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速生杉木薄板热压干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用热压干燥法干燥杉木(Cunninghamai lanceolata)速生材地板用材试件截面的温度分布、干燥速度、压缩率与密度等基本规律及干燥工艺参数对杉木干燥质量、静曲强度、表面硬度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压干燥可大大缩短干燥时间,提高杉木地板的力学强度;干燥过程中采用呼吸工艺和缓慢卸压的方法,可避免产生内裂,保证地板的干燥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竹材胶合板主要作为结构材使用,要求有良好的耐候性。研究表明:使用水溶性酚醛树脂胶作为胶粘剂能满足使用要求。胶合工艺中,由于竹片的硬度、厚度误差都比木材单板大,因此要求有比木材胶合板更高的单位压力方能获得良好的胶合质量。主要的胶合工艺条件是:热压温度140℃,单位压力3.0MPa,热压时间1.1min/mm,竹片的含水率<10%。  相似文献   

3.
金属网增强型杨木单板层积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讨论了酚醛(PF)树脂胶、环氧树脂胶和聚氨酯(PU)树脂胶等3种胶粘剂用于金属网与杨木单板胶合的情况;研究了用不同金属材料、不同规格的金属网,在不同的组坯条件下压制的层积板的性能。结果表明,金属网对杨木单板层积材(LVL)的弹性模量(MOE)、静曲强度(MOR)等性能的增强效果比较显著,而且金属网目数是影响层积板胶合强度、MOE、MOR等性能指标的主要因素;综合考虑经济性与工艺可操作性,用酚醛胶(PF)作为这种复合材料的胶粘剂,并且用40目的不锈钢网与杨木单板胶合时,层积板的胶合强度达到国家标准GB9846.12—88中Ⅰ类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由南京林业大学周定国教授、张齐生院士、华毓坤教授等完成的“南方型杨树(意杨)木材加工技术研究与推广”研究项目,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研究围绕意杨全树利用,系统研究了意杨的材性特征及其与加工利用的关系,针对意杨单板干燥易翘曲变形和难以胶合、超厚板坯传热慢、杨木中密度纤维板甲醛释放量严重超标,以及杨木小径材结构人造板制造等技术难题,提出了组合式干燥系统、蒸汽喷射技术、  相似文献   

5.
竹帘板胶合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次正交施转组合设计为数学模型,系统地研究了五个变量因子对竹帘板胶合强度的非线性影响,得出了回归方程,并利用正交设计计算法优化了工艺。结果表明:当选用涂胶量225g/m^2,增强剂添加量8%,热压条件:温度105℃,压力3.65MPa和加压时间8.4min的优化工艺时,胶合强度达到了回归方程的预测值1.36MPa,超过日本普通2类胶合板要求。此外,竹片间隙对胶合强度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选定高频电场频率、胶贴时间和输出功率作为监测因素,利用正交试验考察了各因素对高频热压刨切薄木饰面产品浸渍剥离强度、表面胶合强度、外观质量的影响,提出了较佳的热压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阔叶树材热压干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取几各典型的阔叶树材--青岗栎、栲树、苦楝和木荷,从板材制备、干燥特征分析、工艺优化和干燥质量分析,研究难干阔叶材热压干燥技术。结果表明,采用热压干燥法可大大缩短干燥时间,干燥缺陷可显著降低;所有板材都能在1-4小时内干燥到终含水率为6-10%左右;温度和压力地板材厚度收缩和干燥速率有很大影响,从整体考虑,适宜的热压干燥工艺为:温度为160℃,压力为0.7MPa,热压干燥技术尤其适合于小规  相似文献   

8.
对木材-废弃塑料复合材的制造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利用无损检测方法对其动态杨氏模量进行检测的可行性。研究发现,木材-废弃塑料复合材可以在155℃、1MPa和7min的热压条件下制得,其动态杨氏模量可以由无损检测方法测量。利用纵波传播法测得的动态杨氏模量值大于纵向共振法和弯曲振动法测得的结果;利用面内弯曲振动法测得的动态杨氏模量值小于面外弯曲振动法测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木结构建筑工业的复苏面临很大的压力,其中一个重要难题就是中国缺乏天然优质大径级木材资源。如何利用中国现有劣质材资源,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改进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对聚氨酯胶黏剂制造落叶松集成材/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BFRP)的胶合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竹材作为木材和BFRP的过渡层,同时引入硅烷偶联剂KH550对竹材进行处理,并在偶联剂HMR对竹材和BFRP的处理工艺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结果表明,径向横拼竹板材两面材性相同,同时成功避免竹节对胶合性能的影响,因此径向横拼竹板材与BFRP和木材的胶合性能最佳;硅烷偶联剂KH550对竹材处理工艺的引入,极大地增强了竹-BFRP的胶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三聚氰胺改性脲醛对马尾松速生材性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马尾松速生材汽蒸、热压和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MUF)表面强化处理,改善其尺寸稳定性和物理力学强度,以实现速生材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表面强化处理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横纹抗压强度(全部)分别为11 294、831、43 MPa,均较气干材的大,增幅分别达到75 %、105 %、303 %;硬度为2 479 N,较处理前气干材有所提高,增幅为90 %;但耐磨性要比气干材的差。表层的密度达0445 g/cm3,较内层增大16492 %。抗胀(缩)率(ASE)、阻湿率(MEE)和抗吸水率(RWA)分别为8623 %、5118 %和3151 %,尺寸稳定性优于气干材。因此,表面强化改性处理,有利于人工林速生材的材质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车门刚度并考虑轻量化的要求,提出以拼焊板车门下沉刚度和质量为优化目标,基于车门下沉刚度和窗框刚度两种工况,采用最优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样本数据设计,使用kriging模型拟合下沉刚度、窗框刚度、塑性变形量响应的近似模型,使用响应面模型拟合质量的近似模型.利用NSGA-II遗传算法进行寻优,得到车门质量和下沉刚度的pareto优化解集,并对优化解进行验证,最终得到理想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12.
结合设计实例对砖混结构门连窗外纵墙墙体开凿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开凿对门连窗外纵墙的抗震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北方地区最常见的塑钢门窗变形问题入手 ,分析了其变形原因 ,并提出了鉴别产品质量方法 ;采用弹性联接、框墙间隙处理及柔性充填材料作为塑钢门窗附件配套同售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对窗框和窗扇的强度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对复杂的窗型设计中受力杆件的强度校核问题提出了一个简单而又不失精确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讲解了现代防盗报警器的核心技术之一《区分技术》及其研究过程。根据该技术设计出了语音型门窗防盗报警器。介绍了该报警器的工作原理,设计过程,实际应用和使用时注意事项。肯定了《区分技术》在该设备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列举了室内装饰工程(包括内墙抹灰、顶棚抹灰、木门制安、铝合金安装与室内电器工程)的质量通病,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型建材塑料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塑料的特性,论述了塑料管、塑料门窗、塑料地板、塑料墙纸、塑料住房、塑料屋顶、工程塑料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并给建筑行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绿色设计准则的塑料门窗铣削机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绿色设计在技术先进性,环境、材料和结构等方面的准则,并运用于塑窗锯铣加工中心的铣削机设计中,表明绿色设计可从技术上保证安全,可靠,经济地实现产品的各项功能和性能,同时只有在设计阶段将产品的“绿色度”作为设计目标,才能取得理想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虚拟仪器和图形编程语言LabVIEW开发设计了人造板热压参数测试系统,该系统集数据采集、分析、实时显示于一体,实现了热压过程多参数的同步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的计算精度,为人造板热压工艺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