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通过示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快速凝固Al-Fe-V-Si合金薄带微观结构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室温时已存在立方结构的α-Al(13)(Fe,V)3Si相,呈近球形弥散分布;加热时α粒子长大,但直到510℃/100h粒子粗化仍不明显.升温到650℃发生相转变.出现多边形θ-Al2(Fe,V,Si)六方结构相;而经650℃/25h处理后观察到长条形析出相,其成分近似为(Al,Si)(13)Fe4,并与原来立方相、六方相粒子共存.  相似文献   

2.
采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快速凝固Al-8.5Fe-1.3V-1.7Si合金在600℃长时间热暴露后强化相的转化行为.结果发现,高温下稳定性极好的Al12(Fe,V)3Si相在600℃时粗化速率明显加快.在有些强化相颗粒粗化的同时,伴随部分小尺寸颗粒的溶解.随热暴露时间的延长,强化相体积分数减小,粗化的颗粒外形由球形变为多边形,半共格关系遭到破坏.热暴露200h后,在基体中有异常粗大的Al13(Fe,V)形成,该相为底,X单斜结构,相内为孪晶结构.  相似文献   

3.
应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对快凝(RS)Al-Fe-V-Si-Nd合金中的复杂相Al8Fe4Nd的价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并研究了相变温度与键络断开温度的关系,计算显示在Al8Fe4Nd合金相中存在12种共价键,Fe-Fe,Al(1)_Al(1),Fe-Al(2),Al(1)-Al(2)键属于强键集团,Fe-Al(1),Al(2)-Al(2),Al(1)-Al(1),Nd-Al(1),Nd-A  相似文献   

4.
在3 ̄5.5GPa的压力范围内,经过873K,30minh等温热处理由非(Fe0.99Mo0.01)78Si9B13(FMSB)条带和纯金属Al片交替叠成的样品,制备出多层Al/Fe-Mo-Si-B纳米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静高压在复合材料制备中影响非晶FMSB合金晶化相,Fe-Mo-Si-B纳米合金晶粒度和Al/Fe-Mo-Si-B复合材料界面相的规律及机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级快速凝固制粉装置制各RSPAl-Fe-V-SiFVS0812合金粉,运用TEM,XRD对合金冷轧板高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50℃下长时间退火,合金仍保持相当高的硬度;在600℃下退火12h,可观察到再结晶发生,并伴随有{110}再结晶织构出现.合金中大量的第2相粒子延缓了再结晶的发生,提高了组织与性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时效对微晶Al—Si系合金α—Al相晶格常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时效对微晶态Al-Si二元合金和Al-Si-Fe-Cu-Mg多元合金相组成、基体α-Al相晶格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初期合金中第二相质量分数明显增加,时效一定时间后,第二相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而α-Al相晶格常数一直增大,直至超过纯铝晶格常数值;两种合金时效100h后,晶格常数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7.
Fe-M(M=Al,Nb,Si)的机械合金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显微硬度测试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纯元素混合粉末Fe50Al50、Fe50Nb50及Fe75Si25的机械合金化过程.结果表明:球磨30h后,Fe50Nb50转变为非晶结构,Fe75Si25粉末形成具有bcc结构的α-Fe(Si)固溶体,Fe50Al50的球磨产物为α-Fe(Al)+Fe3Al+Al13Fe4三组混合结构.延-延组合的Fe50Al50及Fe50Nbb250形成具有层片复合结构的粉末.其显微硬度在球磨初期迅速增高,延长球磨时间,增高速度减慢最后趋于稳定.而延-脆组合的Fe75Si25粉末在球磨初期则形成具有弥散复合结构的粉末,其粒度变化在球磨初期与Fe50Al50及Fe50Nb50不同,无明显增大趋势.对Fe-M机械合金化的产物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用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测定了Ti-Al-Fe部分的α(α2)/γ相平衡成分,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Ti-Al二元系,Fe的加入使α(α2)/(α(α2)+γ)和(α(α2+γ)/γ相界线均向富Ti方向移动;Fe在α(α2)相中的溶解度小于γ相,Fe为γ相稳定化元素。  相似文献   

9.
离子注入形成FeSi2埋层的电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MEVVA离子源将Fe离子注入到Si基体中会生成一层铁硅化物薄膜.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这层铁硅化物的显微结构及其在随后的升温退火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离子注入剂量为1×1017/cm2的未退火样品中,亚稳的γ-FeSi2相占大多数,同时有少量的由CsCl结构派生的缺陷相Fe1-XSi.在(100)取向的Si片上,这个硅化物层埋在硅基体中,形成了厚度为25nm左右的埋层(buriedlayer)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Fe-Si纳米晶粒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机械合金化(MA)方法制备了Fe100-xSix(x=20.30.40.70)纳米粒子.当Si<30at%时,球磨产物主要是α-Fe(Si).随着Si含量升高.Fe和Si的化合物在球磨粉末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实验结果表明.Fe-Si粉末随球磨时间增加粒径减小,Fe60Si40混合粉末经120h球磨可得到粒径为7nm的晶粒.  相似文献   

11.
采用喷射沉积坯轧制和RS/PM粉末挤压坯轧制的2种工艺制各了Al-8.5Fe-1.3V-1.7Si和Al-8.5Fe-1.3W-1.7Si合金的板材,并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力学拉伸实验研究了板材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综合性能AlFeWSi合金优于AlFeVSi合金的喷射沉积坯轧制板材.  相似文献   

12.
用机械合金化(MA)方法制备了Fe100=xSix(x=20.30,40.70)纳米粒子,当Si<30at%时,球磨产物主要是a=Fe(Si),随着Si含量升高,Fe和Si的化合物在球磨粉末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实验结果表明,Fe-Si粉末随球磨时间增加粒径减小,Fe60Si混合粉末经120h球磨可得到粒径为7nm的晶粒。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Al基合金在高温相变储能过程中Fe的扩散及其控制,所用的储能元件是由耐热的Fe-C合金作外壳和Al基合金作内核所组成的。在800℃高温服役时,Fe将在Al液中进行扩散,导致储能材料热物理性能下降,使用寿命缩短。采用化学分析、金相检验、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Fe在Al基合金中的扩散;观察到一系列的Fe-Si-Al金属化合物,探讨了储能元件的分层问题和Si含量对非沉淀层Fe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力学拉伸试验、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稀土元素Er,Y,Ce对FVS0812合金挤压棒材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并通过考察稀土元素与合金组成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强度,定性地分析了稀土元素在快凝AlFeVSi合金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Er促使粗大块状δ相的形成,加Y则有较粗大的类球形第2相Al20(V,Fe)2Y的析出,而Ce没有生成其它相,但是明显细化了Al12(Fe,V)3Si硅化物质点,因此,采用Ce合金化可以改善合金显微组织,明显改善快凝AlFeVSi合金力学性能.稀土元素对快凝AlFeVSi合金组织性能以及第2相稳定性的影响主要与稀土元素晶体结构、原子半径、电负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SmAlGe结构中的Al—Ge共价成键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弧熔炼法合成SmAlGe,以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晶体学及结构修正参数:化学式SmAlGe,Mr=250.0,正交晶系,LaPtSi类型,(109)I41md,a=0.41957(3)nm,c=1.4588(2)nm,V=0.25679(4)nm3,Z=4,Dx=6.464g/cm3,μ=35.27mm-1(λMoK=0.07107nm),F(000)=428,T=296K,对于12个最小二乘修正参数和120个独立可观察衍射点R=0.030,wR=0.025.此化合物中主要是Al-Ge的共价结合并形成三维网络,经典极限情况下结构式可写成Sm3+Al2-Ge1-,可称为“metalicZintlphase".而YAlGe中Al-Ge准二维网络为共价到金属结合过渡,几何堆积因素占了很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FeCl3—Al(i—Bu)3—phen各组分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FT-IR谱结合UV-Vis,对在加氢汽油介质中FeCl3-Al(i-Bu)3-phen胶体催化剂及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得出在胶粒表面FeCl3与phen作用,生成Fe(phen)Cl3,它被Al(i-Bu)3还原为二价离子的表面双金属配合物,丁二烯在空位上配位,形成π-烯丙基活性种,实现了链引发反应。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Al-Si合金铸铁的组织结构Al含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中Al中Ak范围内,Al-Si合金铸铁的石墨数量、α相、M3C和ε(AlFe3C)相均l含量而有规律地变化。当Al质量分数小于4%时,石墨数量l含量增加而增加,M3C随之减少,α相增加;当Al含量大于4%时,石墨数量随Al质量分数增加而减少,ε相随之增加,α相减少。上述组织结构变化规律可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解释,通过合  相似文献   

18.
应用FT-IR谱和Uv-Vis,对加氢汽油介质中FeCl3-Al(i-Bu)3-phen胶体催化剂的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得出在胶粒表面FeCl3与phen作用生成Fe(phen)Cl3,它被Al(i-Bu)3还原为二价离子的表面双金属配合,丁二烯在空位上配位,形成π-烯丙基活性种,实现了链引发反应。  相似文献   

19.
对喷射成形+轧制Al-Pb/Al/Steel复合板材进行了热处理,用SEM观察了Al-Pb/Al及 Al/Steel界面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轧制后Al-Pb/Al及Al/Steel界面达到了良好的界面初结合; 复合板材热处理后,Al/Steel界面在480℃/1h+300℃/3h的热处理后产生了FeAl金属间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平果铝厂赤泥的物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等离子光谱、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平果铝厂赤泥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平果铝土矿拜耳法处理后的赤泥中含赤铁矿(α-Fe2O3)、针铁矿(α-FeOOH)、水化石榴石(Ca3AlFe(SiO4)(OH)8)、一水硬铝石(Al2O3·H2O)、含水铝硅酸钠(Na2O·Al2O3·1.68SiO2·1.73H2O)、钙钛矿(CaTiO3)、羟钙石(Ca(OH)2)、方解石(CaCO3)等物相,其中赤铁矿和水化石榴石含量较高,赤泥中还含有可供工业提纯价值的Zr,V,Nb,Ta,Sc.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发利用平果铝厂赤泥提供了理论和实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