一问题开展讨论。借鉴理论“金课”的特点,凝练了“金课”的设计思路,给出了实验“金课”的设计原则。以国防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为例,剖析其实验教学的现状,基于设计原则规划了专业实验“金课”的建设思路;结合国防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特点,提出并实践了“虚实结合、灵活配比”的教学新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教学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在反义词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下面的一些问题,试结合教学实践,简述如下:(一)、构成反义词的条件反义词是涵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这种意义上的相反或相对,实际上是客观事物矛盾、对立在词汇中的反映.所以意义上的相反或相对是构成反义词的重要条件.如“上——下”、“好——坏”、“正确——错误”、“成功——失败”都是如此.有些词,如“手——脚”、“冬——夏”,所反映的事物本身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人们在语言中经常对举、被赋于相反、相对的关系,被看作是习惯上的相对反义词.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有一种错觉,以为“心理学”是一种“唯心”的学问,事实正好相反,现代的心理学是一种严格的、计量的、大量使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科。“恒河猴”的成长,这项研究是近代心理学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例证。现在美国大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所用的教科书几乎无例外的花上大量篇幅来介绍这项研究。下面让我们简单地介绍这项研究的主要经过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我校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过程中所做的工作,确立了“在化学一级学科平台上,构建以物质制备、分析表征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并由此进一步推进实验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建立按“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开放创新实验”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的示范中心总体改革思路,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以北方盐碱地区的城市给水管网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管网中微生物可利用磷(MAP)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温度高的条件下,管网中MAP的质量浓度较高.MAP的变化趋势与总磷的变化趋势相反,与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在管网中质量浓度变化趋势相反.分析认为该地区磷元素是水样中微生物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1.
“宽仁长厚”是刘备人物性格的最大特征之一,也是历代读者喜爱这一人物的原因所在。与此同时,刘备在完成这一心历路程中所借助的工具和手段,也是对哭与泪的高超运用。在这一点上,他与曹操有着迥然的不同,在对比中剖析枭雄与奸雄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及起因,可以为准确解读《三国演义》,把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扰动模糊逻辑及其"与","或"算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扰动模糊命题逻辑的概念,定义了扰动模糊命题的运算,然后将一维模糊逻辑算子推广到二维的扰动模糊逻辑算子中去,提出了扰动模糊“与”“或”算子,同时对这些逻辑算子的性质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而使模糊逻辑的概念及性质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13.
建立在正义基础上的复仇行为超越种族、性别,具有悲壮的道德价值和社会正义目的。《水浒》与《聊斋》中的复仇因复仇者的身份、复仇对象、复仇方式、复仇风格不同,体现出弃家与守家、英雄主义与理性主义、美善对立与美善同归、写实与写意等方面的差异。二者的复仇行为都显示了封建社会体制变形下民间自发的正义诉求;另一方面从性别角色和社会性别秩序以及作家个人性别立场的角度来审视复仇这一文化现象,就会发现隐藏在复仇背后的作家性别书写和复杂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揭示素质教育内涵出发,通过分析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进而得出加强体育教育及其改革,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必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德治都有各自的内涵特点和不同点。在治国方略中,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解决好传统与创新、民族性与世界性、德治与法治相互整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刚性管理"走向"柔性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化的“刚性管理”模式曾在学校管理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日益显出其忽视人文关怀的弊端和制约性。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淡化唯科学化管理,通过激励、强化人文因素,实施柔性管理、权变管理策略,达到“无为而治无不治”的境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增强学校管理的竞争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词的"婉约"与"豪放"成因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分"婉约"与"豪放"两派,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受哲学影响.2. 由于词家精神气度、资质性情有异.3.文化习得不同.4.题材和主题选择差异.  相似文献   

18.
文质三论     
文质问题,现在看来是文论中的传统命题,但在古代思想体系中,尤其在上古,并非就文学而言。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三种形态:以文质论历史、以文质论人和以文质论文学,本文将分别从历时、共时角度,关涉到它们的知识背景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9.
要充分发挥高校系资料室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必须抓好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后勤部”变“科研前哨”;二是“知识宝库”变“知识喷泉”;三是“被动式”服务变“主动式”服务。  相似文献   

20.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在世体验,主要是“烦”和“畏”两种状态。所谓“烦”和“畏”,就是作为此在的人对存在意义的不确定性和虚无性的一种根本性的感受,是一种不在家的感觉。众所周知,李白的诗歌既充满了乐观昂扬的少年精神,也充满了牢骚苦闷。但如果仔细分析李白诗歌的牢骚苦闷的内涵,就会发现这些苦闷并不仅仅来于政治的失意,更来自于他那颗追寻不到精神家园的心灵,亦即来自于他内心挥之不去的“烦”和“畏”。这使他的诗歌获得了厚重的深度,具有强大持久的艺术感染力与震撼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